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热点] 时间:2024-05-06 08:51: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72次

  初春时节,云南行走在曲江大地的建水山乡沃野,曲江大河潺潺流淌,绿色鸟飞鱼跃,乡村大河两岸,振兴绿意盈盈。明底农田仿佛披上了绿毯,云南少数未耕种的建水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整地理墒,绿色追春植绿。乡村放眼望去,振兴曲江河与田园春光交相辉映、明底相得益彰,云南为建水的建水乡村振兴再添了一笔浓墨重彩,再增了一份铿锵之力。绿色

曲江大地的山乡沃野

 曲江大地的山乡沃野

  生态美 产业强

  曲江镇位于建水西北部,是建水的“北大门”。曲江大河是建水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曲江镇辖区内全长15千米,流经全镇16个自然村,共涉及4万人,耕地3.1万亩,是该镇主要经济命脉,被誉为曲江人民的“母亲河”。

  但是长期以来,这条“母亲河”由于多年来河堤年久失修,导致河床淤积抬高,加之村民乱倒垃圾、非法采砂等行为,破坏了大河的生态环境,也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水县委、县政府回应百姓“水清岸绿”的愿望,于2017年年末在国家重要支流治理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启动了曲江大河治理工作。两年时间里,清理淤泥22000m³,护坡3300m²,河岸栽种乔木1425棵,灌木1384棵,建设了5道拦沙坝,河道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

  “以前打井,打十七八米都抽不出水来,现在井水都要不完了。”地里,68岁的李如英正坐在小板凳上给覆膜的地块除膜,说起曲江大河治理后的变化,她感触颇深,言语间充满对治理曲江大河的赞美。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切实提高了两岸农田的地下水位,以前是愁打不出井水,现在,大河的5道拦砂坝有效促进了河道蓄水,村民不但可以直接从大河取水灌溉,农田里的水井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得益于曲江穿过的优越自然条件,给这个有上百年蔬菜种植历史的传统农业大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全国有名的蔬菜批发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含复种),年产蔬菜近20万吨,年产值3.2亿元,蔬菜日平均交易量450吨,依托蓬勃发展的物流冷链产业和便捷的交通,销往成都、重庆、广州、海南等大中城市。2021年,曲江镇入选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是红河州唯一入选的乡镇。

曲江大地的山乡沃野

  生态兴 文明兴

  同样在曲江镇,全村共36户148人的大红坡村最近成了建水的“网红村”,整洁的村庄环境和文明的乡风,使它获得了“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红河州文明新风示范村”等诸多荣誉,不时吸引周边乡镇考察团到访,取经学习。村内姿态各异、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更是吸引了外地游客远道而来参观游览。

  大红坡村,进村道路两旁一株株新栽种的樱花和石榴树身姿挺拔,村口青砖黛瓦照壁上鲜红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几个大字,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相隔不远的多肉小花园里,划片栽种的多肉植物用残破的紫陶、瓦片和大颗的鹅卵石装饰,两颗光秃秃的树干矗立其中,越发显得斑斓多肉的娇艳可爱。

  走进村来,村内道路雨污分流,干净的街道上不见家禽和犬只,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多肉,呈现出一副村庄绿、生态美、生活乐的现代田园美丽图景。

  美丽村庄的蜕变始于2020年,作为曲江镇第一批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大红坡村按照“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厕所革命为契机新建了设施齐全的公厕,在拆临拆危行动中,村民主动拆除了老旧的危房,重新进行空间布局,新建了凉亭和功能房,还通过填筑、整理边角地,种植上了多肉植物。美美的多肉世界,成为了村民们的精神花园。

  “做完农活回来很累,但看到这些美美的多肉,心里头舒畅多了。”栽种多肉近4年的王梅正在照顾自家门口的多肉。因为喜欢,她经常网购多肉植物进行栽种,如今她已经种植了三四百个品种,还经常把多肉叶片分享给姐妹们进行繁殖栽种。

  “自从栽种多肉,大家走得更近,关系越发亲密了。”大红坡村村民小组长张丽说,大红坡村历来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妇女们自发栽种多肉后,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网购多肉,相互分享交换品种,一起讨论设计花区,邻里关系更好了。

曲江大地的山乡沃野

  生态兴,则文明兴。

  干净整洁的家园,绿色的发展理念,触发了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他们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每天把自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才下地干农活,农闲时还会自发组织清扫村内道路。村内唯一一户养牛的村民,为了避免粪便污染村内环境,自觉把牛卖了。文明的乡风也持续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她们白天干农活,晚上戴着头灯栽多肉,镶石头,浇花水,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水清岸绿、鸟飞鱼跃情景再现;白墙黛瓦、绿水青山相得益彰。一个个串珠成链的美丽乡村正激荡着乡村振兴的铿锵序曲。

  近年来,建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意识,紧盯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张牌”和州委打造“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目标要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46%,较2016年跃增9.53个百分点。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9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4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6个省级森林乡村,荣获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绿色,成为建水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云南网通讯员 喻丽荣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