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挂自己号也得找黄牛?治黄牛有人放大招了

[知识] 时间:2024-04-17 16:24: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22次
虽然各大医院已尝试推出网络、医生也得有人电话预约、挂自实名制等挂号方式,己号但不少患者还是找黄招抢不到专家号,只能加价向黄牛求助。牛治

撰文 | 汪航

据极目新闻近日报道,黄牛有视频博主介绍,医生也得有人他想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挂王姓医生的挂自专家号,结果尝试了两周都没能抢到号。己号随后,找黄招他探访了医院附近的牛治超市、水果店等店铺,黄牛询问是医生也得有人否有挂号资源,有商家推荐了号贩子的挂自联系方式,而找号贩子挂专家号需多交两三百元,己号最快仅需10分钟就可以成功挂号。

在他将该情况反映给王姓专家后,该专家试着打电话给黄牛,没想到患者怎么也挂不上的号,黄牛一下给挂了5张。只是,正常挂号费只要81元,专家挂自己的号却被黄牛要求加价两百元。

知名大医院本就一号难求,而众多“号贩子”哄抢号源牟利,更加剧了患者就医难度和就医成本。数十年来,我国打击医院黄牛的力度不减,但对这些“号贩子”来说,仍有多个疑问有待解答——为什么黄牛能轻易挂上号?又该如何有效解决医院的黄牛问题?

医生自己看病也要找黄牛

“我对医院黄牛又爱又恨。”近日,网友左晴告诉“医学界”,自己多次去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看病都挂不上号,最后不得不向黄牛加价六百元求助,“中介费几乎是挂号费的五倍。”

在提交完个人信息和想要预约的专家姓名、日期后,她第二天就收到了“挂号成功”的消息。事后,她把这一求医经历发到互联网上,引起了众多患者讨论,但和她预期相反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谴责黄牛,而是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这名黄牛的联系方式?

这让她意识到,很多人已经默认了医院黄牛的存在,甚至将其作为问诊求医的主要渠道。“其实也可以理解,好医院的专家号没有黄牛很难挂上,特别是外地来京看病的,住宿和生活成本都很高。”左晴感慨,找黄牛既是无奈,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明智之举。

据左晴观察,黄牛号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患者身份证在网上刷号,这一方式价格相对便宜,约在三四百左右,但不保证挂号成功率。另外一种是黄牛把持独家号源,保证百分百可以挂上,收费则从上百到几千不等,“一般是收取服务费,挂号费单出,是多少就算多少。不熟悉的会先收个定金,定金多少可以协商。”

实际上,患者挂专家号要找黄牛,这早已不是新鲜事,即便从国家到各级医院曾多次明令禁止和打击黄牛,但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完全消灭这一群体。现如今,就连一些医生挂自己的号,也得去找黄牛。

“医学界”还注意到,医院黄牛以往是靠体力排队,并将号源出售给其他患者谋利。随着国内大多数医院实行挂号实名制,一定程度上使得这部分黄牛抢号、占号的情况得到改善,但仍未完全消除,部分“号贩子”转移至网上,当起了“电子黄牛”,通过抢号、囤号转卖,从中获利。

以“全国三甲医院名医挂号网”为例,该网站号称自己提供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代挂号服务,并与各大医院建立长期良好的业务往来。网站写道:“通过资源共享,方便患者的理念,将专家号额实行预约制管理,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医疗秩序,极大方便了患者寻找名医就诊的机会。”

他向黄牛说“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就遇到过不少通过黄牛挂号的患者。2019年10月之前,他每天对外放出的预约量在120个左右,经常是半夜十二点开放预约,不到十秒钟,上百个号就被抢完了。

“我的主观感受是黄牛有不少,而且是成倍加价,我300块钱的号有患者向黄牛花2500块钱买。”赵晓菁表示,黄牛既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还有可能加剧医患关系的潜在风险。

在赵晓菁看来,专家号“一号难求”、黄牛泛滥等现象的存在,与传统的“患者预约——医生问诊”的模式有很大关系。以往,在8-10小时一天的门诊时间里,赵晓菁大约要接诊120位患者,平均每次诊疗时间只有4、5分钟,这让他感到十分不安。“特别是通过黄牛加价进来的患者,花了那么多钱来挂我的号,最后发现几分钟草草了事,他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更重要的是,赵晓菁发现,在传统的挂号方式下,患者和医生很难完全匹配,有很多病人其实无需看专家门诊,“这一百多个病人中其实真正需要到专家门诊来看病的病人一半也不到,真正需要收住院开刀手术的在十个左右。”

由于病人过多,他一天的专家门诊没有午休,也不敢喝水,即便如此,也还是会有病人一等就是五六个小时。不过,这一局面在2019年末开始改变,当时,他挨个找遍各部门,把散布在多个挂号系统的120多个专家号回收了90个,统一放到仁济胸外科的精准预约挂号平台。

与挂号即可就诊的传统方式不同,精准预约挂号平台多了一道预筛流程,患者只需将既往病史资料、诊断报告等信息上传到平台,医生就会在后台判断是否需要就诊。

精准预约审核流程

精准预约审核流程

这样一来,挂错的号和黄牛号在后台就被过滤掉,只有符合就诊需求的患者才会被筛选出来,并发放预约号。赵晓菁介绍,他还会将每周七八十个预约号进行区分,一部分留给那些没有互联网能力的老年病人,更多的预约号则留给了精准预约患者。

