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文化周刊 | 鲁迅的读书观 正文

文化周刊 | 鲁迅的读书观

[时尚] 时间:2024-05-02 19:22: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6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鲁迅的文化读书观

鲁迅先生

■ 江舟

读而思,是周刊鲁迅先生的读书之道,也是鲁迅他常常倡导的读书重要方法。

鲁迅先生特别推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关读书与思考的书观一段话,曾经多次在自己的文化文章中提及。原话出自叔本华的周刊《读书与书籍》:“我们读着的时候,别人却替我们想。鲁迅我们不过反复了这人的书观心的过程……我们的脑已非自己的活动地,这是文化别人的思想的战场了。”叔本华这几句话的周刊核心是说在读别人的书时,自己的鲁迅思想往往被书中的思想所侵袭束缚,不由自主地将大脑的书观思想空间交了出去,成为别人思想驰骋的文化战场。叔本华讲的周刊情况就是读死书,死读书,鲁迅不用大脑思考的状态,鲁迅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鲁迅先生一生读书的实践,也是批判思考的实践。许广平在回忆中记载,有一次鲁迅到北京,开始留心历史掌故,就借得当时市面上流行已久的《庚子日记》二册阅览,但是越读越不满意。他在日记中写道“读之,文不雅驯,又多讹夺,皆记‘拳匪’事。”鲁迅从文字的不“雅驯”与“讹夺”,给予《庚子日记》以批判,更进一步看到这位作者思想的错误。当时一般人称义和团为“拳匪”,鲁迅对此事件产生疑问,为了探讨真相,他向当时目睹现状的友人了解情况,最后鲁迅通过自己的了解和思考得出结论:《庚子日记》虽然流行日久,但错讹颇多,史实不足为信。这是鲁迅不读死书的一个明证,也是他读书“读而思”的表现。这类反映读书时思考的文字,在鲁迅笔下,比比皆是。思考,成为鲁迅读书的基本方法,已内化为他的一种自觉意识。

鲁迅认为,思考的意义,在于使读的书活起来,在于培养起活读的能力。他在课堂上一再向学生们宣讲:“学生读死书,只配做人家的奴隶!”他曾在一次演讲中,给学生们讲了个故事,用以说明读书需要有自己的定见。故事来自印度,说的是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驮货物去卖,货卖完后,孩子骑在驴上,老翁在后面步行。路上的人见了,便责备孩子不懂事,让老年人走路不应该;老人于是骑了上去,但一会又有人说老人心肠太狠,让小孩走路;老人便将孩子也放在驴背上,但仍然有人指责他们对驴太残酷。结果左右不是,只好都下来走,可仍然被人们视为智障者,说他们有驴不骑。老人于是长叹道,现在只剩一个办法了,就是两人抬着驴走。鲁迅讲的故事,就是针对当时学生只读书缺乏独立思考的现状。鲁迅先生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思考是一种智能,伟大的人物都是善思者。从鲁迅的“读而思”的读书方法来看,读书、思考是一条有效的读书捷径。思想的懒汉和庸人,不管他如何读书破万卷,仍然不能成为思想的巨人。创新精神不能丧失。我们应当从鲁迅先生身上去挖掘他读书的智慧,激发出我们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成为有思考、有见地的读书人。(江舟)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