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红糖特色产业“触网” 带动农户就近务工增收

[百科] 时间:2024-04-29 02:39: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2次

  在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触网入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红糖巧家小碗红糖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巧家红糖龙头生产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特色正式上线美团买菜即时零售平台,产业巧家红糖将从云南直接进驻北、农户上、近务广、工增深等一线城市服务站点,触网快捷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红糖

  近年来,特色巧家县立足红糖特色优势产业,产业擦亮以传统制作工艺著称的农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通过科学规划适宜种植区、近务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工增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触网不断推动传统红糖产业发展。2021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35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基地约500亩,示范基地解决劳动力1500人次,增加务工收22.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1000余户发展甘蔗3000亩,户均增收入1200元。

  返乡学艺传承百年古法制糖一块砧板上整齐排开400个小碗,手艺娴熟的张磊抓起勺子,将刚出锅的蔗糖稀,精准倒入每一个小碗,待糖稀冷却,抖动小碗,“跳”碗出糖。这就是巧家小碗红糖百年古法制糖的传统绝活儿。

巧家小碗红糖传承超过百年,制作需经过18道工序。金阳 摄

  今年32岁的张磊是巧家县白鹤滩街道的农村青年,依仗古法制糖手工艺年收入超过12万元。张磊全家有5亩甘蔗地,父亲祖父一直保留着红糖加工手艺绝活。张磊曾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当地红糖销路不广、产量不高,传统红糖工艺没有给全家带来可观收入。但现在,红糖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张磊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张磊已回乡2年,跟着父亲学习制糖技术,希望能够成为巧家红糖工艺新一代传承人。

  与张磊想法相同的还有20多岁的杨飞,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外出打工,主要是在餐厅、KTV等地方当服务员。但他一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因为外出打工没什么技术含量。巧家红糖产业发展起来后,杨飞返乡务工,进入当地糖企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榨糖技术。杨飞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糖匠,为家乡的红糖产业发展做贡献。

  “像这样回乡就近打工、学技术的青年全县少说也有几百人。”巧家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一位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巧家小碗红糖百年古法小碗制作技术先后入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已有万兴全等多名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依托企业建立了小碗红糖传习基地,更好地传承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提升小碗红糖品质。

  创新发展 注入新活力开启新模式

  今年57岁的罗永芬说,从小到大,红糖在自己的生活里无处不在。2013年,巧家县国营糖厂停产,全县1万多吨甘蔗无人收购,红粮产业一度处于滞销状态。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罗永芬和女儿许然开始了巧家碗碗红糖的创业之路。

自2013年起,退休后的罗永芬带着女儿许然创业经营红糖企业。金阳 摄

  为扶持红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近年来,巧家县以政府引导,以新型经营主体主导,加大恢复甘蔗生产扶持力度,稳定全县红糖产业的原料基地。同时,建立“政、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与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合作,在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建立“张跃彬工作站”等,从甘蔗良种培育、双高技术集成、农机装备、综合利用等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为提高甘蔗种植质量,巧家县健维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加强同科研单位合作,从选苗、种植、防虫害等细节入手,每年组织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公司目前与700多户农户合作,订单种植面达2000余亩。经过多方不懈努力,该县甘蔗整体质量大幅提升,甘蔗收购价从2013年的400多元/吨一度涨到今年1300元/吨,每亩产量由原来的6至7吨产量改善为每亩10吨产量,蔗农切切实实增收,从事甘蔗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

  “我大半辈子与甘蔗、红糖打交道,如今信心动力更足了。”长期在白鹤滩街道渔坝村从事甘蔗种植与红糖制作的冯代金说,现在甘蔗收购价比几年前涨了50%,村民家庭收入增加,生活大为改善。

小碗红糖

  “毕业后在外面闯荡了几年,现在回到家乡成为妈妈所创办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大学学的电子商务专业也派上了用场。”许然说。2021年,巧家县甘蔗年产量近2万吨,巧家红糖年产值达8000万元。

  今年2月,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此次巧家小碗红糖上线美团买菜,也成为互联网零售企业助力“云品出滇”,促进特色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特色品牌走向全国的缩影。

  云南网记者 李海球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