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际组织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即将开启第二任期!

[探索] 时间:2024-04-28 14:36: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69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7月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新任总干事选举,个国国籍中方候选人、际组将开现任总干事屈冬玉以高票成功胜选连任。织首总干总干事是位中该组织执行机构秘书处的负责人,任期为4年。事即

2023年7月2日,意大利罗马的任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部,屈冬玉(左)胜选连任后与粮农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主席玛丽-克洛德·比博握手。个国国籍图: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2023年7月2日,际组将开意大利罗马的织首总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部,屈冬玉(左)胜选连任后与粮农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主席玛丽-克洛德·比博握手。位中图: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屈冬玉2019年6月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事即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启第自担任粮农组织总干事以来,任期屈冬玉积极带领粮农组织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个国国籍助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粮食和农业发展,得到粮农组织广大成员国的认可。

受到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经济放缓和衰退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期待屈冬玉的连任将进一步推动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提升全球粮农体系治理。

文 | 李亚飞 瞭望智库

1

中国是粮农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

粮农组织总部设在罗马,是联合国系统主管粮农领域合作的专门机构,在全球粮农政策交流、标准制定、信息统计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图:图虫创意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图:图虫创意

粮农组织现有194个成员国以及一个成员组织和两个准成员。大会是粮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世界粮农状况,研究重大国际粮农问题,选举、任命总干事等。

1945年,粮农组织成立,中国是其创始成员国之一。第一届大会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确立了粮农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地位。华盛顿特区暂定为粮农组织总部。

以十年为尺,粮农组织的发展历程可分7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1945—1954年):1946年,粮农组织自成立以来的第一项任务是开展一项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营养状况。粮农组织首次世界粮食调查基于坚实的科学证据,提供了对粮食状况的全面介绍,证实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存在。这份调查涉及70多个国家,是为分析世界粮食状况做出的一次开创性的努力。

这一年还召开了粮食紧急问题特别会议。此次会议有70个国家政府参与,是粮农组织首次大规模且意图宏伟的项目,提出数据证实饥饿发生率,呼吁大家团结起来消除饥饿。粮农组织时任总干事约翰·博伊德·奥尔男爵提议粮农组织负责为抵御危机筹措资源。

第二个十年(1955—1964年):1957年粮农组织发起世界种子运动。该运动在1959年至1961年得到了众多国际组织和政府的支持。支持的形式有建立培训传授机构、繁育和改良种子方面的专业知识、种子认证和流通。还包括发起国际、区域和国家培训中心、课程和研讨会、进修金和考察团组等。

1963年,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两项平行决议,成立世界粮食计划署,为受影响地区及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第三个十年(1965—1974年):1966年,粮农组织发起世界土地改革大会。大会由粮农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举办,强调有必要采取综合方法进行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大会收集了世界各地有关土地改革的观点,为日后形成更广泛的、以行动为导向的共识奠定了基础。

自1968年起,萨赫勒地区连年干旱,并于1972年陷入危机。正是粮农组织向该地区派出首个评估团后,国际社会才对灾难的程度有了清晰的认识。粮农组织立即为该地区提供了2万吨谷物及合格食品。截至1975年,该地区共获得150万吨粮食。

1973年,中国恢复在粮农组织的席位。

第四个十年(1975—1984年):1979年,粮农组织大会第二十届会议一致决定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纪念粮农组织的成立。其目标是各国政府和民众一起努力,使所有人脱离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

1979年粮农组织召开世界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会议。由于土地在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土地的获取和控制是所有发展战略的关键。1979年的“世界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会议”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了《农民宪章》,呼吁确保贫困人口能够获取和控制土地。

第五个十年(1985—1994年):1986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启用。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称为“农业统计数据库”)是粮农组织年鉴的电子版,至今都被视为最全面的农业信息和统计资料来源。

1994粮农组织发起“粮食安全特别计划”,1996年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其目标是支持低收入缺粮国努力改善国家粮食安全。

第六个十年(1995—2004年):1996年粮农组织召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因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汇聚了约一万名参会者,为世界领袖在新千年所面临的消除饥饿这一当务之急提供了辩论平台。

2000年,应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粮农组织制定了一项抗击非洲之角长期饥饿的战略。

第七个十年(2005—2014年):2008年粮农组织召开气候变化会议。参会的43位国家元首和100位政府部长就气候变化和生物燃料热潮对粮食安全和粮价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旨在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援助和投资。

2010年巴基斯坦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水袭击,洪水冲毁了种子库存并造成数百万头牲畜死亡。粮农组织及时向50万农户发放小麦种子,帮助他们适时播种。另有23.5万个家庭得到了牲畜饲料、药品。

