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重压力叠加冲击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释放潜能

[知识] 时间:2024-04-26 02:19: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5次
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均实现正增长,面对第四季度延续恢复回稳态势。重压日前发布的力叠《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加冲击中济展面对“需求收缩、国经供给冲击、现韧性释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放潜我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面对通过持续有效的重压政策托底和市场支撑措施,展现了经济韧性,力叠释放了发展潜能。加冲击中济展

叠加冲击下实现“弱企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经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现韧性释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放潜受国际国内多种超预期因素影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仍实现0.4%的正增长;三季度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同比增长3.9%,明显优于二季度。进入四季度以来,尽管受到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的影响,但经济仍然延续恢复回稳态势。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基本特质也没有变。”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种风险挑战。“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各项数据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2023)》认为,2022年在“三重压力”和超预期冲击叠加下,中国宏观经济实现了“弱企稳”,这样的态势是来之不易的。所谓“弱企稳”,就是指经济正在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但是基础还不十分牢靠。

稳经济政策效应继续显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尤其是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及时推出的相关落实措施效果不断显现。

“从政策效果看,季度数据的表现更为明显。”付凌晖介绍,随着一系列稳投资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投资消费整体好转,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从三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比二季度加快了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二季度加快了4.1个百分点。

多位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经济企稳的两个重要支撑力量,其一是宏观政策的陆续出台,其二是我国经济的韧性,也就是过去十年我国对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调整所带来的结构化红利。这种结构化红利集中体现在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产业升级等维度,对冲了一部分周期性下行和长期因素的不利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在一揽子稳增长举措下,投资在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以及相关的创新行业中,增长速度都表现不错,需要关注的是房地产投资、中小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投资的下滑。在刘元春看来,2023年稳增长是一个关键点。“在消费、投资的决策以及政策上,在总量和结构的权衡上,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

六大因素支撑宏观经济复苏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做了预测,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明年会下降到2.1%。对主要发达经济体来说,明年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大,新兴经济体增速也会下降到3.7%,而中国经济是唯一一个明年增长速度预测值高于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在公开论坛中表示,在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虽然今年不及预期,但总体来说处于触底回升阶段,明年的经济运行要好于今年。

展望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2023)》认为,如果剔除二季度低基数导致的异常情况,2023年中国经济将呈现逐步加速的态势,实现温和增长,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该报告进一步提出支撑2023年经济进一步复苏的六大因素,包括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房地产需求和供给两端的复苏共振、基建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制造业投资内生动力将持续提升、供给侧不利因素更加温和、低基数推动同比增速走高。

报告中谈到,2023年将进入“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点,是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期,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宏观稳定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可以预期,2023年专项债发行等支持力度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宏观政策有足够的支撑。

“2023年的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表示,伴随新发展格局构建进入加速期,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将会呈现温和增长态势。于泽建议,要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核心,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就业优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记者 陈雪柠)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