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闽南文化点亮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时尚] 时间:2024-04-29 02:26: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34次

    血缘相亲,用闽文源相同。南文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化点合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亮海路——题记

    文化贯通过去、峡两现在与未来;文化跨越山川、岸融平原与海洋。展新

    共同的用闽文化认可,才能产生深厚的南文情感共鸣。闽南文化是化点合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两岸同胞对闽南文化有着强烈的亮海路认同感。

    福建与台湾、峡两漳州与台湾,岸融如何从“你来我往、展新常来常往”的用闽交流,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民革、台盟、台联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血缘相亲,文源相同。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

    台湾无处不闽南。考察台湾文史,不能不和漳州联系在一起。

    九龙江西溪水滋养下的古城曾是漳州府衙所在地,衙门前这条街如今还叫“台湾路”。街衢尽头的古码头,无数漳州人从这里出发,迁居台湾垦拓,将闽南老家的语言、礼俗、技艺甚至地名带到台湾。一个个“小漳州”在对岸形成,十个台湾人中就有四个祖籍地在漳州。

    两岸融合,亲上加亲。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发挥泉州、漳州闽南语地区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与澎湖融合发展实践”。这更道出了两岸同胞“愿以闽南文化为支点,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心声。

    胸怀绮梦,执炬迎风。用闽南文化点亮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漳州先行先试,大有可为。

    闽南文化的使命感,始于“陆”与“路”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在台湾海峡,有一道浅滩发端于漳州东山岛,经澎湖列岛,直抵台湾。它便是在史前时期多次露出海面的“东山陆桥”,是古时两岸来往交流的主要通道。考古发现,台湾源文化文明与福建源文化文明,是以“陆桥”为纽带进行传播。

    而后“东山陆桥”淹没于海水之下。另一条海上之“路”,在明朝中后期渐渐浮现。一位漳州人漂洋过海,怀着“劈田成市、为子孙计”的壮志,翻开了台湾垦拓发展的历史扉页。

    明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廿三,东番笨港溪口,13艘海船渐次泊岸,船上走下漳州海澄人颜思齐和他的28个结盟兄弟。他们伐木碎土,构建寮寨,练兵抚番,开荒垦拓。在台湾的开发史上,颜思齐是公认的“开台王”。直至1661年颜思齐去世后,仍有16个漳州姓氏族谱出现在赴台记录中。

    这座东方岛屿,被漳州人口口相传,奉若桃源。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海禁开放。漳州人东渡台湾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数百年里超过50万人跨过海峡、登上彼岸,将“闽南风”吹到海峡的对岸。

    今时看来,那段垦拓岁月的痕迹从未被抚平。

    芝山、圆山、龙溪、柳营、龙江、月港、漳州寮、长泰里……在台湾,至少有2000个村落留下漳州人生活的痕迹,嘉南、台北、台中、高雄、宜兰地区有168个地名与漳州有关。

    异乡人对故乡的想念,已点滴浓缩进台湾往事的字里行间。

    近年来,两岸在“路”上再跨一步。乘风破浪而来的,是同根同源的情感认同,是两岸如潮水般不可阻绝的血脉亲情。

    2006年4月19日,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携家人到祖籍地漳州龙海马崎村祭祖,深情地说:“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啊,我终于回来了!”乡亲们质朴地说:“欢迎你回家。”

    2006年5月21日,平和大溪镇江寨村江氏宗祠迎来一位老者——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江丙坤。此后十二年间,他多次回到祖籍地漳州。“台湾有上千万人的‘根’在漳州,漳台血缘关系割舍不断”,这是2018年已86岁高龄、临近生命尽头的江丙坤,留给后人的叮嘱。

    “破冰之旅”“和平之旅”所根植的,是血脉中慎终追远、敬宗睦族的闽南文化基因。

    在两岸民间交流里,越来越多的人找回了漳州原乡。

    台湾女孩赖赖受父亲委托,凭清朝地址“漳州府平和县深田炉溪社”找到祖籍地平和,父女俩与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赖瀚钟通电话时热泪盈眶;

    台湾同胞徐宇沛凭借自己整理出的徐氏祖先线索,找到祖先的家乡漳浦南浦乡大坪村,兴奋地前往徐氏家庙认祖;

    台湾老师陈瑞松凭借族谱及祖先墓碑上的“龙溪”二字,找到祖籍地芗城,如今“返芗”就职于闽南师范大学;

    ……

    在两岸融合发展中,漳州坚持以文化人,增进认知认同。

    两岸最大的民间基层交流平台海峡论坛已举办15届。一缕高山茶香、一脉关帝忠魂,两岸游客纷至、信众云来,闽南文化魅力愈发彰显。

    “根系开漳情、福泽两岸亲”,海峡两岸(福建云霄)开漳圣王文化节立足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品牌,围绕闽南文化基本内涵,精心策划的漳台书画展、青年音乐会、汉唐服饰秀等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两岸众多青年热情参与。

