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旅拒接35岁以上中年人,可年轻的灵魂从来与年龄无关

[休闲] 时间:2024-05-04 22:46: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91次
□蒋璟璟

近日,青旅喜欢入住青年旅舍的拒接李先生(化名)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称北京市内多家青旅拒绝接待35岁以上的岁上中年人,“平台上不少商家拒绝35+入住,中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没有备注这个要求的年轻年龄,通电话的无关时候,居然也提了这个条件。青旅”记者联系了北京多家青旅,拒接发现年龄限制的岁上情况较为常见。一名商家表示:“不接待35岁以上顾客的中年原因很多,主要是年轻年龄生活习惯不一样,不方便管理。无关”

如此这般,青旅新老划断,拒接当真是岁上伤害值拉满。年龄,从来是个敏感话题,而当其与“差别对待”“消费纠纷”叠加,往往更显纠结。

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住宿解决方案,青旅的商业模式,大致基于两个层面。其一,就是便宜,性价比超高;其二,则是年轻客群的纯粹性,以及由此衍生出了独特相处方式和社交文化。青旅不仅意味着青春气息,也自带“天南海北共处一室”的江湖缘分。六人间、八人间,上下铺设置,加之局促却热络的公共空间,这是很容易发生故事的配置。虽是萍水相逢,但青旅同道们,就是很容易敞开心扉、胡吹神侃,“一醉方休到天明”,抚慰着同是天涯漂泊客。

熙熙攘攘、吵吵闹闹,要的就是把气氛燥起来,都是不缺觉的年轻人,“安安静静睡好”未必有那么重要。与之相较,那些自嘲为“大爷”的中年人,日常倦容显现在脸上,心心念念,或许不过是“有张床,睡一宿”罢了。青旅在解释为何拒接35岁以上中年人时坦言,“生活习惯不同,不好管理”——尽管嘴上不愿承认,可身体却很诚实。中年人混进青年人的主场造,通常是“造不动”“造不起”的。青旅,永远就是那副样子,愿者自来、知难而退。

的确,青旅商家,为了减少摩擦、便于经营,需要筛选出合适的顾客,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以35岁为界一刀两断”,绝不是好的筛选标准。且不说,此举有年龄歧视之嫌、触碰到了“35岁危机”的社会心理痛点,单从开门迎客赚钱角度而言,这一做法就极易因为误伤错失生意。毕竟,“青春不灭”的信仰永回响,“男人至死是少年”的口号嘹亮,一个人是否适合青旅,年龄并不是决定因素。中老年的驴友、背包客、流浪者大有人在,他们过去是青旅的常客,如今一刀切拒之门外,未免残酷。

有故事的青旅,不该只有青春叙事。以充分的告知、事前的沟通,以及基于“规则认受”的共识,来取代年龄高墙所主导的世代隔离,方才更符合青旅自由包容的精神……“年过三十五,还吃什么青旅苦?”这样的诘问世故而冰冷。唯一需要确认的是,想成青旅客,有没有青旅魂?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