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他用爱为残疾孩子创造“无碍”的舞台

[百科] 时间:2024-04-29 13:58: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1次

原标题:27年,无碍他用爱为残疾孩子创造“无碍”7年舞台

“为孩子们而忙,我心甘情愿。用爱他们能生活自理,为残过上有尊严、疾孩有梦想的创造生活,是无碍我最幸福的事。”

——张晓成

整洁宽敞7年教室里,学生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用爱在老师的为残循循善诱下开启“智慧”课堂;宽阔的操场上,田径队、疾孩足球队的创造小健将们尽情挥洒汗水……新学期开学,平谷区特教中心的无碍100余名学生搬进了新校舍,张晓成却闲不下来7年作为特教中心的用爱老领导,他提出了专业教室建设、校内种植基地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多个建议……

“我们的学生是听不到声音,或者智商不及三四岁孩子的特殊儿童。”从事特教行业27年,张晓成把这些特殊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他总是告诉年轻的特教老师:“和这些先天身体或智力有残疾的孩子相处,是一件美事而不是难事。我们在选择特教的同时,就选择了一种生活——用爱成就‘无碍’。”

27年前,张晓成放弃在普校当校长的机会,走进了平谷区特教中心。那时的中心,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教学条件一穷二白,学校里130多名聋哑学生、12名智力残疾学生,急需办学资金、教学康复设备和特殊教育师资。“当时已有的资金可以说是零,除此之外学校还欠着一点外债。”张晓成说,自己想方设法去民政局、残联、供电局等部门“拉赞助”,“只有资金到位了,才能让师生都享受到好的教学资源。”

由于当时学校以聋哑学生居多,筹到的经费全部用来修建了测听室,更新了听力训练器材。然而,看着教室里动不动就划破裤子的老旧课桌椅,以及教学楼外空荡荡的活动场地,张晓成把心一横,“只能去城区里的学校要他们淘汰下来的。”

他带着老师们进城,跑遍了城区里大大小小的学校。“其中艰辛并不是一个‘跑’就能说得明白的。”张晓成回忆说,那些日子,他基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经常忘记了吃饭,“闭门羹”倒是吃了不少,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一次次奔波,终于看到曙光。“当时有一所西城区的小学要搬迁,不光课桌椅、办公用品,我们连学校的塑胶跑道都给卷起来,用两辆大卡车连夜从城区拉回平谷。”张晓成说。后来,学校又得到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特教系等不同单位的支持,“每次进城再回来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夜,想到孩子们能用上新的教学用具,所有疲惫感就都消失了。”

在张晓成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校建成了各种康复教室,成立了平谷区首个地市级聋儿语训部和首个成年智力残疾人职业劳动康复站。张晓成也参加了言语康复、感觉统合、自闭症等多个特教培训班,完成相关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取得了北师大特殊教育研究生学历。

2003年,张晓成担任校长一职。“世界上最神圣的是生命,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绽放全部的美丽,哪怕是一棵受伤的小草,也愿献出一点绿荫……”为了让每一名残障儿童实现自主发展、健康快乐地生活,他提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自理、会生活、有技能、可就业”的有用之人,让每一名残障孩子昂起头,走向美好的明天。

张晓成打算在体育方面下功夫——他了解到有面向智力残疾人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与城区学校交流学习,他开始着手组建一个特奥游泳队,“残障孩子也有权和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多彩人生,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通过特奥体育的舞台,走出去,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

当时全市都没有特教学校组建游泳队,平谷区特教中心更是从来没上过游泳课。张晓成先联系了区里一家招待所的游泳馆作为训练场地,又托残联的工作人员找了两个游泳教练。

全校的智障学生中,两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12岁的曹旭光和张东兴愿意参加游泳队,张晓成对他们格外上心。刚开始上游泳课的几个星期,张晓成每次课都会在一旁“陪练”。“孩子一开始怕水,我就和教练一起带着他们在浅水区做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调动他们的兴趣,谁做得好,就给谁奖励。”张晓成说。慢慢地,两个“唐宝宝”就喜欢上了游泳,从浅水区渐渐游到了深水区,两年时间里,不仅先后学会了蛙泳和自由泳,还练就了好身材。“唐氏儿容易发胖,但两年训练下来,他们不但没有发胖,身材还更有型了。”训练的效果让张晓成很惊喜。

2005年,全国特殊奥林匹克游泳赛在福建三明举办,张晓成和老师们带着曹旭光和张东兴去参加比赛。“我们就是去试试水,没想到还拿着金牌了!”张晓成很兴奋,他说,100米蛙泳决赛的时候,他一直在看台上,“前几名选手咬得很紧,到冲刺阶段,我紧张得站起来喊加油……出来成绩一看,张东兴拿了第一,曹旭光拿了第二,真不错。”

“我得第一!我得第一!”孩子捧着奖牌时灿烂的笑脸,张晓成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些孩子本来不善表达,经过锻炼,不仅身体素质变好了,也更活泼开朗了。”

这次比赛给了孩子们很大鼓励,也成了张晓成继续发展游泳队的动力。平谷区特教中心游泳队一直发展到今天,目前有十名游泳队员,即将在陕西宝鸡举行的第八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他们也将一展风采。

不仅是游泳,田径、足球、垒球、冰雪……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被引入校园,张晓成还带着孩子们组建了平谷区绿谷艺术团第五团,学校每年有200多人次走出校门,参加特奥、艺术等融合教育活动。“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为孩子们开启了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张晓成说。据统计,学校共代表北京市参加了12次全国特奥会,获得300余块奖牌,50余人拿下全国特奥冠军,学校多次获评“全国特奥体育先进单位”。

27年间,张晓成不断用自己的爱,为孩子们创造“无碍”的舞台——

创新教学方法。他带领学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北京市率先将平板电脑应用于聋校课堂教学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北京市特教学校信息技术专委会,带领全市19所特教学校开展全市性研究及课例评优活动;

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他在学校建起蔬菜大棚、家政服务、中性笔制作、足疗按摩技术等一系列劳动培训项目,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在近几年100余名毕业生中,已有20余名智障学生找到工作,走向社会,20余名聋生正在读高中或者大学。

近些年,张晓成还组建了京津冀特教学校成长联盟,成立了全国特教学校特奥联盟,到各地宣讲,使更多爱心人士走进学校,更多残障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学校当年一穷二白,如今拥有上万平方米的教学活动空间,看着新校舍落成,我特别高兴。”虽然张晓成正在逐渐淡出学校的管理工作,但平谷区特教中心新校舍的平面图上,他和同事们已经规划出每个班专属的田园,每个运动队专属的活动场地。

“为孩子们而忙,我心甘情愿。他们能生活自理,过上有尊严、有梦想的生活,是我最幸福的事。”张晓成说。(李祺瑶)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