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彩生活中“活化”,云南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焦点] 时间:2024-05-06 05:41: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0次

  

摄影:杨洪文

  从浸透温度的活化白族扎染、巧夺天工的精彩乌银走铜、傣族手工古法抄造纸术到闻名遐迩的生活鹤庆银器、彝绣服饰、南非永子围棋,遗绽再到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代芳宣威火腿、建水汽锅鸡、活化宜良烤鸭……千百年来,精彩彩云之南的生活各族儿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南非文化遗产。

  它们是遗绽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代芳融入云岭儿女血脉的传承基因,是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精彩云南省拓展非遗保护载体,生活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保护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木竹藤草工艺品,展现着植物王国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陶瓷泥塑工艺品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石雕石刻石材,散发着巧夺天工的云滇神奇之石的魅力;染织刺绣布艺品,传承着指尖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斑铜、斑锡、珐琅银器等金银铜锡工艺品,则讲述着有色金属王国的神奇锻造之术……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文创展示区,以“金木土石布”为云南特色的非遗技艺及产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

(云南)乌铜走银技艺制作的茶壶

  其实,这只是云南省非遗保护领域结出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非遗凝结于中华传统文脉,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更是民族文明成果的汇聚。但诞生于农耕文明、经千年传承的非遗手工艺,如何在工业文明主导的当代,继续良性发展与传播?如何走出狭小的地域文化圈,获得大众的关注与喜爱?

  2000年,《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法规。

  从2003年到2005年,云南作为首批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综合试点省份,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2013年,在认真总结、分析云南非遗保护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实际的基础上,云南又重新制定、颁布实施《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摄影:杨洪文

  在颁布实施《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的基础上,202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高位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全面推进、走深走实。

  作为非遗资源大省,数据显示,202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南省22个项目入选(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国务院公布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涉及14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其中傣族剪纸和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云南省政府公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1项,各州(市)政府公布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5项,各县(市、区)政府公布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66项;现有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19人,各州(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68人,各县(市、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县(市、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63人;公布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而这份亮眼的非遗项目名录背后,也正是云南省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久久为功。

摄影:杨洪文

  城乡皆有传习声,非遗繁花缀满园。

  云岭大地,非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各族儿女文化生命的密码就在这一颦一笑、一唱一和、一挥一舞之间尽情展露、绵延存续。

  走进生活,非遗“火”起来

  宛转悠扬的滇剧、鬼斧神工的木刻、玲珑精巧的玉雕……一项项非遗,承载着云岭高原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凝聚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非遗老传统如何才能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非遗老手艺怎样才能引领新时尚?要传承好非遗,创新只是手段,融入才是落脚点。只有融入生产生活,非遗才能绽放生机与活力。

  在腾冲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邀请非遗大师入驻,以皮影、土陶、“藤编”、纸伞、抄纸、布鞋、阿昌织锦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客“零距离接触”,通过“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致力于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市民游客“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云南)扎染

  隐藏在都市商圈的昆明顺城拾翠市集,市集上的云南礼品主题专区有华宁陶、竹藤编、扎染等非遗产品;特色文创产品则把官渡古镇、讲武堂、大观楼等昆明标志性建筑以及汽锅鸡、炸乳扇等云南特色美食融入创意商品,让消费者带走关于云南、关于昆明的时光和片段;而云南风物主题市集上,石斛、竹叶菜、羊肚菌、松露粒等独特的云南物产,更是备受消费者青睐。

  …………

  油纸伞遇上汉服、土陶遇上插画艺术、藤编遇上收纳、手抄纸遇上绘画......在时光隧道里,文化和旅游相遇,新生与古老相互碰撞,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摄影:杨洪文

  近年来,我省各地通过创新传承“非遗”有益尝试,将非遗元素成功“嵌入”现代生活,通过“非遗+”的多种形式,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层次融合。通过合理利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项目,推进非遗融入半山酒店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设,实现非遗与旅游要素“住”的链接;依托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全面推动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品向新型旅游商品过渡,实现非遗与旅游要素“购”的链接,让非遗“活”起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迷人光彩,就必须找准非遗与当代人需求的连接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契合当代人对参与美好文化活动的需求上,要加强创新,多策划和举办创意独特、形式新颖、内容高雅、内涵丰厚,便于参与的非遗活动。”

  如今,走进云南各地,购买云南非遗、文物文创产品、品尝非遗老字号美食、赏非遗音乐会……在烟火气中,体验非遗项目,享受全要素、全流程的消费新体验,已成为云南文旅消费新业态。

  守正创新,非遗“强”起来

  人机互动的纳西创世纪VR体验项目、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沉浸式文旅游戏《创世·缘起》、5G无人商店……近年来,丽江市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纷纷推出新项目,吸引各地游客争相打卡。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城市生命力的“活化石”。近年来,云南积极开拓创新,探索非遗保护利用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方便群众了解非遗、感受非遗,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开通“非遗线上展厅”,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提升打造的方式,借助科技手段将静态的非遗制品与活态的非遗技艺展示在用户眼前,让市民群众只需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指指点点”,就能在“非遗线上展厅”页面上获取多件普洱非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介绍,选择收货地址后即可下单购买。 

  2021年,石林县建成投用“非遗馆数字展示系统”,该系统包含信息采集、数字资源加工、管理、内容发布、服务、资源分类六大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内容涵盖石林县非遗馆所有藏品的项目简介、代表作品、文化内涵、历史典故、工艺流程、文化遗址和传承人介绍等信息数据,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可视化形式予以真实全面、形象科学地表达和展示,实现了真实、系统、全面记录石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转变,并做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

  云南正以这样的方式,让传承千百年的文化“新起来”。

  事实上,云南非遗早早“触网”。从几年前我省就有不少非遗名家入驻相关手电商品台、工艺品APP平台进行众筹或售卖,到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借助短视频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作品,网络平台成了非遗传播和销售的重要渠道,大大提升了云南非遗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宣传展示活动中,云南省遴选了普洱茶制作技艺、彝族服饰、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白族扎染技艺、锡器制作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6个非遗项目,在快手平台举行了1小时的线上“非遗购物节”直播活动,通过直播推介云南非遗好物。直播观看人数达109.5万,点赞数达3万。此外,云南省还积极搭建平台,设计非遗购物节推广网页,约定40家非遗网店上架销售;推荐18个非遗项目链接上海“非遗购物节”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组织怒江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璞真扎染”淘宝店铺,采取“委托代销产品”的方式进行网上销售,实现传统工艺工作站助力精准扶贫。

  “传播非遗理念、讲述非遗故事,就要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共生的平台。”业界表示,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各电商平台集中推出的“非遗好物”,既是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在购买、使用非遗产品的过程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走出云岭深山,坡芽歌书合唱团在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团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组无伴奏民谣组别金奖;马艳丽汲取贵州苗绣、云南彝绣的元素进行服饰设计,让民族刺绣在巴黎服装高定周和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大放异彩;大理白族扎染帆布袋作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特许产品亮相于冬奥赛场……

  如今,亮点频现的云南非遗在世界舞台上正生动诠释着——“云南非遗,世界共享。”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