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太行板块建设 叫响“山西长治 壮美太行”旅游品牌

[综合] 时间:2024-05-03 01:12: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97次

原标题:突出太行板块建设 叫响“山西长治 壮美太行”旅游品牌

欢乐太行谷

上党门

太行山大峡谷秋韵

八泉峡

近年来,突出太行太行长治市按照山西省关于锻造黄河、板块长城、建设叫响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山西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长治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壮美突出太行板块建设,旅游突出抓好改革创新、品牌项目建设、突出太行太行精品打造、板块宣传推广、建设叫响基础提升、山西保护利用传承等重点工作,长治文化旅游业得到快速、壮美高质量发展,旅游打造了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2个。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旧石器时代长治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自秦朝设上党郡,长治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在长治的山水间散落和镶嵌着6833处不可移动文物,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堪称“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长期驻扎在长治,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部署和指挥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等著名战役。长治有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旧址等革命遗迹、纪念地843处。

长治境内主要河流是浊漳河和沁河。太行山水精华荟萃,雄、奇、险、幽、秀、美融为一体。八泉峡是太行板块的龙头景区,气势恢宏壮阔、百泉挂壁吐珠。通天峡灵秀壮美,奇峰林立,堪称“北方小九寨”。穿越神奇的挂壁公路、惊险的太行天路,是自驾爱好者不能错过的刺激、震撼、酷炫的体验。当你来到“群峰壁立太行头”的板山,能欣赏到“太行雄姿”“太行日出”“太行云海”“太行秋色”四大奇观,跨上自行车骑行于绵延百里的旅游公路,让您置身其间,流连忘返,可谓“百里红山万千景,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气候宜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气温9.5度。天然、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长治清凉一夏、温暖一冬的宜人气候。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16年11月,长治市高标准编制《长治市全域旅游规划》《长治市旅游品牌战略研究及红色IP策划》,指导各县将文化旅游业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4个创建单位立足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初审验收。壶关县旅游景区资源整合和厕所革命、武乡县通过一村一品带动扶贫富民、平顺县旅游扶贫和重大项目建设、黎城县围绕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的大项目全域打造等自选动作亮点突出,在全省形成了示范效应。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针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活力不足等问题,长治市确定18个景区为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对象,坚持“一景一策”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利益关系,7家景区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1家景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家长期履行协议不到位引进了新的合作方,旅游景区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得到提升。

为推进珍贵的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长治市集中推进沁源县灵空山古建筑群、屯留区先师和尚舍利塔、上党战役老爷山战斗遗址、襄垣县仙堂山古建筑群、潞州区凹里关帝庙、刘伯承工厂旧址、上党区玉皇观、武乡县太行工业学校旧址、平顺县金灯寺石窟等9处文物保护单位“两权分离”改革,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文物单位开发利用,厘清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各自的权责,真正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让文物活起来,实现为经济社会全局发展输送动能。

坚持项目为王

集聚文旅产业发展新功能

欢乐太行谷是山西省大型综合旅游区,由长治市假日欢乐大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25亿元,占地66万平方米。项目于2015年8月份开工建设,先后建成冒险广场、水世界、欢乐岛、特色商业街等核心板块,2017年7月份投入运营,2019年12月2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长治新的网红旅游打卡地。现员工人数达400余名,安置商户入住170余家,解决就业人员上千名。

近年来,长治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重点推进欢乐太行谷、太行神龙湾、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往复式索道、南太行旅游轨道交通、晋道自驾车房车营地、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黄崖洞提档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欢乐太行谷、振兴小镇、晋道自驾车房车营地、万亩花海、常平小镇、葫芦山庄、壶山温泉等项目先后建成开放,文化旅游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业态更加丰富。

实施精品战略

打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

长治市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振兴小镇、欢乐太行谷先后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洗耳河、老爷山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目前,长治市共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2个。

长治把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作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排名全省第二;振兴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培育“太行人家”6家。打造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42个,占到全省总量的14%。

聚焦文化自信,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剧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2019年长治市创排剧目40部。组织优秀剧(节)目参加全国二青会文艺演出、第二届山西艺术节等重大文艺活动。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15类60项1200余场,近200支文艺队伍参与演出,受众150万人次。承办了“舞动三晋”——山西特色民歌广场舞展演,全面展现了新时代长治市各艺术门类百花竞放、共同繁荣的生动景象。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长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在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县级文化馆分馆135个、图书馆分馆13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057个。

在抓好硬件设施提升的同时,长治市全面落实“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积极推进文化领域执法队伍改革,组建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执法职能。推进“互联网+监管”,持续推广监管平台应用,深入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扫黄打非”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经营单位,文旅市场秩序得到规范,确保了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近年来,长治市始终将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一方面不断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020年仅市级财政投入1100万元,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市95%以上的国保单位和65%以上的省保单位已维修或正在维修,40%左右的市保单位已维修或采取了抢险措施。另外还有250余处县保单位和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抢险修缮。全市12个县区全部入围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出台了《长治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长治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两部关于文物保护的地方法规。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长治市选择了9处具有一定旅游基础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改革,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得到有效保护,正逐渐变得“活起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长治市以创建晋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稳步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编辑出版了非遗图书《上党记忆: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遗画册《古韵上党 多彩非遗》,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研发基地和一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乡村文化记忆馆。先后举办8场非遗晚会、6次非遗保护成果展,让群众更好地感受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让长治非遗在新时代散发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

加强宣传推广

提升长治文化旅游影响力

好酒也要勤吆喝。近年来,长治市围绕“山西长治、壮美太行”旅游主题形象,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推广。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电视媒体投放了“山西长治、壮美太行”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广告。2020年初在电视栏目播出“揽太行山水、品古韵长治”专题片。配合省文旅厅做好山西旅游形象宣传。组织了2017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活动。此外,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了大量宣传。

“走出去”到主要客源地开展城市路演。2016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郑州等城市举办旅游专题推介会22场,对接客源市场,串联周边线路,形成客源互动,承办了中青旅联盟2018年总经理培训会。

举办大型文旅活动引爆宣传热点。连续举办了三届以“聚焦山西长治,描绘壮美太行”为主题的旅游摄影大赛。举办了三届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系列活动。此外,还举办了重机摩托骑行嘉年华、太行红山骑游文化活动月等活动,借助城际公交通车仪式、环漳泽湖马拉松等活动开展了旅游宣传。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长治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2019年长治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89.45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21.07%。

(数据来源:长治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