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头鹿辟出300亩地?值!上海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建成开放

[娱乐] 时间:2024-04-30 01:50: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44次

原标题:为四头鹿辟出300亩地?值!鹿辟上海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建成开放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2月27日报道:麋鹿的出亩成开头脸像马、角像鹿、地值地建颈像骆驼、上海首尾像驴,麋鹿因此得名“四不像”,野放保护并扩大麋鹿种群刻不容缓。栖息据上海市林业总站介绍,鹿辟近日,出亩成开四头麋鹿在进行了健康检查、地值地建佩戴追踪项圈后,上海首被从隔离区放归至位于崇明新村乡范围更大且具备林地、麋鹿湿地等多种生境的野放麋鹿栖息区内,标志着上海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基本建成。栖息

麋鹿野放栖息地占地300多亩

这1公3母共四头麋鹿,鹿辟于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分两批从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来到上海,先在上海动物园寄养了一段时间,后迁移至崇明新村乡的。它们取名“香香”“业业”“美美”“乐乐”,名字来源于新村乡稻米文化小镇的建设目标:稻香、业兴、村美、民乐。此项目是由市绿化市容局、市林业总站、崇明新村乡、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动物园等多个单位联合开展。

整个项目占地300多亩,被划分为麋鹿栖息区、麋田(轮牧)区、隔离区、水源涵养区和科普宣教区5大功能区。麋鹿栖息区除了有麋鹿喜爱的泥潭环境、生态湿地景观、芦苇滩等,在满足麋鹿栖息环境的同时,还营造了具有自然野趣的沼泽湿地景观,并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

项目内的水源涵养区是一片水上森林,夏季绿意盎然,秋季层林尽染,水中有丰富的底栖动物。麋田(轮牧)区则用来种植水稻和牧草,水稻禾苗或收割后的秸秆可以作为麋鹿的料草来源。每年春夏插秧之前,麋鹿都可以在水稻田里撒欢。据文献资料显示,原始稻田就是利用麋鹿践踏过的沼泽地来播种的,因为那些麋鹿吃剩的叶子草根等都被麋鹿踩踏在泥里了,水和土一片粘糊,民间称之为麋田。因此有种说法,麋鹿的 “麋”字是“鹿”下加“米”字。

项目内还建有麋鹿科普馆,即日起,社会团队可以提前预约参观科普馆,市民散客暂不接待。预约方式:关注“禹悦水生态”微信,即可预约。

上海是野生麋鹿最后灭绝地之一

据原上海自然博物馆麋鹿研究专家曹克清考证,野生麋鹿的最后绝灭地区较多可能是在我国东部,特别是东南部的滨海地带或沿海岛屿。上海作为野生麋鹿最后的绝灭地区之一,重引入麋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迁地保护,建立异地种群,是保护、扩大麋鹿种群和增加麋鹿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种源地,如江苏大丰,因种群增长而导致的栖息地、食源、种群密度、疾病等问题。一方面,麋鹿保护的最终目标是恢复长期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重引入使麋鹿逐渐服习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成功放归大自然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新村乡地处崇明西北端,世代以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近年来,新村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在“生态”上下功夫,把优质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麋鹿种群重引入新村乡,不仅在生境条件方面契合,也使得麋鹿文化和稻米文化相得益彰,体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于麋鹿的小知识

麋鹿的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隶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

麇鹿起源于中国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流域的平原或沼泽,距今200-300万年,与人类出现的时间相当。种群数量最大时在琼、粤、湘、浙、沪、苏等多个省市都有分布。后由于栖息地丧失与捕猎增加,麋鹿数量锐减直至野外种群消失,清朝时中国境内最后一群麋鹿放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1900年,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 一部分被运往欧洲各地。至此,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1898年后,饲养在欧洲各国动物园中的18只麋鹿被悉数买下, 放养在英国乌邦寺庄园内。1985-1986年,中、英两国合作进行了麋鹿重引进项目,共重引入麋鹿77头,麋鹿正式回到故土。截至2020年底,全国现有麋鹿数量已超过8000只,野生麋鹿数量总计达2855只。

(柏可林)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