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打造“陆海空”科创高地 勇扛“国之大者”海南担当

[热点] 时间:2024-04-29 03:50: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64次

原标题:代表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打造“陆海空”科创高地 勇扛“国之大者”海南担当

代表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打造“陆海空”科创高地 勇扛“国之大者”海南担当

2020年3月10日上午,陆海空中科院“探索一号”船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启航。代表打造大者担当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尤梦瑜 罗霞

科技、委员围绕创新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科创高频词。报告中提到,创新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献策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高地国战略支撑。今年的勇扛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十四五”期间,海南海南将聚焦国家战略、陆海空科技前沿、代表打造大者担当地方急需,委员围绕以超常规手段打一场科技翻身仗。科技科创特别提到要打造种业、创新深海、献策航天三大科创高地。

海南如何打好这场“翻身仗”,全力服务“大国重器”?住琼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表示,要紧抓海南优势资源,开放创新合作,集聚各方资源,推动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扛起服务国家战略的“国之大者”担当。

紧抓优势 开放合作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海南省委会主委,副省长王路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科技创新方面,海南也有参与。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海南发展深海、航天、南繁三大未来产业拥有自身独特资源禀赋。”王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海南要抓住这些发展机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海航集团党委委员、海航创新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廖虹宇表示,近日,科技部与省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南开放创新合作机制》,将进一步以开放合作促进海南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打造“科创平台”要放开眼界,建议在重视“自力更生”的同时,鼓励非公市场主体发挥好体制灵活性和创新主动性,通过加强对企业优惠政策、法治化补贴等激励支持,构建多方联动、开放合作的创新体系。

打造抓手 推动转化

各类科研中心、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谢京表示,海南下一步要抓住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充分利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优势,加快培育国家重大种子科研平台。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创新实验室运行体制机制,建立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汇聚顶尖科研力量开展种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南繁生物实验室、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与种业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要南繁研究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

2月1日,科研人员在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科研育种基地,查看水稻品种试验材料的生长情况。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当下,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多种型号运载火箭测试发射能力,以文昌国际航天城为中心的航天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逐渐成熟。三亚遥感信息产业园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空间对地观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谢京看来,要坚持落地为王,推动签约单位落地并实质化运行,加快谋划建设航天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卫星应用产业基地、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航天国际文旅基地、航天教育创新平台等五大平台,大力发展卫星研制、火箭研发、遥感应用、空间科学实验、高端材料装备研制、商业发射服务等航天产业。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硬骨头”。“打造‘科创平台’要注重成果。要加强促进‘陆海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才能切实推动‘十四五’期间海南‘未来产业’的发展。”廖虹宇认为,科技创新应当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充分落实“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结合,加大对科创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建议科研单位深入调研一线生产企业,充分了解生产需求和市场规律,把握好基础研究和科研应用之间的平衡发展。

优化配套 服务大局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等支撑。王路建议,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开放创新的政策机制,选取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试点,探索完善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机制。

廖虹宇同样认为,打造“科创高地”要招才引智。除了省内高校和龙头企业要吸引高层次人才外,还要推动省内普惠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结合自身独特资源禀赋,海南要更加积极主动争取将‘陆海空’领域科技创新融入国家战略中,争取更多创新平台、人才团队和国家重点科技研发项目落地,加快实现从‘试验场’到‘研发地’的转变,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谢京说,例如,在海洋方面,要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虹吸效应,持续优化科研、营商、人才成长、生活保障环境,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大型科研装备和科创平台为基础,吸引更多科研力量、社会资本投入深海科考、海工装备材料研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创新活动,孵化深海科技产业,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战略先导项目在海南部署实施,打造深海科技创新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化学暨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副总经理刘平说,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海南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的重要优势,对于企业来说,要通过加强投入、引进人才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占据优势地位,切实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

)

海南种业、深海、航天大事记

种业

1

2017年4月12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开幕,袁隆平等10位院士同台论“稻”,为水稻育种科技创新方向、稻种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水稻产业走向世界发展路径等提供思路。

