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觉醒年代,武昌步伐铿锵走在前列 正文

觉醒年代,武昌步伐铿锵走在前列

[休闲] 时间:2024-04-28 02:09: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85次

原标题:觉醒年代,觉醒年代武昌步伐铿锵走在前列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武昌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步伐

在那个觉醒年代,铿锵一批批仁人志士追随革命先驱,走前抛家舍业、觉醒年代离妻别子,武昌义无反顾地踏进了为民族谋独立、步伐为人民谋解放的铿锵历史洪流,并最终汇聚到中国共产党的走前旗帜下。

武昌,觉醒年代作为当时的武昌区域文化中心,在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步伐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铿锵思想启蒙上,武昌走在前列

1915年9月,走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在湖北,新文化运动旗手当推出生于武昌的青年才俊恽代英。

1915至1917年,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学习,期间在《新青年》《东方杂志》《青年进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热情讴歌新思潮、无情批判旧思想。

1917年10月,恽代英和梁绍文、洗震、黄负生等创办了互助社。这是武汉地区诞生的第一个进步团体,也是中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恽代英挺身而出,以互助社为核心,以武汉学生联合会为基础,和林育南、陈潭秋、施洋等先进青年一起,领导武汉地区各阶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洗礼,武昌大批知识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诸种学说转向马克思主义。

在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武昌走在前列

1920年2月,陈独秀第一次到武汉,他在文华大学的学术讲演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关注并信仰马克思主义。

这一年,恽代英在武昌横街头18号成立利群书社,后建立共存社,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1920年3月,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创办私立武汉中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向学生灌输新思想。学校开设社会主义课程,引导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等书籍和《新青年》《向导》《湘江评论》《觉悟》《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

1920年11月,在共产党武汉支部领导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武昌成立。

1921年1月,恽代英受陈独秀之托翻译的考茨基著《阶级争斗》出版。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三本书分别是《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上,武昌走在前列

1920年8月上海早期党组织成立以后,陈独秀派张国恩与董必武洽商在湖北建立组织,李汉俊也来武昌与董必武等人联络。

在上海方面指导下,共产党武汉支部在武昌抚院街97号董必武寓所诞生,成为国内早期党组织之一,成立时间位居第二。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召开。“一大”13名代表中,5位湖北籍代表董必武(黄安籍)、陈潭秋(黄冈籍)、李汉俊(潜江籍)、包惠僧(黄冈籍)、刘仁静(应城籍)均与武昌密切相关,其中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系在位于武昌的私立武汉中学教书,包惠僧在武昌被推举为共产党武汉支部书记,刘仁静曾在武昌读书并加入互助社。

武昌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创始人重要来源地之一。

在推动工人运动的开展上,武昌走在前列

1920年,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深入工厂调查,积极推动工人运动的开展。

2月,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武昌工学互助团发起人之一梁空撰写的《武汉工厂调查》一文在《少年世界》第1卷第2期发表,这是武汉地区先进知识分子初步了解工人阶段状况的首次调查报告。

9月,《新青年》发表《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系共产党武汉支部成立后首次开展对武昌织布局、麻布局、铜币局、银币局工人状况的调查。

在陈潭秋、林育南、施洋等领导下,1921年10月和1922年9月以武昌徐家棚铁路工人为主的粤汉铁路工人二次罢工均取得胜利。

就读于武昌育才小学、武昌私立日新预备学堂的项英,毕业后成为武昌模范大工厂学徒、工人,1922年4月在武昌入党,后成为工人运动领袖。

毕业于武昌法政学校的大律师施洋,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的领导者之一。当年2月15日,施洋在武昌小洪山被杀害。就义时,施洋身中三弹仍引吭三呼“劳工万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张志宏 吴迪)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