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梦风、水、光,“绿色丝路”在中亚开花结果

[探索] 时间:2024-01-23 13:36: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次

    【环球时报赴中亚特派记者 白云怡 赵瑜莎 林小艺】编者的绿色丝路话:提到中亚,很多人脑海中或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色的问梦沙漠、黑色的风水石油、灰色的光中果天空……唯独缺少绿色。而事实上,亚开近年来,花结绿色恰恰正在成为中国与中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丝路鲜明底色。从一个个风、问梦光、风水水电项目,光中果到一块块滴灌节水技术示范田,亚开再到一片片人工林,花结《环球时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绿色丝路中国智慧、问梦中国技术、风水中国方案正在推动中亚各国人民拥抱“绿色的幸福”,“一带一路”也正在中亚结出片片硕果。,在广袤的中亚追“风”逐“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一片广袤的平原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仿佛一片一望无际的深邃海洋。这一壮观的项目是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电站在2019年开始并网投运,实现了当地大规模新能源电站从无到有的突破。,,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 林小艺 摄,“这些光伏组件很多都是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到项目现场的。”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副总经理吴晓梁指着远处的太阳能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家光伏电站由寰泰能源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也是该公司首个采用“100%中国制造+100%哈国施工”模式建设的项目,即“中哈合作设计、中国设备采购、哈方土建施工、中哈合作管理”。,据介绍,通过对电站设计方案的优化,卡普恰盖电站不仅能实现比其他同行业电站更低的度电成本,也有效减少当地的碳排放。吴晓梁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卡普恰盖电站的年发电量为1.6亿度,相当于5万个哈萨克斯坦家庭1年的用电量,项目每年可以为当地减少碳排放16万吨。2023年,我们还与一家大型国际交易商完成一笔国际绿证交易,将卡普恰盖电站7000兆瓦时的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5950吨。而在全哈萨克斯坦,我们有6个已建成的新能源电站,已累计为当地提供17亿度绿色电力,减少碳排放共计170万吨。”,近年来,中国企业与中亚国家在风电、光电、水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展可谓“飞速”。,据中国电力哈萨克斯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数据,截至2022年底,由中企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参建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松水电站、阿克莫拉州风电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兆瓦。,中企在中亚追“风”逐“日”的背后,是该地区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迫切需求和雄心壮志。据吴晓梁介绍,目前哈萨克斯坦暂时能够做到电力供应的自给自足,但该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大部分电力基础设施都是在前苏联时期建设而成,其中很多设施的使用寿命已经达到极限,且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部分设施的维护与再投资也明显不足。这意味着如果不尽快加大在电力领域的投入,哈萨克斯坦或将在未来几年面对较大的电力缺口。,这一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政府选择积极拥抱新能源,并制定宏大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更好地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于2009年7月4日颁布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并于2021年7月1日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新能源项目在该国能享受包括税收、土地使用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成果已宛然成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成绩的生动体现。“‘绿色丝路’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在采访中,吴晓梁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相关链接:“火车拉来的”绿色能源,同德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企在新能源领域优势明显:一方面,中国的光伏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与中亚互联互通全方位深化的成果,中欧班列的开通使中企又多了一重竞争优势。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卡普恰盖电站就有超过30余万块光伏组件是通过12列中欧班列从中国运输到项目现场的。中欧班列带来的时间和成本优势,使得该项目在短短9个月就完成建设,实现并网发电。,“中欧班列助力中国光电、风电项目顺利落地哈萨克斯坦,而这些项目的落地,也带动了中国光伏组件、电力设备的出口,助力中国产品和品牌‘走出去’,同时改变了哈萨克斯坦新能源设备长期由欧洲品牌垄断的局面。”他这样解释称。,咸海治理的“中国方案”,“岛屿之海”,这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曾经对咸海的称呼,因为在1960年前,咸海是一大片深蓝色的透亮海水,湖中有约1500座岛屿,还有大量种类丰富的鱼类。然而,这一切如今都成了梦幻泡影。,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总面积高达6.6万多平方公里。但由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咸海周围粮食和棉花生产灌溉过度扩张,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大幅退化。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咸海的面积已经比1960年减少了90%以上,大面积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本地居民的健康也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病的比例显著升高。,近年来,来自中国新疆的科学家们正在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及相关机构积极开展咸海治理合作。“咸海危机本质上是一个内陆湖泊的干涸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灌溉的过度取水。”,,来自中国新疆的专家与乌方探讨棉花种植技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耀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新疆地区此前也面对过类似问题,比如对塔里木河的治理。我国对塔里木河的生态输水已进行了很多年,有相对成熟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措施,可提供给乌兹别克斯坦参考。”,对此,中国科学家协同当地共同推广普及滴灌节水技术,还同当地开展盐碱地改良治理合作,通过种植盐生植物降低当地土地含盐量,达到可种植其他作物的条件,以及在咸海干涸后的沙质荒漠上种植人工林,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这些都在咸海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已在乌建成了咸海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和咸海盐尘遥感监测系统,建立了咸海流域水、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拟系统,并研发了棉花水肥一体化耦合节水灌溉系统,建立了25公顷技术示范基地,技术推广面积200公顷,辐射推广面积10000亩。,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咸海保护领域的合作明显升级加速:2022 年 6 月,在“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的联合声明中,生态、环保、水资源和绿色发展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强调支持包括拯救咸海在内的多领域国际合作;在今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乌再次发表联合声明称,中方愿研究参与联合国咸海区域人类安全伙伴信托基金框架下改善咸海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关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治理咸海生态的“三大法宝”(制表:陈路)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