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锗军民两用 商务部9月已批准部分企业出口许可

[热点] 时间:2024-05-04 09:24: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0次
今年7月3日,镓锗军民海关总署通知提到,两用自今年8月1日起,商务镓、部月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已批业出关于管制原因,准部官方曾明确表示,分企是口许“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9月21日,镓锗军民商务部发言人提到,两用目前已通过符合条件企业的商务出口申请。

  今年8月10日,部月国家安全部曾发文提到,已批业出镓、准部锗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分企军民两用属性。并表示,“资源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只有把能源资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更有底气!”

  一位小金属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8月1日实施管制,通常来说,企业申请办理大概需要45天时间,9月中下旬大概企业可以启动出口。

  9月批准部分企业出口许可

  今年7月3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从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管制原因,官方曾明确表示,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记者注意到,7月3日海关总署公告提到,出口经营者应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填写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文件。相关文件中,也包括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进口商和最终用户情况介绍。

  今年8月10日,国家安全部微信中公众号曾发文《镓锗出口管制,为何事关国家安全?》提到,“资源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只有把能源资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更有底气!”

  8月17日,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商务部陆续收到部分企业关于出口镓、锗相关物项的许可申请,目前正依法依规进行审查,将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利益、 国际义务、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等相关因素后,作出是否予以许可的决定。

  9月21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发问,从8月1日中国开始对镓和锗进行出口管制开始,有无公司提出出口许可申请?有无公司拿到出口许可证明?这样的情况未来还会持续吗?

  当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管制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商务部陆续收到企业关于出口镓、锗相关物项的许可申请。目前,经依法依规审核,已批准符合规定的若干出口申请,有关企业已获得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将继续依照法定程序对其他许可申请进行审核,并作出许可决定。

  据了解,发达国家大多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实施管控措施。美国、欧盟都曾把镓、锗列入关键矿产目录清单加以特别关注,美欧主导的出口管制多边机制“瓦森纳安排”管制清单将镓和锗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镓产品的最大进口国是日本、德国和荷兰。而锗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法国、德国,还有美国。

  9月23日,一名小金属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对镓、锗出口管制,并不针对特定的国家,这只是国际通用的准则。

  砷化镓也可用作芯片衬底

  公开消息称,镓在芯片制造中使用量虽然不高但非常重要,而镓的生产主要掌握在中国手中。目前,中国产量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80%。9月23日,一名小金属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砷化镓(镓和砷两种元素合成的化合物)可用作芯片的衬底。

  镓是铝土矿中的一种重要金属元素,需要从铝土矿中萃取。中国铝业(SH 601600)是中国铝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精细氧化铝、高纯铝和铝用阳极生产供应商。

  中国铝业2022年度营收2910亿元,同比下降2.64%。2023年上半年,中国铝业营收1341亿元,同比下降15.66%。中国铝业分析,上半年营收降低,主要由于贸易业务量及原铝生产成本同比下降影响。

  公开消息显示,自今年8月1日,我国对稀有金属镓、锗实施出口限制后,镓的国际价格截至今年8月17日,已上涨50%。这意味着,镓的价格已达每公斤400美元,这对依赖该材料进行高性能半导体设计的芯片制造商造成很大压力。

  驰宏锌锗(SH 600497)年报提到,锗金属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云南锗业(SZ 002428)表示,其锗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锗系列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云南锗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2.818亿元,同比下降9.32%。

  关于公司面临的风险,云南锗业分析,长期来看,未来全球锗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锗行业供给和需求均较为集中,短期内供需关系易发生变化,尤其是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价格也会随市场因素的变化而波动。

  另外,云南锗业分析,如果公司无法将质量缺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会对下游芯片或器件厂商的产品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下游客户退货、减少或取消采购订单,也可能转至公司的竞争对手展开合作。同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还会导致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