黄光国:余英时的论敌 双重边缘化的困境

[探索] 时间:2024-04-30 03:28: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94次
余英时在哈佛大学宣扬“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黄光论敌认为“反智论无一句不错”。国余
  中评社香港2月14日电/台湾大学名誉教授黄光国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英时缘化《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发表专文《余英时的论敌》,作者认为:事实上,论敌双的困“五四”以来,重边大多数“全盘西化派”都有类似的黄光心态,他们大多把西方看作一切知识的国余来源,不过因为他们所处的英时缘化历史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论敌双的困际遇和表现方式而已。中国近代史上“全盘西化派”最为知名的重边代表人物是胡适,他在中国全力推其业师杜威的黄光“实验主义”,到台湾后,国余出掌“中央研究院”,英时缘化殷海光批评他的论敌双的困“科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重边求证”,他不理不睬;胡秋原批评殷海光在台大讲授的“逻辑哲学论”,殷海光也不理不睬;他批评余英时在哈佛大学宣扬的“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余院士也是不理不睬!时至今日,海内外华人学术界仍然有许多人认定:西方是所有“现代”知识的来源,他们既不瞭解西方文明的精华,又瞧不起中国文化传统,不知不觉陷入余院士所谓“双重边缘化”的困境。文章内容如下:  余英时的名著《历史与思想》于1976年出版。当时世界正处于东西二元对峙的冷战局面,该书论述的内容从文化的观点,对当时的世界局势提供了一个“及时”的解释,因此该书一出版,立刻洛阳纸贵,余英时也名噪一时,成为“中国思想史的大师”。实情如何呢?  一、“反智论无一句不错”  该书问世后有没有人对余院士的论述提出怀疑呢?有的。他是当时《中华杂志》的发行人胡秋原。  “余英时与自由主义的异化”一文在《亚洲周刊》登出后,胡先生的公子胡卜凯寄给我一篇他写的评论,我立刻写email给他,厘清我的立场。当时正好看到《海峡评论》上重新刊载胡秋原1979年的一篇旧作〈评余英时院士的“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因为文章太长,必须分三期刊登。我立即向胡卜凯先生,借来当年《中华杂志》的合订本,仔细拜读。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