2

2018年12月17日,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三亚开幕。论坛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论坛主席。

3

2019年1月23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和海南省农垦科学院共同申请的“热油4号”油棕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登记,成为我国第一个可供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油棕品种。

4

2019年11月,袁隆平领衔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总部开工建设。

5

2020年4月28日,经过130多天的培育,“超优千号”在三亚迎来收割日,获得了亩产508.4公斤、高产丘块547.5公斤的喜人收成。袁隆平院士再次提出“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3‰至6‰、耐碱度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的目标。

6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种子法、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根据调整草案,种子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许可核发权限将下放至海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

深海

1

2016年7月22日,海南高校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实验室主要围绕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南海海洋矿物资源新材料利用、南海海洋信息资源化技术等方向开展研究。

2

2017年10月,海南省政府成立了三亚深海科技创新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3

2018年11月25日,中船重工深远海科技中心项目在三亚开工建设。

4

2019年5月11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总体规划(2018-2035)》发布,重点发展深海科技和海洋产业等。

5

2019年4月19日,三亚市政府与招商局海南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三亚深海科技城。

6

2020年10月10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

2020年12月2日,《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条例》经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从地方立法层面支持三亚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深海科技、南繁科技、科教研发、遥感等产业。

航天

1

2016年6月25日,为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2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3

2018年4月28日,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数据产业集群项目启动,该项目规划建设航天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平台,为卫星发射、商业航天、空间信息、遥感遥测、航天科创、生命科学、装备设计、终端制造等航天新兴领域提供超级计算及大数据分析服务。

4

2020年5月5日,为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5

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文昌国际航天城暨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6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7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实现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本报记者 邱江华/整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记:

海南南繁铸牢“中国饭碗”底座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位于三亚崖州区的试验田内,科研人员精心选育的棉花材料挂满棉桃。又到了南繁作物收获的季节,棉桃齐刷刷地咧开嘴,吐出一团团柔软雪白的棉絮,随风一抖一抖的,仿佛向科研人员致意。

每年的这个时刻,对于中棉所副研究员刘记而言,既兴奋又忐忑,经过一个季节的培育,科研成果又到了接受检验的时节。“海南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合南繁育种,仅去年我们所就有3个新品种在棉花主产区被审定。”刘记说。

刘记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在读期间,他每年跟着团队在三亚从事优质棉花品种的繁育。博士毕业后,他扎根海南从事棉花科研和南繁服务工作,一晃十年过去了,昔日青涩的“科研小生”,如今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我们针对棉花不同株型开展研究,通过突变体材料克隆到两个基因,使棉花由无限生长习性变为有限生长,既减少化学调控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也省去了打顶、整枝等人工操作,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有效基因和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目前团队承担棉花两年七代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等课题攻关,希望助力棉花产业的提质。”刘记说。

为更好地服务南繁工作,刘记和同事们还致力于开展专业的南繁服务,为南繁科研人员提供从田间管理、科研服务到后勤保障的“一条龙”服务。

“仅今年我们就服务了38个科研团队,涉及到10种作物,既有大家熟悉的水稻、玉米等作物,也有花卉、水果等。”刘记透露,全国农作物品种七成以上经过南繁孕育,为‘中国饭碗’铸就坚实底座。三亚作为南繁育种的“主战场”,一大批优质新品种从这里繁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棉花品种中棉所16、中棉所19,大豆品种中黄13,就是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三亚崖州基地选育的。

“南繁育种需要一系列配套服务做支撑,我们通过搭建种子资源保存基地、南繁作物繁育基地等科研平台,加大专业化团队的投入,不断改善育种的条件,如今正在全面建设的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等项目,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规模化、智能化、精准化的科研平台。”刘记认为,随着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稳步推进,海南南繁产业将迎来新气象。

