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重视扶持百姓门前的小博物馆 正文

重视扶持百姓门前的小博物馆

[综合] 时间:2024-04-27 23:00: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58次

原标题:重视扶持百姓门前的重视小博物馆

到2035年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力争老城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座社区博物馆……日前,扶持《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对外公示,百姓博物就建设全域活态博物馆提出实施方案、门前听取公众意见。重视

“一个博物馆就是扶持一所大学校。”这里不仅是百姓博物人们了解历史、增长见闻的门前窗口,更是重视社会教育、传承文脉的扶持殿堂。近些年,百姓博物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门前各类博物馆通过积极办展、重视策划活动、扶持研发文创等方式不断拉近与公众的百姓博物距离。就拿北京来说,今年初全市备案博物馆已达215座。在故宫博物院感受历史气韵,去自然博物馆探索生态环境奥秘,在中国美术馆打开艺术想象,到各个名人故居追寻“独家记忆”……眼下,“到博物馆去”已不仅是一项文化活动,更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当然,少数“名馆”火出圈背后,“家门口”的博物馆维系发展之难也值得重视。相比于头部场馆的炙手可热,不少小型博物馆略显冷清。某些行业博物馆、街道博物馆可能在开张时有些热度,但时间一长“存在感”便越来越低。个中原因,有的是宣传不够、缺乏名气,有的是有馆无展、展陈老套,有的是创意不足、参与感低,但种种问题追根究底,多是卡在了“钱”上。“办好博物馆有情怀还不够”,毕竟,博物馆具有天然的公益性,不能指望卖票来“回本”。日常运行是一笔不小支出,要想做“活”做“火”,更少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都说博物馆是文化的种子,但种子生长是需要浇水施肥的。这也是许多中小博物馆生存运营的最大现实瓶颈。

让更多博物馆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必须先解决“公益性与可持续性”的结构性矛盾。加大政策支持与帮扶不可缺少,但实现经营与效益的正向循环、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很多博物馆的“破圈”经验值得借鉴,但没有底子就去搞文创IP、高频办展并不现实。事实上,不同层级的博物馆有不同资源,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有不同特色,每个馆更应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受众群体。比如,街道博物馆展品相对较少,但周边居民就是稳定“客源”,用好场地举办趣味文化活动,有了人气自然不愁经营;再比如,一些胡同里的展馆规模小、位置偏,但如果结合胡同风貌增设茶馆、小铺等生活场景,说不定也能吸引游客来打卡……总之,找到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才能让博物馆被看见、被记住。

博物馆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文化点缀,而应当成为氤氲城市气质的深厚土壤。对首都北京而言,从沧桑厚重的皇城记忆,到恢弘壮丽的乡土变迁,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值得展示、品鉴的内容太多。加大投入、丰富形式、多元开发,才能给“家门口”的博物馆注入持久生机。(郑宇飞)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