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深化改革

[探索] 时间:2024-01-23 17:23: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6次

6.jpg

《新发展格局》

作者:王昌林

定价:69.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王一鸣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书评是构建革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展格主动调整,也是局关键深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更是化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书评

  从国内看,构建革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发展条件深刻变化。展格与此同时,局关键深我国发展不平衡、化改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书评我们既要从需求端着手,构建革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展格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局关键深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化改更要从供给端发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大国经济通常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大循环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既是客观必然,也是内在要求。在当前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受阻的情况下,把发展立足点更多地放在国内,充分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形成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形成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早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国内大循环离不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合,产业技术进步同样离不开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封闭起来只会拉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构建新发展格局,核心是循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关键在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生产环节重在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分配环节重在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流通环节重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畅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循环,消费环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重点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王昌林院长组织全院力量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特征、核心要义进行了系统解读,对其理论逻辑和发展条件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从生产、分配、流通、市场、城乡区域、对外开放等方面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阐释,因此,这是一项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部力作。(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3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