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巴以战火背后 以色列何以走向强硬政治?

[时尚] 时间:2024-04-28 12:16: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64次

    

原标题:巴以战火背后 以色列何以走向强硬政治?原创

    

    

“三百万总理”:以色列的政治制度

以色列前总理、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总理果尔达·梅厄(Golda Meir,巴战1969年至1974年在职),火背后色曾开玩笑说:“在以色列,列何有300万总理。走向政治”“300万”这个数字是强硬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的全国人口数。

这种玩笑的原创说法来源于以色列奇特的政治制度。以色列是巴战议会总理制国家,立法权属于议会,火背后色行政权属于内阁,列何司法机构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走向政治总理是强硬议会多数党领袖和政府首脑。其议会又称“Knesset”(原意是原创聚集、集会),巴战且只有一院,火背后色设有120个席位,拥有立法、批准内阁成员名单、表决重大政治问题等职权。以色列的议会选举采用“比例代表制”:按得票比例确定各党派在议会内的议席数量。

一般来说,在比例代表制下,选区越大,每个选区的席位越多,小党越有可能越过最低门槛,获得议员席位。以色列的奇特之处在于,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单一选区,这造就一种极端景象:以色列的小党十分容易获得议席,往往每届都有多个小党占到议会中个位数的席位。

同时,以色列的主流大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多呈平衡态势,没有哪一方能一家独大。以色列建国以来,从来没有政党能够取得半数以上(>61)席位直接执政,每届政府都由两个以上政党形成联盟,即相互拼凑以达到61席,然后各党选出代表担任内阁成员以组建政府。这意味着主流大党往往需要拉拢小党,小党可以有与其大小不匹配的巨大影响力,起到打破大党间竞争僵局的作用。小党常利用此点推动自己的议程,以实现自身党派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甚至敢与执政党意见相左。果尔达·梅厄称以色列有“300万总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果尔达·梅厄

为避免党派过多导致政府不稳,以色列也曾多次提高政党获得议席的门槛。理论上,政党只要获得0.83%(1/120)的选票就得能到一个议席。从1951年的1%,到2003年的1.5%,再到2014年的3.25%,选票比例的最低门槛不断被抬高,但这并没有明显减少议会中的政党数量。近年来,现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Likud)虽然一直是以色列国内的最大党,但每次也只能获得30个左右的议席,必须与三四个政党联盟才能执政。

2022年11月,以色列公布本届议会选举结果。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有32席,位居第一;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Yesh Atid)有24席,紧随其后;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以14席位居第三;其后国家团结党有12席,右翼政党沙斯党有11席,右翼政党圣经犹太教联盟党有7席。至此,由利库德集团、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沙斯党、圣经犹太教联盟党组成的内塔尼亚胡阵营共获得64席,超过议会半数席位,内塔尼亚胡获得组阁执政权。被戏称为以色列“史上最右”的政府也就此诞生。

“从左到右”:以色列的政治狂奔

以色列建国之初,国内坐第一把交椅的党派其实并不是当下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反而是左翼政党“以色列地工人党”(1968年与若干党派合并组成当下的“以色列工党”,为方便理解,下文统称工党)占据议会权力中心。从1948年建国到1977年,约30年间,以色列一直由左翼工党领衔的联合政府执政。

以色列工党标志

以色列主流大党阵营可以按照锡安主义(“锡安”是圣经中圣城耶路撒冷的别名,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旨在建立一个犹太人可以成为主要民族的国家)的不同类别进行划分,主要是两类:奉行劳工锡安主义的工党和奉行修正锡安主义的利库德集团。

在推崇建立属于犹太人的国家这一观念上,两方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

工党支持“两国方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方案,现国际社会一般指建立以1967年巴以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允许建立拥有有限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即其不能拥有军队、不能与任何国家军事结盟、以军拥有领空使用权。此外,由于劳工锡安主义隶属社会民主主义派别,致使以色列工党曾赢得亚非拉众多新独立国家的尊敬和交好。

利库德集团则奉行扩张政策,主张以武力维持对包括整个耶路撒冷在内所有以色列领土的控制,并强烈反对巴勒斯坦人建国。修正锡安主义的开创者泽维·贾鲍京斯基(Ze'ev Zhabotinski)曾称:“锡安主义是一个殖民事业,因此它的成败在于武装力量......锡安主义将永久地与欧洲殖民主义联盟,对抗地中海东部的所有阿拉伯人。”

利库德集团标志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头两日埃叙联盟占据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以色列逆袭并获得胜利。不过,相较前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全面压制,这次战争让以色列承受了严重损失,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布告破。

以色列国内舆论当时认为执政党工党在战争初期应对不利,纷纷要求问责。而作为当时反对工党的代表人物,利库德集团创始人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 Begin)的支持率不断上升。同时,1974年至1977年,工党政府饱受内讧、腐败指控和经济停滞的影响,长期与工党合作的党派也开始右转。

