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实现“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探索] 时间:2024-04-29 15:19: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70次

  《小康》·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方怡晖

1557469229496081.png

三水,城市三水西江、水抓实现北江、住大展绥江三江汇流,湾区是建设机遇地理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发源地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公布,高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三水具体的发展方案如同绘卷一般展现在人们视为眼前,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以及世界级城市群的水抓实现宏大构想让参与国家建设的每一个人都欢欣雀跃。

  近年来,住大展佛山市三水区抓住发展的湾区机遇不断壮实辖区的综合实力,2018年三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7.96亿元、建设机遇增长7.5%,高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63.3亿元,城市三水增长6.2%,水抓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3%,住大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4亿元、增长14.8%。位列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4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11位;从2015年以来,三水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在佛山市中居于首位,三水区发展的成功有目共睹。

  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重要阶段,三水区该如何抓紧机遇,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呢?

  以优质载体承接大湾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水处于“广州-佛山”重要极点,“一核一带一区”的珠三角核心区,身处大湾区的地缘优势使得三水能作为优质的载体承接香港、广州、深圳等同为大湾区的城市创新成果,实现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下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是三水区的顶梁柱,然而目前三水产业结构并不符合新时期三水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8年,三水的地区生产总值内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占据GDP构成为2.5%、71.8%以及25.7%。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等占据最大,存在实体经济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占比低、环保压力大、人才吸引力不足等短板问题。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时期在诸多城区之中脱颖而出,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三水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承接广深港的优质资源,鼓励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在三水区的落户。

  三水区必须要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承载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就必须以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为行动方针。

  三水区进一步打通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资源的“引流线”,加快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拟实现招商引资总额450亿元,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聚龙湾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三水新城科技创新产业园、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等优质载体,突出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商选资,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面广、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目前,全区存量项目动工投产率达到88.0%。产业转型升级态势好,发力猛。

  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新格局

  三水区由于处于广州与佛山的重要节点处,利用地理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秀,就需要坚持交通先导,打开城市格局。三水将打造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交通格局,积极协调争取和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谋划快速对接佛山西站,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三水区在新时期计划推进一环西拓等高快速路建设,以巩固承东启西“桥头堡”区位优势;并推进旧城区道路建设,疏通路网微循环,提升重要节点通行能力。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强化岸线资源整合,推进三水港扩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对接全国乃至国际运输。

  便利的交通格局使得三水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把广佛地区建设成为带动湾区、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区。未来,三水区扎实推进“香港+佛山”、广佛同城、一环创新圈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规划建设好三水新城粤港澳协同发展示范区、南三产业合作区等重点发展平台,深化“花都-三水”合作共建。

  三水区在广佛产业协同发展、同城化交通网络、协同创新、环境共治等重点领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三水对接国际高标准营商规则体系,继续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中介超市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大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好中央和省市利用外资政策,积极引进高端外资项目,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稳定外贸增长。

  三水区在参与建设大湾区建设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构建开放新格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享。三水区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教育人才高地、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等重要任务;将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与港澳及湾区其他城市实现共建共享,实现开放新格局。

1557469269801488.png

三水区以优质载体承接大湾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新兴城市

  经过多年带的发展,三水区实现了从“农业三水”到“工业三水”,在新时期,三水把发展的目光放在“城市三水”的建设上。一个城市的综合能力体现不仅仅是从经济上有所体现,更要从社会、民生、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体现,也只有综合性的建设才能使得一个城市保持良性的高质量的持续的发展。

  所谓人才第一资源,只有留住人才才能赢得一个城市的未来。三水坚持以产业聚人才,引进高新的项目来项目吸引人才,提出具竞争力的“1+10”人才政策体系,注重因才施策,统筹抓好户籍改革、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工作,增强“淼城英才”“淼城工匠”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仅仅是政策推动人才汇聚是不够的,更要打造出一流的城市环境来留住人才,民生措施、城市环境、社会稳定等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要让新旧三水人都能够从住的开心,活得幸福。

  由于三水区有着三江汇流的独特自然禀赋,三水推出强化水城共融理念,从“水”开始做出特色。持续推进“理水兴城”,丰富水城共融城市内涵,巩固和发展“前江后湖”“两水绕城、一轴贯通”的独有城市格局。谋划打造北江—西南涌环城生态景观带,实现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

  三水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三水学习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三水”建设,完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和应急处突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化“四会联动”机制,构建“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民生十件实事连续11年开展,民生微实事来到第5个年头,民生温度成就幸福之城;启动4家公立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工作顺利推进。

  在提高“城市三水”品质方面,三水区率先提出教育综合改革、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区域教育卫生高地。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在三水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配套政策,为港澳同胞在三水学习生活、创新创业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吸引港澳青年及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不断提高三水对人才、科技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三水区以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打响城市形象、文明、文化、文创、三水游“五大品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城。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水区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加快整治淘汰“散乱污”企业。通过落实河长制、建设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设施,坚持精准防控,深化“四源防治”等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