    回忆起最初的苦旅,或徙行陆桥,或船渡东番,披荆斩棘,终不改两岸骨肉之情。

    来时路,归时途,此情甚笃,漳台相依。

    闽南文化的感召力,见于“同”与“通”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2300万台湾同胞中有近1000万祖籍在漳州。在“人同根、祖同宗”之外的语境中,漳州与台湾还有“同”文化的羁绊。

    语同音——

    祖籍漳州的台湾历史学家连横说:“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土……”“台湾之语”即闽南话,是八成台湾居民的主要方言,“漳州腔”闽南话所占比例最大,约占全岛总人数的一半。漳州本土戏剧芗剧随艺人跨过海峡,吸收了闽南锦歌之韵,在台湾以“歌仔戏”之名走红,成为两岸共生的唯一曲种。

    居同厝——

    台湾街市店面前避雨遮阳的走廊“亭仔脚”和漳州的“五脚距”如出一辙。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台北士林新街,主持建设者是漳浦籍贡生潘永清,至今仍保持着闽南风貌。迁台弄潮儿盖“大厝”,多仿“三间起”“五间起”闽南古厝风格,建材取自闽南地区,有“泉州买石、漳州买砖、福州买木”之说。工匠大多从漳泉延聘至台湾,被称为“唐山师傅”。

    如今,台湾1600多栋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建筑里,红砖建筑占了一半。

    民同俗——

    《东瀛识略》云:“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差异。”台湾民众也会唱漳州歌谣“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饱,初四吃到饱”。台湾民间信仰多传承自福建,漳州人信仰的关帝、陈元光、保生大帝等,在台湾均能找到分炉分庙。

    食同味——

    众多的岁时节俗,台湾“规定”的食品和闽南地区相似。如除夕团圆围炉,吃米圆、肉圆、鱼圆寓意阖家团圆。台湾小吃碗糕、蚵仔煎、手抓面、麻糍等,起源自漳州。台湾只要有夜市的地方,就会有蚵仔煎摊,而蚵仔煎在漳州已“煎”了数百年。

    颜思齐带至台湾的闽南文化种子,受一代又一代台胞呵护,在以血脉、地缘为纽带的家族村社架构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它曾以书信的形式现身兰台——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一封1928年台批台信,是一份金门客商在龙海榜山镇金源顺大宝号购买红砖、红瓦等建筑材料的清单明细。它是当时金门与龙海货物往来的佐证,也见证了闽南建筑产业的兴盛。两岸之间,贸易频频,休戚与共。

    或以真挚的感情乍现人间——

    台湾研究生李姿莹选择闽南文化作为研究领域,博士毕业后因参加漳州闽南文化研修营活动而爱上漳州。其后,她入职闽南师范大学并受邀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讲解闽南文化,更嫁作诏安媳妇,在漳州“落地生根”。

    更可以抽象为一种精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这段歌词与《台湾通史》中记载的“我先民冒险而进,筚路蓝缕,备极艰辛,以劈田畴,以成都市,为子孙百年大计”之意相契。歌声从台湾传到祖国大陆,激发两岸人民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印证了闽南文化所代表的抽象力量能让两岸人民“心灵相通”。

    人和同、心相通,才有意相投。

    流传着最初的故事,不变的是这缕缭绕海峡的乡音,跨越时空,诵出两岸同胞心之所向。

    海峡浅浅,两岸在呼唤,碧海在倾听。

    闽南文化的凝聚力,在于“容”与“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在泥里交缠,枝在空中相携。漳台之间,闽南文化发挥着包容并蓄的作用。

    融,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漳台两地基于闽南文化之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融,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时代命题。

    在1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是福建“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敢为人先、爱拼会赢”为特色,积淀着闽南人深沉的精神追求,是闽南人独特的精神标识。

    在闽南文化背景下,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事实,两岸文化交流形成的根源性、民族性,是维系闽台同胞不可隔断的情结所在。做深做透闽南文化中漳台两地的“最大公约数”,对深化闽台民间交流交往、促进闽台同胞心灵契合、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闽南文化的凝聚力,用闽南文化点亮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漳州肩负的重要使命。

    ——延续闽南文化的传承度。落实保护要求,留住历史风貌,筑牢生态根基,聚焦活态传承,推动闽南文化展现强大的生机活力。

    ——突出闽南文化的通融性。打造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网上平台,持续举办关帝文化节、保生大帝文化节、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及寻根谒祖、族谱对接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漳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

    ——增强闽南文化的认同感。以漳台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为纽带,深入实施“四个交流工程”,扎实开展“同名村·心连心”等精品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的故事更加精彩动人。

    百年前,清代漳州人林平侯赴台湾垦殖,致富返乡后,在角美主持修建“林氏义庄”,持续办理赈济业务116年。林家后代情牵桑梓,在海峡那头修建了另一座“复刻”林氏义庄的宅邸——台湾板桥花园,后人又依据板桥花园在厦门修建菽庄花园。如今,以林氏义庄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成了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

    激荡、回旋,不离、不弃,是这两岸的情。

    攥紧了最初的梦想,搏动着似箭的归心,敢拼会赢,去激发闽南文化的力量之和。

    悠悠岁月,钟声更近,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