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坐诊救治80名患者 夏日午夜探访急诊医生的“夜常”

[焦点] 时间:2024-05-01 13:41: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90次

坐诊救治80名患者夏日午夜探访急诊医生的夜常“夜常”

  李彦正在急诊抢救区巡诊。

  她巡诊走上1万步 他坐诊救治80名患者

  夏日午夜探访急诊医生的急诊救治“夜常”

  随着夜幕的降临,燥热了一天的外科北京,终于“摆脱”了烈日的坐诊者夏诊医炙烤。可是名患,气温却依然居高不下。日午酷热难耐中,夜探城市的访急喧嚣逐渐归于宁静。与此同时,夜常医院里的急诊救治急诊科也进入夜间的忙碌模式。昨天晚上,外科记者来到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坐诊者夏诊医探访暑热中坚守岗位的名患医务人员的夜常工作。

  急诊内科

  李彦医生在抢救区走上1万步

  “大夫,日午你来看看,夜探这心率怎么高了!”

  “大夫,怎么不给我们饭吃!”

  “我有这么严重吗?为什么要我住院啊?要住多久?”

  晚上10时,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内科“三线”医生李彦正在急诊抢救区巡诊。“三线”医生是当天晚上的值班总负责人,需要负责急诊的所有区域的诊疗工作,包括诊疗区、观察区、抢救区以及急诊ICU。急诊科病情最为紧急和凶险的患者都集中在抢救区施治。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最大的一间抢救室里摆了10张病床,半数以上的患者都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滴滴答答的监护仪声音提示着这里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很危重,家属的焦虑以各种各样的疑问向医务人员涌过来。

  抢救区刚刚收治了一位重症患者:这是一名肝癌肺转移的患者。当天上午,患者在一家肿瘤专科医院治疗时发生了晕厥,随即被紧急送到附近的一家综合医院。这家综合医院检查之后,怀疑患者可能发生了肺栓塞。晚上9时,患者转院来到中日友好医院。于是,这名肿瘤患者成为昨天晚上抢救室收治的第一名患者。

  “这里的呼吸科力量比较强大,看看是否需要溶栓治疗。”李彦一边向记者解释着,一边指挥着,“影像资料齐全,请呼吸科会诊。”很快,呼吸科的医生来了,综合判断后,当即收住院。病人家属将患者安顿下来,围过来连连向医生道谢,“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在抢救区巡诊,李彦一直戴着N95防护口罩。几分钟下来,一层薄薄的水雾晕染了眼镜的边缘。她随手擦了一下眼镜,手还没有放下,就有一位脑梗的患者家属前来咨询。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今年已经发生了三次脑梗,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联系好重症监护室之后,李彦告诉值班护士可以转运了,“戴上监护仪、转运箱、氧气……”

  抢救室外已经加了7张床。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刚刚住院,正焦急地等待着医生。因为高烧、寒战,她前来医院就诊,以为只是热伤风。没想到,医生诊断之后立即给留了下来,还住进了抢救区。一脸茫然的患者得知自己所患的是急性肾盂肾炎,却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走着来的,怎么就住院了。”“躺下,来,我和你说。”站在床边,李彦告诉她,急性肾盂肾炎很容易发展成脓血症。患者听了听,虽然不是十分明白,但知道病情的严重性,默默地坐好接受治疗。

  抢救区域不过100多平方米,原本只能摆放12张病床。但是,记者看到,病床已经加到了19张。在这个小小的区域内“随便走走”,李彦8个小时走上1万步“非常轻松”。每个值夜班的夜晚,她都能刷到同一时段朋友圈步数的第一名。“夏季相对来说是急诊淡季,但现在是淡季不淡。您看看,19名患者中就有6名90岁以上的老人。”“90后”患者以及每一个重症患者,对于急诊医生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什么样的夜班是幸福的夜班?”记者禁不住问。“最幸福的夜班就是所有的患者病情都平稳,病人幸福,我就幸福。”李彦答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