1977年5月17日,以色列议会选举历史上最重大的“剧变”发生,贝京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拿下43个议会席位,一举成为了议会最大党派。这是持续执政三十年的左翼工党联盟第一次被右翼利库德集团所取代,实现了以色列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党轮替。这也意味着以色列社会开始了一次根本性重组,占有主导地位的左翼思潮逐步被取代。

梅纳赫姆·贝京

起初,外界担心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的上台会加剧阿以矛盾,但贝京在就任以色列总理不久后,就通过美国向埃及总统萨达特传达和平谈判的意愿。在美国协调下,双方于1978年9月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将从西奈半岛撤军并将其归还埃及,同时双方致力实现中东地区和平。1978年底,贝京和萨达特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殊荣。

然而,这场和平的保质期并不那么持久。贝京政府主导的以色列并没有在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完全履行协议,犹太人定居点依然在这两处地方大量扩建,甚至还在1980年立法规定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与此同时,由于萨达特与以色列和谈,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破裂,萨达特更于1981年遭到暗杀。和平化为泡影。

从左至右(时任):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

历史似乎是场循环。和这段经历十分相像的是,1993年8月,时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Arafat)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会面后达成“奥斯陆协议”。根据该协议,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军,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得以建立并负责管理巴勒斯坦的领土。1994年12月,拉宾与阿拉法特一同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和平一度再现。

1995年11月,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和平集会上,枪声响起,一名极右翼激进犹太主义分子枪杀了拉宾,和平再次死亡。不同的是,拉宾担任总理遇难时,工党正重掌以色列执政权,他的死亡似乎告示着,工党所代表的左翼思潮已再难回到往日盛景。

1996年6月,以色列总理职位交到了当时46岁、现今74岁的内塔尼亚胡手上。

从左至右(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美国总统克林顿、巴解主席阿拉法特

为“50年后的赎罪日战争”搁置纷争

作为以色列政坛“常青树”的内塔尼亚胡,在任以色列总理时间超过15年,是以色列建国以来任期最长的总理,围绕他所展开的争论也持久不息。以色列国内政治甚至因其分成挺内塔尼亚胡和反内塔尼亚胡两派。在此次新一轮巴以冲突前,以色列全社会各阶层有超过30万民众,抗议内塔尼亚胡政府强行推动的司法改革。

内塔尼亚胡

前文提到,以色列是议会总理制国家,奉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但实际上以色列权力高度集中。以色列议会只有一院,不像美英等国实行两院制以相互制衡,除内部反对党外,议会几乎不受任何约束;行政内阁又从只有一院的议会中产生,导致行政权和立法权实际难以分立。此外,以色列政党领袖拥有绝对的核心权力。议会选举尽管采用比例代表制,但选票上只有政党名称,没有候选人名字,政党候选人由政党领导单独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司法体系的独立性成了制衡执政者的唯一渠道。以色列最高法院可以司法复核甚至以简单多数否决议会立法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各级法院法官人选也由律协、在任法官、部分议员以及内阁部长按平均比例构成的委员会联合举荐,此外,政府各部门的法律顾问由独立机构选出的专业人士担任,其法律意见对政府官员有约束性。

2023年1月,以色列司法部长亚里夫·莱文(Yariv Levin)提出改革方案,最高法若要否决议会立法与政府行政命令,则需要获得80%最高法院法官同意,而议会却可以以简单多数(61票)推翻最高法对议会立法的司法复核。他还计划调高法官推举委员会中政府人员的比例,使政府可以按照自身意愿任命包括最高法法官在内的各级法官,政府各部门的法律顾问也将由执政党任命。这极大削弱了以色列司法系统的制衡能力,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走向权力更加集中的司法改革使得内塔尼亚胡遭到国内舆论的强烈抨击,同时他自身又因陷入贪腐问题而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左翼政党或者说反内塔尼亚胡的一派似乎都在等待这棵常青树倒下的一刻。

新一轮巴以冲突

2023年10月7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50周年之际,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截至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局势仍愈演愈烈,已造成上万人伤亡。

10月9日晚,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未来将发生长期战争,并发誓要“消灭”哈马斯。他还呼吁国内反对派领导人立即无条件建立一个“紧急民族联合政府”,此举是效仿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加入总理内阁的行为。“我们之间的分歧已经结束。当我们团结一致时,我们就会获胜。”

11日,以色列发表声明称,内塔尼亚胡与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本尼·甘茨(Benny Gantz)就组建紧急联合政府达成一致,并为左翼最大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Yair Lapid)留有职位。根据联合声明,战争期间,以色列紧急联合政府将不会通过任何与战争无关的法律或做出任何与战争无关的决定。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动的司法改革以及巨大纷争似乎就此销声匿迹。

战争令以色列国内争斗的各方政治势力搁置纷争,毕竟无论是否支持两国方案,对各方来说,为犹太民族建立并稳固一个属于自身的国家是永远正确且不容置喙的。不过,这场新的冲突要什么时候结束?由谁结束?结束后以色列政党间被搁置的纷争是否会再被拾起?恐难有答案。

(编辑:老人与海)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