2

中国积极履行成员国义务

自1973年恢复在该组织席位以来,中国一直是理事会成员国。粮农组织积极支持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1978年至今,粮农组织在华实施了近500个国内、区域和国际项目。

2022年3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东华村,农田里小麦长势喜人。图: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2022年3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东华村,农田里小麦长势喜人。图: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比如,2002年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每一个获认定的遗产地都必须满足独立科学咨询小组制定的五项标准,即粮食和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地方及传统知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特色陆地和海洋景观。

粮农组织5月22日在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认定的24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颁发证书。中国四地被授予证书。

再比如,2022年,粮农组织、中国农业农村部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等,共同合作开展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安全种植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两年内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建成一批示范生态栽培技术管理葡萄园,并通过种植户“参与式”推广方法,提高葡萄园管理水平,促进葡萄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履行成员国义务,广泛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活动。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自2009年正式设立以来,许多南南合作项目得以实施,300多名中国专家通过这些项目“授人以渔”,分享中国经验和技术,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20年9月,中方宣布设立第三期中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2021年12月,中国同粮农组织签署基金总协定。

“中国一直是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粮农组织市场及贸易司司长布贝克尔·本·贝尔哈桑说,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目前在约20个国家开展,10多万人从中受益。

贝尔哈桑说,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将继续协助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应急响应、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以及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目标贡献力量。

2022年12月,粮农组织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FAO-CAAS创新平台实施协议。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对此表示,粮农组织和中方机构在国际农业合作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署创新平台实施协议将进一步密切伙伴关系。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屈冬玉成功连任,体现了粮农组织成员国对他第一个任期工作的普遍认可,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发展事业的高度认同。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作为粮农组织第二大会费国,中方将继续积极支持粮农组织工作,相信在屈冬玉总干事带领下,粮农组织将继续为完善全球粮农治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

3

“坚定倡导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屈冬玉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村庄。1983年,他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后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90年代中期,他前往荷兰深造,并且获得了农业和环境科学博士学位。

屈冬玉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过多年,曾担任农科院副院长。在此期间,他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他领导的团队发表了70多篇中文和英文论文,包括在世界顶尖的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文章;他领导的团队还出版了20多本书籍。

从2008年开始,屈冬玉进入地方政府工作,首先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席助理,后来又担任了副主席。在宁夏工作的那几年,他制定了100多份重要的政策文件,涉及农业和农村事务、减贫、科技、文化和旅游、减灾和预防,对地方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特别重视优质谷物、葡萄、土豆和枸杞的生产,帮助了许多农民脱贫。

自2019年上任粮农组织总干事以来,屈冬玉聚焦于科学与创新,启动了一些重要的举措与倡议。比如:

“手拉手”行动计划,旨在支持各国自愿参与、自主实施大规模发展规划,加快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该行动计划广泛利用先进的地理空间建模和分析工具,积极构建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提高收入、改善营养状况、增进福祉,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目前,已有64个国家加入其中。

“数字千村”倡议,由国家主导支持各国面向农业粮食体系和农村地区普及并扩大使用数字工具,让数字创新成果进入寻常百姓家,改善农民生计,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创新,惠及地方社区。

“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助力各国发掘其特色农产品的独特潜力,创新驱动可持续农业生产,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绿色城市”倡议推动城市转型变革,发展绿色经济,保障城市粮食安全,构建集生产、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新业态。

此外,屈冬玉上任伊始便提出围绕10月16日粮农组织成立纪念日打造为期一周的“世界粮食论坛”这一设想,确保粮食安全及相关问题始终成为国际议程中的热点议题。论坛举办以来,吸引全球190多个国家上万名青年领袖、产学研资深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创新理念及创新解决方案,拓展新型伙伴关系和投资机遇,为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作出积极贡献。目前,“世界粮食论坛”已成为粮农组织一张闪亮的名片。

屈冬玉还倡导了一系列改革,并推出相应举措,让粮农组织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头换面”以提升效率,同时把支持其项目与行政效力的最佳实践落到了实处,使粮农组织的透明度、关注度和声誉不断得以提升。

“四年来,在屈冬玉总干事的擘画部署下,粮农组织广泛团结国际社会多方伙伴,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协助成员国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粮农形势和层出不穷的自然风险挑战。”粮农组织对其第一任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屈冬玉将于8月1日开始他的第二任期。

受到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经济放缓和衰退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最新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远高于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1.93亿人的水平。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屈冬玉在获得连任的第二天,出席粮农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时表示,各方应积极落实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举措,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出路,有效践行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他强调,粮农组织及成员国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还应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笃行实干,争取更大的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