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如何应用药汤剂?广州市推荐这些中药协定处方

[焦点] 时间:2024-04-26 02:04: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35次

原标题:不同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如何应用药汤剂?广州市推荐这些中药协定处方

(记者/何雅柔 见习记者/沈小然 通讯员/穗卫健宣)为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不同病毒防控策略,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保健康、人群防重症”方面的感染广州优势特色,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新冠通知》,近日,用药药协广州市要求加强使用中医药开展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汤剂

一是市推加强中医药使用培训和指导。

要求各医疗机构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参考《广东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辨证施治。荐中

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中药协定处方”服务。定处

建立中医巡回医疗组,不同病毒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培训工作,人群指导其正确使用中药协定处方、感染广州中成药等。新冠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用药药协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供合适的汤剂中医药治疗,做好跟踪随访,保障用药安全。

二是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救治能力。

各级中医医院尽可能扩大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的容量,加强急诊科、ICU、呼吸科、感染科等重点科室建设,应收尽收,尽可能满足患者救治需求。

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中医药救治工作,确保中西医结合“一人一方”,提升救治效果。

三是做好中药资源储备和中药发放。

各级医疗机构均按照3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加强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相关中药饮片、中药颗粒等中医药资源的物资储备。

各区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根据群众用药需求,辨证提供中药汤剂,通过居委会加强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高龄、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人员提供上门送药服务,优先保障其用药。

不同人群如何应用药汤剂?广州市推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处方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咽痛,部分患者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等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可表现为胸闷、汗出、纳差、便溏或便秘等症状。本病的核心病机为“疫毒外侵”,儿童及成人基本一致,以上焦病变为核心,主要病位在口鼻、肺,亦可累及脾、胃、大肠、心、肝等多个脏腑。

一、普通人群预防处方

方药:粤抗2号。

组成:桑叶10g、芦根15g、薏苡仁20g、桔梗10g、五爪龙20g、薄荷5g(后下)、银花6g。

二、普通人群协定处方

(一)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嗅觉减退、咳嗽,痰白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药:风寒解毒方。

组成:麻黄5g、防风10g、羌活15g、紫苏叶15g、白芷5g、北杏10g、桔梗10g、紫菀15g、前胡15g。

加减:若咽痛明显,可加射干15g、牛蒡子10g;若咳嗽明显,可加枇杷叶10g。

(二)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方药:风热解毒方。

组成:桑叶10g、防风10g、玄参15g、连翘15g、桔梗10g、芦根15g、太子参20g、甘草5g。

加减:若头痛身痛明显,可加柴胡15g、黄芩10g;若咽痛明显,可加射干15g,玄参10g;若咳嗽明显,可加炙麻黄5g、浙贝15g。

(三)发热,朝轻暮重,头昏脑涨,身重倦怠,胸闷,恶心欲呕,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苔黄腻,脉浮滑。

方药:祛湿解毒方。

组成:柴胡15g、威灵仙15g、藿香15g、生薏苡仁30g、紫苏梗15g、紫苏叶15g、苍术10g。

加减:若高热者,可加生石膏30g(先煎);若头痛身痛明显,可加黄芩10g;若咽痛明显,可加射干15g,玄参10g;若咳嗽明显,可加炙麻黄5g、浙贝15g。

(四)高热(体温大于38.5℃),咽痛,头痛,身痛,口渴心烦,咳嗽,痰黄稠,尿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方药:清热解毒方。

组成:柴胡20g、黄芩15g、连翘15g、藿香15g、石膏30g、杏仁10g、甘草5g、生薏苡仁30g、桔梗10g。

加减:若咽痛明显,可加射干15g,玄参10g;若咳嗽明显,可加炙麻黄5g、浙贝15g。

三、老年(体弱)人群协定处方

面色淡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呕恶、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细数无力。

方药:扶正解毒方。

组成:淡附片10g、干姜15g、五指毛桃20g、皂角刺15g、金银花15g、广藿香15g、陈皮5g、炙甘草20g。

加减:若出现高热者,可加生石膏30-60g、麻黄9g、柴胡15g、青蒿10g;若出现腹胀、烦躁、便秘等腹气不通的表现,可加生大黄10g、芒硝10g、枳实10g、厚朴15g;若出现疲倦、气短、乏力、自汗、纳差等症状较重,可加生晒参或红参15-30g;若出现面白、恶风、肢冷等较重,可加大淡附片、干姜用量至20g;若出现口干、干咳、咽干等症状,可加西洋参20-30g、麦冬15g、玄参15g。

四、儿童协定处方

(一)发热为主症,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烦躁哭闹,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方药:健儿解毒方。

组成:麻黄4g、生石膏12g、杏仁5g、生甘草5g、藿香9g、生薏苡仁15g、芦根10g、桔梗6g、连翘9g、生山楂10g。

加减:若高热不退,或兼惊惕、烦躁、抽搐者,可加羚羊角粉,婴幼儿每次0.15g,3~7岁儿童,每天0.3g,每日1次;若咽痛明显者,可加黄芩6g、玄参8g;若声嘶喉鸣者,可加蝉蜕3g、诃子3g;若咳嗽较剧者,加枇杷叶10g、紫菀8g;若腹胀纳呆,呕吐酸腐者,可加麦芽12g、谷芽12g、莱菔子10g;若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多汗者,可加太子参10g,或西洋参5g、炒麦芽12g;若高热谵妄,有重症或重症趋向的,或出现邪陷心肝、热入营血者,可酌情加用安宫牛黄丸,婴幼儿每次1/6丸,3~6岁儿童,每次1/4丸,7~14岁每次1/3~1/2丸,每日1~2次,溶入温水5ml中口服或鼻饲;若热入营血,症见壮热不退,咽红目赤,唇赤干裂,肌肤斑疹,手足硬肿者,舌质红绛如草莓者,可加水牛角30g,丹皮9g、生地9g。

(二)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咳嗽,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

方药:健儿散寒方。

组成:白芷5g、藿香6g、柴胡10g、苏叶6g、桂枝4g、麻黄2g、石膏15g、前胡6g、甘草4g。

加减:若风寒夹热者,伴咽痛,可加连翘8g、黄芩6g;若咳嗽重者,可加紫苑8g、白前6g。

五、康复期协定处方

(一)疲倦、乏力,汗出,气短,纳差,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太子参30g、炒白术15g、黄芪15g、炒麦芽20g、陈皮10g、淮山20g、茯苓15g、沙参15g。

(二)咳嗽,胸闷,气短,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组成:炙麻黄5g、前胡15g、杏仁10g、桔梗15g、麦冬10g、射干15g、陈皮5g、芦根15g、法夏10g。

(三)焦虑、心烦、失眠,舌淡红苔少,脉细。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组成:女贞子15g、茯神10g、炒白术15g、陈皮5g、浮小麦30g、麦冬10g、熟枣仁15g、炙甘草10g。

(四)注意力不集中、失语、易健忘等认知障碍,舌淡红,荅白腻,脉弦滑。

方药:孔圣枕中丹合开心散加减。

组成:石菖蒲15g、郁金15g、五味子10g、茯苓30g、制远志15g、党参30g。

六、中药煎服方法

(一)煎药用具: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二)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超过药面2-3厘米;“先煎”为先将此药煎煮30分钟,再将其他药物倾入继续煎煮;“后下”为其他药物煮沸10分钟后,将后下药物放入煎煮,煮沸后5分钟即可。

(三)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450ml(儿童酌减);每日3次温服,成人一次150ml,7岁以上儿童一次100ml,7岁及以下儿童一次50ml。

(四)服药期间清淡饮食,保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何雅柔 沈小然)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