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喜看稻菽千重浪,农民生活节节高

[焦点] 时间:2024-04-28 00:44: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08次

原标题:【地评线】东湖评论:喜看稻菽千重浪,地评农民生活节节高

喜看稻菽千重浪,线东遍地英雄下夕烟。湖评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论喜又是看稻一年秋收时,一片欢声笑语。菽千生活中国农民丰收节,重浪是农民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节节传统。农为邦本,地评本固邦宁,线东目前我国的湖评“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论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看稻新起点上接续奋斗,要培植良好“重农”社会环境,菽千生活培育农村新业态,培养新型涉农人才。

让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培植良好的“重农”社会环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五千年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对我国农业发展充满自信,从心底尊重、重视农业发展。曾经在央视《开讲了》节目中,一个学生在描写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状态:感觉不知道记住“五谷”有什么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在现场这样回答:如果不知道五谷有什么意义,可以让他中午不吃饭,如果晚上还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让他晚上继续不吃饭。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是所有人一定要记住不能轻农。农为政首,每年国家一号文件都是与“三农”息息相关,我们的社会、年轻人也更应多关注一些农业农村的发展,尊重我们吃的每一顿饭,敬重我们每一位农业科学家,爱重我们每一位农业劳动者。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新农民,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种地”也大有可为,新农村充满希望。

让我国农村从传统产业走向现代产业,培育农村新业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农村产业发展也不可同日而语。今年9月,七部委联合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共享“数字红利”。《指南》中指出,要加强乡村智慧农业发展,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支撑。譬如,重庆荣昌区着力构建以生猪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农牧数字经济,打造“容易管”“容易养”“容易买”“容易卖”等创新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猪肉产品全程溯源,确保生猪养殖、贩运、屠宰“一站式”实时监管,有效解决生猪交易链条过长、公平缺失、质量难溯、成本难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智慧农业、电商、文旅等新兴产业,培育乡村新业态,也就成了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

让我国农村拥有更多新时代农村职业经理人,培养新型涉农人才。一方面,我国涉农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广大涉农学子,在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每一个农学专业的学子不仅学有所成,还要学有所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譬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杜好田,是西农研究生助力团的一员,挂职镇巴县兴隆镇科技副镇长,也被网友称为“锅巴镇长”。为解决镇巴县兴隆镇的土豆滞销问题,他向当地引入了西农的彩色马铃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西农彩色马铃薯锅巴。为了更多更好的帮助当地的村民,杜好田甚至申请了延迟毕业。正如网友所说“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杜好田把论文写进了扶贫事业里,写在了祖国大地。他们用知识、用责任、用真心书写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篇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的号角早已吹响,乡村振兴的旗帜也已飘扬,在农村这片广大的舞台之上,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田聪(宜昌枝江)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