当前,海南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用足用好自贸港政策优势、气候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加大南繁科技产业集群研究和布局,依托各类科研主体,全面推进一批种业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平台、南繁共享平台等关键实验平台建设,吸引众多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

“今年我们正在和两个团队对接,开展辣椒、黄瓜等瓜菜育种,力争培育出适合当地条件的优势品种,促进南繁成果就地转化,服务乡村振兴,造福海南人民。”刘记说。

)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工程技术部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陈俊:

矢志深海科研 力求技术突破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内,三角梅怒放,春意盎然。与大自然蓬勃生长之势相呼应的,是园区内科考人员矢志深海科研的奋斗之势。

2013年进入深海所,从尚在读博的“科研新秀”到如今成长为深海所深海工程技术部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陈俊在深海研究之路上越走越稳。8年来,他和年轻的团队一起,研发出数台形态、功能各异的着陆器,为我国深海多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我们将会继续进行‘深海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研究’等课题研究,力争在有特色的发展方向上助力中国的深渊科考。”陈俊透露,刚研制出的3000米级深海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样机,具备着陆器长时间定点探测作业和遥控潜水器局部精细探测的能力,实现深海底部的低成本、高效作业,目前已完成海试验收,今年将进行项目验收。

潜入深海就意味着潜入未知,如何尽快缩短与国外深海研究的差距?“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出有特色的科研之路。”这是陈俊给自己的要求。创新,技术上不断超越!成为陈俊带领的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的团队文化。

不满足于既定的任务要求,海试期间但凡有条件开展深渊科考,陈俊和同事都会安排深渊着陆器进行作业,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他们所研发的着陆器累计完成296次下潜作业,其中50次超过万米,创造了多项国内/国际纪录,更带回许多深海样本和宝贵数据,为中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作出贡献。同时,为了完成越来越复杂的科考任务,陈俊还常常主动对接生物等基础科研团队,把其他团队的科研需求通过深海设备技术改进予以满足。

2016年6月,着陆器“天涯”首次潜入万米深渊,带回超过100升水样,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2017年3月,着陆器“万泉”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多型国产化设备的搭载试验,还配合海底地震仪进行了一系列高精度三维定位作业;2018年,“凤凰”号着陆器首次携带微生物原位核酸裂解装置“凤冠”在深海开展原位实验,同时还捕获了盲鳗、大王具足虫等深海生物;时至今日,“凤凰”号的性能还在不断优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原位生物实验、适应更前沿的研究……

“我们设计制造的系列着陆器都以具有海南特色的元素进行命名。”陈俊说,海南具备开展深海科考的天然优势。近年来,海南从课题、资金、平台等多方面加大对深海科研的投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正在建设的公共深海科考码头、科教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深海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项目,将进一步助力深海科研事业和深海科考研究成果的转化。

)

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副站长胡旭东:

为航天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许,伴随着“5、4、3、2、1,点火”响亮的指令声,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顿时,文昌航天发射场传来一片欢呼声,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发出指令的胡旭东,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副站长,“嫦娥五号”的“01”指挥员。因为选择航天事业,他走进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后又来到文昌,从此驻扎海岛,将个人的前途理想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2016年6月25日,胡旭东亲历了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近5年来,他先后见证了多个历史性时刻,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翻开新的篇章,文昌航天发射场亦迎来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期,全年完成了5次重大发射任务,接连夺取了长五B首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嫦娥五号发射、长征八号首飞等重大任务的胜利。“为此我感到自豪,并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发展充满信心。”胡旭东说。

展望未来,胡旭东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4座发射场中起步最晚但也是起点高且具活力的发射场,为中国航天开拓了大运载能力,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航天的空间站时代。“十四五”期间,还将逐步形成重型、大型和中型火箭高低搭配、多射向、多纬度、低倾角、大吨位的发射能力,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基蓄势。

“我愿与航天科技领域的同仁一道,坚守岗位,不断开拓进取,执‘国之大器’,为航天科技事业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胡旭东表示。(本报文城3月8日电)(尤梦瑜 罗霞)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