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惠企政策升级 服务能力提升 “两区”建设交上亮眼答卷

[热点] 时间:2024-04-30 10:00: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30次

原标题:北京:惠企政策升级 服务能力提升 “两区”建设交上亮眼答卷

原标题:惠企政策升级 服务能力提升 “两区”建设交上亮眼答卷

向全国推广34项改革创新经验

累计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42项、两区全国标志性项目61项、北京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34项、惠企2022年“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5794个……昨天(23日),政策记者从“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升级“两区”建设两年多以来收获累累硕果,服务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提升开放动力持续增强。建设交上

惠企福利多“报备即批准”试点企业达190家

“两区”建设启动后,亮眼首年“跑出加速度”,答卷国务院批复方案中的两区任务落地实施达90%以上;次年“增强显示度”,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评估中名列参评省市首位……发布会上,北京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惠企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细数“两区”建设以来获得的政策优异成绩。

随着产业开放层层递进,升级惠企政策也不断迭代升级。据刘梅英介绍,“两区”建设以来,一批突破性政策持续落地,支持人类遗传资源服务站在京开展业务、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落地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等一批国家事权政策获批。同时,高含金量政策试点扩面。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增长近2倍,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企业达190家;知识产权保险试点覆盖全市472家企业的4818件专利,保障额超50亿元。

服务能力棒

全面施行“六单”政策管理

海淀组团获评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顺义组团聚焦“临空+保税”特征,推动波音维修基地、博乐德艺术空间等特色产业项目落地、朝阳组团第四使馆区总体建设方案获批,国际化要素聚集度增强、通州组团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各区组团成果丰硕,差异化发展异彩纷呈。“说明园区开放重心下沉,服务企业能力提升。”刘梅英总结道。

招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据悉,丰台区建立产业招商地图,经开区搭建境外招商平台,石景山组建现代创新产业基金。同时,各区全面施行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目标企业清单、企业诉求清单等“六单”政策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

功能性平台作用凸显,大兴组团搭建“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带动8家离岸贸易企业落地;朝阳组团成立RCEP创新服务中心,帮助企业便捷享受关税优惠政策红利;昌平组团打造飞镖国际创新平台项目,已入驻12家生物医药企业。

动能再释放

重点推进“一五一六三”

“下一步,重点将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五个要素、提升一批园区、完善六项机制、强化三方面保障推进。”刘梅英介绍2023年北京“两区”建设的重点规划。

她介绍,围绕“一条主线”,即“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两区”建设服务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同时,围绕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商贸文旅、专业服务、航空等服务业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加大全产业链开放力度。聚焦五个要素,即人才、知识产权、投资、贸易、国际收支,推动创新举措与平台落地相结合,更好实现从制度创新到功能提升。

园区是“两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两区”建设成效展现的重要窗口。刘梅英表示,全市各区都明确了“两区”建设的重点承载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类推动重点园区(组团)提升。通过“两区”建设为园区的发展进行形象赋能、场景赋能、资源赋能。在做好“内功”的同时,推动园区与国内外自贸园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联动发展。

完善六项机制,即从巩固完善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政策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机制、政策创新迭代升级机制、市区协同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多元立体的宣传推介机制、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机制、点面结合的评估督查机制。

强化三方面保障,即坚持和加强党对“两区”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两区”运行保障、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隆福寺一期的办公空间已经吸引不少企业入驻。 本报记者 邓伟摄

相关新闻

引进沉浸式戏剧 注重数字化展示

隆福寺二期预计年底整体亮相

引进沉浸式戏剧以及小剧场等更多演艺新空间、聚力培育“文化+”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重点推进隆福寺东院及隆福寺南坊全面竣工……昨天,在“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东城区副区长赵海东介绍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相关情况,预计隆福寺二期将于2023年底实现项目整体亮相。

2021年8月,隆福寺地区被纳入北京市“两区”重点园区,在开放政策加持下,制度创新及要素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动能进一步集聚。东城区制定、印发了《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从项目建设、文化赋能、品牌培育、招商推介、园区品质、多元治理六个维度,为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提供方向性、原则性、指引性规定。

据悉,未来将聚焦文化赋能。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东城区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依托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坚持崇文争先、文化赋能、文化引领,在隆福寺园区聚力培育“文化+”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以科技赋能、金融加速、消费带动,实现园区文化产业对内融合、对外跨界,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集聚起园区发展的强大动能。

实现创新发展。构建以入驻企业为主体、文化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引导新空间、新业态、新消费入驻园区并健康发展。紧抓数字化机遇,推进“数字隆福寺”建设,围绕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消费以及数字化运营等需求,完成数字隆福线上平台建设。

“将启动隆福寺园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提升,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商业相融合的品质街区,预计2023年底实现项目整体亮相。”赵海东介绍,将加快完成二期建设,重点推进隆福寺东院及隆福寺南坊全面竣工,同步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探索“数字+文创+消费”商业模式的新路径。

同时,构建核心业态。以文化展览和演艺两大业态为核心,以艺术展览、艺术装置、数字艺术、音乐演出、戏剧表演为延展,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高地。文化展览业态方面,在木木艺术社区基础上,打造隆福寺数字展览馆,展示隆福寺近600年历史。演艺业态方面,加强与知名演艺机构合作,引进沉浸式戏剧、小剧场等更多演艺新空间。对接王府井大街北延,并与故宫、人艺、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等周边资源联动,形成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夏骅)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