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今日惊蛰 |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 正文

今日惊蛰 |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

[焦点] 时间:2024-04-28 12:51: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33次
惊蛰,万物生长3月5日如期而至。今日惊蛰

"春雷响,春雷万物长",乍响惊蛰时节正是万物生长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今日惊蛰雨水增多。春雷这时天气转暖,乍响渐有春雷,万物生长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今日惊蛰不饮不食,春雷称为"蛰",乍响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万物生长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今日惊蛰

惊蛰,春雷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惊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也唤醒了春天的梦。世间万物在雷声、雨声中缓缓苏醒,美好春光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初雷响 春绽放

春雷惊百虫,万物复生机。说起惊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春雷惊醒蛰伏已久的动物。其实,惊蛰原来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叫惊蛰。

“启是一种渐变,惊似一种突变,容易使人联想到雷。”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宋英杰说,实际上,所谓“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醒来,春暖唤醒万物。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惊蛰来临,桃花盛开,如霞似锦;五日后,黄鹂陌上争鸣翠;再过五日,鸠鸣声声,春天走向深处。

牛犁动 春耕忙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昆虫,也唤醒了农耕的人们,吹响了春耕春灌的号角。

人勤春来早。时下,在广袤田野上展开的耕耘和灌溉,正在确保一个更好的丰年;人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乡村振兴,奔向更美好前程。

艳阳照 向未来

惊蛰时节,正值九九时令。

寒去暖来,九九艳阳天。正如诗中所写“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也如歌中所唱:“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惊蛰是播种希望的节气,今年的惊蛰,别有时代的“春雷”和“艳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