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切尔诺贝利: 一部悲剧史》: 以非虚构方式重回历史现场

[焦点] 时间:2024-05-03 16:11: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8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切尔诺贝利: 一部悲剧史》: 以非虚构方式重回历史现场

文\禾刀

如果人人失去了对死亡的海南恐惧,这才是周刊重一个社会最应恐惧的问题。

有别于诺贝尔文学奖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诺贝《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的利部历史这部《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以非虚构方式回到历史现场,全景式展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悲剧背景、起因、史非过程、虚构现场后续,海南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周刊重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诺贝深远影响。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作者:[美]沙希利·浦洛基

版本:广东人民出版社

译者:宋虹 / 崔瑞

时间:2020年7月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利部历史位于苏联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悲剧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释放出5000万居里的史非辐射,辐射量相当于广岛爆炸原子弹的虚构现场500倍。事故导致2人当场死亡,海南三个月内29人因急性核辐射离世。2005年联合国估计死亡人数在4000人,而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测算死亡人数结果达到了恐怖的90000。至于因核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数据更是庞杂而又庞大。因核爆炸污染土地的面积仅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便达到了14.2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核污染的阴云早就飘向了瑞典、德国、法国等。经济损失更是无以计算。如今,那里已经成为唤醒人们核伤痛记忆的旅游景点。

借助沙希利的还原我们得知,当初核电站的选址并非在人口扎堆之地,只是随着建设核电站人员的大量进入,一座数万人口的城镇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了。这座城市为建设者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种下了后来被核辐射的恶果。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充满盲目的期望,确实有一些具有学术精神的科学家提出过远离的建言,但他们的建言要么被淡化处理,要么湮没于各种宏大的政治叙事之中。

跟着沙希利的文字,我们再回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现,事故高度吻合“海因里希法则”: 出于节省成本考虑,弃用了安全系数更高的压水堆而采用了石墨堆,尽管如此,有人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石墨堆可以安装在红场;核电站原计划工期7年就很难实现的工期,最后被压缩至5年;建设中,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1975年的列宁格勒核电站事故,而知道的又不愿提及;供应材料严重不足,且质量低劣;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偷工减料,质量堪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与核电站抢险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市内却一派祥和景象:儿童们像往常一样在街头玩耍;结婚的年轻人穿着婚纱高兴地走在大街上;一些好事者跑到电站附近的桥上,围观电站燃烧和抢险的壮观场面;在附近钓鱼的人为那些赴汤蹈火的消防员点赞……

许多抢险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核辐射的巨大危害性,他们只是停留在常规抢险思维层面,首当其冲的是消防员、军人和工人。沙希利写到了这么个细节,科学家们担心重型机械会造成反应堆的地基移位甚至坍塌,从而将堆芯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土壤中,进而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因不能使用重型设备,那些参与抢险的矿工们只能用极为原始的方法即徒手清理。就是这样,“为了多干活,人们从对方的手里抢过铲子!接班的工人们赶到现场,但上一班的工人认为他们来得太早了。”

沙希利文字构织的细节让人紧张焦灼,同时又热心沸腾,甚至觉得是那么的讽刺。一方面,深知核爆炸严重后果的科学家充满惶恐,另一方面,却是爆炸后,整个社会呈现出的一幅盲从的英雄史诗画面。抢险人员前仆后继,等到他们发现感觉极度不舒服,口中陡然有种甜味,同事们被纷纷送进医院,医院又束手无策时,这才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才想起告诉家人,赶快离开切尔诺贝利这个是非之地。

知名作家邓一光曾说过:“只有拥有捍卫恐惧的权利,人类才能继续前行。”恐惧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让人们懂得如何在趋利避害中逐渐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直至利用自然。为了不让核灾难重演,我们有必要从切尔诺贝利电站事件中找回恐惧本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降低发展的风险。(禾刀)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