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好消息”,王老师再也看不到了……

[时尚] 时间:2024-04-29 18:59: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16次

王老师,好消息标准发布了。条王

4月3日上午,老师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分委员会秘书长董莉给王东坡发来微信。再也

不过,好消息这条信息,条王再也得不到回复。老师

此前一天,再也王东坡搭乘19:50的好消息飞机赶赴上海参会。原计划22:00落地上海的条王他,因突发疾病,老师没能走下飞机。再也2日上午10时许,好消息王东坡教授与世长辞,条王距离他的老师51岁生日刚刚过去了54天……

王东坡,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东坡在港珠澳大桥

这是王东坡教授的最后一周:

4月1日,周六。早晨不到7点,王东坡就出门了,当天连续9个多小时的博士生复试答辩,他没来得及休息。

17:50答辩结束后,他匆忙赶往机场,手提包除了笔记本电脑、计算器和记事本,只有同事塞给他的小点心——怕他来不及吃饭,好歹能垫上一口。

这次匆忙赶往上海参加研讨会,是因为某在研型号民用发动机在试验阶段出现了鼓筒裂纹。

这个裂纹出现的位置紧邻一条焊缝,需要作出正确鉴定,是材料问题?焊接问题?还是最开始的设计就有问题?这个答案直接关系到下一步的整机试验是否能继续进行。

为了这次研讨会,此前的一周,他已经带领课题组的师生在实验室连续做了几天实验。反复沟通商讨裂纹形成的原因及机理,全力寻求解决方案。

一周时间内,课题组围绕实验结果和企业提供的材料开了五次研讨会进行分析研判,每天都到深夜。

王东坡随手演算纸

课题组的崔雷老师翻着手机里的通话记录: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电话交流,26日交流到半夜;28日又到晚上十点多,他处理完白天的工作,一到家就又给我打电话讨论一些工艺相关的测试细节,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据了解,焊接,被视为一种关键制造技术,标志着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支撑国家建设及国防安全。据统计,80%—90%的焊接结构失效是由断裂与疲劳引起的。

在国内焊接工程结构断裂疲劳与完整性评价领域,王东坡所在的天津大学焊接结构完整性团队不仅是奠基者,而且一直处于引领地位。

当年准备报考焊接专业研究生时王东坡这样说:焊接是专门从事焊接工艺、检测、结构等方面技术人才的专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很重要。焊接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更需要很多从事焊接研究工作的人员,我很希望加入到其中去……

此后的30年,他的生命和焊接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直至最后一刻。

在关注焊接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同时,王东坡教授也非常关注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以及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来指导更多的工程应用。

在编号为GB/T28896-2023的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2023年修订版发布后,他却再也没法及时回复了。

作为导师,王东坡在2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带过6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已经毕业的学生如今大多已是国家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骨干。

学生梁行手机里存着几张王老师生前的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2020年9月11日中午,王老师带着课题组的几位学生去青岛出差。

结束了会议,就在梁行在前台办理退房手续的短短几分钟时间,他转身看到了已经仰在沙发上睡着了的王老师,并用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还有一次,王老师和梁行讨论问题直至深夜。转天醒来时,他发现王老师从早晨6:29分一直到7:19分都在给他发消息。

4月4日晚,团队的几位老师带着他的骨灰开车走过了他奋斗过的天津大学。此时已是晚上23时,学生们在他途经的路上默哀告别。

这是王东坡在1996年申请入党时,写到的一段话:

一个人有知识重要,有思想更重要。只有既有才能又有光辉的信念与思想追求,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理应自觉向党靠拢,担负起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使命,我想这责无旁贷……

4月26日,天津大学发文:

海棠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亲爱的王老师

花开时节 记得回家

我们共赏这满园芬芳

王老师,一路走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天津大学(刘晓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