这其中,不排除会有黄牛通过提交虚假的病历资料以换取号源,但这也无法骗过医生的眼睛,况且提交的病历需要和最终的门诊患者一一对应,“不是抢到号就让你预约成功,而是有评估环节,这样一来,黄牛的优势就没了,患者也逐渐意识到,没必要再通过黄牛去挂号,只要自己符合门诊要求,就会给他放号。”

对于那些经评估后,不必前来挂专家号的患者,赵晓菁会一一发送短信告知详情,这其实相当于一次免费咨询,“审核环节给病人看下片子,真正需要手术的就会给预约号,不需要手术的就会给病人一个复诊随访周期的答复。另外,我还给一些不放心的病人一个咨询的通道,在网上给病人进行解释。”

精准预约模式带来的高效率,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是获益的。曾有位远在甘肃的患者想来上海求医,周一晚上提交的精准预约申请,周二一早被赵晓菁审核通过,立即买了机票飞到上海,周三看过门诊,周五就把手术给做了。

一项统计结果显示,通过审核预约的患者就诊满意度达97.1%。另一方面,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患者,由于精准分流,节约了他们不必要的就诊时间和花费,而且审核团队在拒绝审核时会详细备注拒绝理由及进一步就医建议,无形中缩小了医患双方之间的信息对称落差,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支持,所以即使未通过审核的患者满意度也达到了93.7%。

同时,赵晓菁的专家号门诊量从120多个下降到了40个,门诊收治率从10%提升到了40%—50%,2021年1月6日更是创下了60%的最高记录,而且诊疗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至15分钟,医患沟通时间长了,双方也变得更加信任。

医院“黄牛”的生存土壤

在实行了精准挂号之后,赵晓菁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在科室门诊量与医生绩效挂钩、医院考核与门诊挂钩的大背景下,精准预约模式难以在临床中真正推广下去,因为拒绝了那些不必挂专家号的患者后,医生、医院的门诊量快速下降,这无疑损害了其自身利益。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黄牛也一直处于被打击—沉寂—死灰复燃的循环之中,始终难以彻底解决。

既然黄牛对患者、医院和社会均有负面影响,为何却屡禁不止?他们的生存土壤又是什么?多名受访者提到了市场需求这一关键词,言外之意,像左晴这样希望去大医院找专家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而这或许就是黄牛不愁客源的底气。

赵晓菁对此算了笔账,“对于北京、上海的医院,外地患者加上住宿和生活成本,最后发现还不如去找黄牛早点挂号,还不会耽误病情。”但他同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感谢黄牛,相反,这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长此下去,那些真正需要看病的患者会被拒之门外。

除了患者多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抢号技术、倒号手段和渠道才是黄牛生存的“秘密武器”。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向“医学界”介绍,通常而言,专家的预约号是稀缺资源,会在医院官方网站、第三方挂号平台和当地卫健挂号渠道等多个平台散布,数量也不尽相同。

这意味着,管理专家号源的主体参差不齐,与之对应的挂号系统和监控手段也有差异。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士介绍,大多数黄牛和患者一样,都是从网络中挂号,但黄牛的渠道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关系户”,通过医院信息科或后勤等部门拿到一手信息,然后以制造时间差等方式来为黄牛提供便利,但此方式并不普遍,且风险极大。

此前有媒体报道,田某利用在某三甲门诊部办公室担任职员的便利,为号贩子获取医院专家号,获得56万余元的好处,最终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今年2月,江苏开展的“号贩子”问题专项整治中,也发现19名医院工作人员因收受“号贩子”好处、回扣,成为“号贩子”的帮凶。

第二种是通过医院挂号系统的供应商,并向黄牛提供特殊渠道。不过,该专业人员补充道,这一方式较为罕见,因为很少有供应商愿意舍弃医院上百万的生意而去冒此违法风险。

最后一种是最普遍的方式,来自于黄牛团队背后的软件部门,即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医院的挂号接口、规则,然后再根据规则写上自动挂号的程序,“每天一放号,自动挂号程序就把热门专家的号抢了,等患者找黄牛交钱,黄牛退一个号,再把这名患者的号挂上”。

患者从哪来?黄牛团队甚至会直接盗取患者信息以实现“精准营销”。“医学界”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的一份案例显示,2017年,被告人田某在未经医院许可及官方授权下擅自设立预约挂号收费网站,组织多人利用某北京预约挂号平台获取北京儿童医院等医院的患者信息后非法提供给号贩子,由号贩子为患者挂号,挣取差价,上万人信息泄露。

此外,关于医院黄牛的生存土壤,也有人认为与当前挂号费过低有关,建议提高专家的挂号费到上千元。但多名受访者认为,这并非解决问题的关键,“物以稀为贵,只要专家号紧张,医院管理不严,就会有黄牛想办法从中牟利。”

不管怎样,赵晓菁希望将他的精准挂号坚持下去,甚至在将来能够推广开。他说,“我们要做有人情味的医疗,而不是只讲‘人情’的医疗,我不希望医生被‘利益’所绑架。”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左晴为化名)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