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出人工渠道 简化服务流程适老金融重在细分

[百科] 时间:2024-04-29 12:47: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43次

原标题:“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系列报道四留出人工渠道 简化服务流程适老金融重在细分

金融服务要“适老”,留出流程关键在于了解老年客群的人工需求。从手机功能普及到现金支付顺畅,渠道不同年龄段的简化金融老人需求不同。只有做到有针对性地细分,服务分才能真正实现数字普惠的适老金融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60岁

能学就不难

手机银行、重细线上支付使用熟练,留出流程大到转账汇款、人工买理财,渠道小到网购、简化金融买菜、服务分坐公交……对于60岁左右、适老刚刚退休的重细这群老年人来说不是难事。他们还在工作岗位时银行卡、留出流程手机银行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当全社会大刀阔斧地发展智能金融、快捷支付时,“问题不大,我能学”的念头就时常出现在他们心里。

“小伙子,你把那个码递给我一下,一共是139块,对吧?”在同德广场玩具反斗城,杜文会一只手拎着刚为孙子买的玩具,一只手拿着手机准备扫码支付。

前年刚退休的杜文会笑称自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会用手机银行转账、买理财,家里水电煤气一律绑定代缴功能,出门只带一个手机就能逛遍全城……“我使用手机银行快10年了,不觉得自己比年轻人用得差。”杜文会说,自己今年57岁,已退休2年多,加上自己之前是公司的财务,当时公司每月对账都需要在网银上操作。“我40多岁时用银行卡,后来接触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因为当时年纪相对较轻,学起来容易上手。”杜文会说,现在这些微信支付、扫码乘车都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是支付的安全性,“经常在网上、电视上看到有老人被电信诈骗,看得人心有余悸。所以,我绑定微信、支付宝的卡是一张专门的银行卡,里面的现金余额不会超过1000元。”

70岁

多教几遍就好

退休10年以上,年届古稀之年的老人们对于独立操作自助机就比较排斥,但如果有人手把手多教几次,他们大多愿意接受。

小孙子说想吃排骨汤,早上7点多,朱寿民就到了五里多农博广场,想趁新鲜买点回去炖。1951年出生的朱寿民今年正好70岁,虽然用着智能手机,却从来没有尝试过手机支付。在经营生鲜猪肉的一个摊位前,朱寿民称完肉,拿出现金支付,摊主熟练地找补。在摊主的案板一侧有个二维码用于手机支付,他每天还会多备些零钱,“有些老年人不习惯用手机付款,就要用现金”。

买完肉,朱寿民还要在9:30左右赶到家附近的银行,因为老同学约了她来“上课”。和朱寿民同龄的何江是个“手机通”,当了解到朱寿民不会用银行自助机和手机支付,就主动约她一起来银行,教她怎么用。“以前来银行都是排队,后来要求取钱到机器上,我又不会操作,就都让女儿帮忙。”朱寿民说。

两人到网点取了号,何江带着朱寿民向大堂经理说明想要查询余额。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朱寿民开始在智慧柜员机上进行操作,可第一步输入密码就遇到了困难。一边看着小屏幕上的提示,一边在有遮挡的键盘上操作,结果输入密码超时,急得满头大汗。“唉,不整了、不整了,太麻烦!”朱寿民顿时心生退意。“第一次都这样,多用几次就熟了。”一旁的何江说。银行工作人员也耐心地劝慰:“没事的,我一步一步教您,我们再试一次。”

静下心来,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朱寿民总算查到了自己的账户余额,花了3分钟。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朱寿民也感受到了不用排队的好处。“如果今后每次来都有人教,我还是挺愿意多试几次的。”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朱寿民开了手机银行的几个简单功能,“等回家让老同学教我用用看,但转账这些我不会去用,怕不安全。”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网点设立了专人指导顾客使用自助机。对于老年人,银行要求员工动作慢一点、语速缓一点、微笑多一点。不少在厅堂工作的银行员工表示,对于70岁左右的老年客户,反复多次的指导是常态。

80岁

人工+现金才安心

“请A028号到2号窗口办理业务!”在等待了1小时48分钟后,张庆明终于在叫号机里听到了自己的号,他拾起靠在凳子一旁的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2号窗口前,“姑娘,帮我打打存折!”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得破旧的存折,封皮上“××银行”几个烫金大字也有些模糊。

今年84岁的张庆明算得上是这家银行网点的“常客”,除了每个月养老金发放的时候来打存折、取生活费,他还会在每周三来查基金收益。“网点的大堂经理教我用过自助设备查询,可是我一看见那些小机器就紧张,有一次密码都输错了。”因为觉得在自助设备上操作麻烦,也不太会整,张庆明每次来银行都选择在人工柜台上办理业务。随着智能化网点建设的推进,银行往往只开放一两个现金柜台,遇到人多时,张庆明几乎要等上一个多小时。

在谈起适应全新的智能化金融服务时,79岁的王桂华笑着说,“我曾经觉得自己当过老师,学习能力强,应该可以适应,可真正操作起来时,却不那么容易。”大约两年前,王桂华让儿子帮忙下载了手机银行,但体验了两次,感觉还是有点“强人所难”:登录、转账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她只能用小本子把卡号、密码一一记录下来,每次要支付前都要翻小本子“查阅”才行。

除了银行,日常生活中日渐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也让这群“80后”有些力不从心。“有一次,我和老伴去菜场买菜,用微信支付的时候不小心多输了一个零,还是菜摊的老板发现不对劲,及时把钱退了回来。”王桂华说,因为有过操作失误的经历,自己越发不敢使用电子支付,也越来越觉得还是现金更安全可靠。

为了便于老年人日常消费支付,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已经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会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社区,共同引导规范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缴费领域,还有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高频服务场所的现金使用行为。

聚焦老年人日常的金融场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求的金融服务势在必行。在处处讲求效率、速度的环境下,多留一些人工渠道,让流程简单点、速度慢一点,才是更适合老年人的有温度的服务。(记者 李梦瑶 关兰)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