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管理的牡丹路186弄门外,每天出现的140份“无名外卖”

[综合] 时间:2024-04-29 07:02: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58次

原标题:闭环管理的无名外卖牡丹路186弄门外,每天出现的闭环140份“无名外卖”

12月2日,位于浦东花木地区的管理牡丹路186弄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大白”进驻,牡丹路民警逆行,弄门志愿者上岗……一个普普通通的天出老式小区进入了忙而不乱的闭环管理。

不到24小时,无名外卖正当人们忙碌地进行着防疫工作时,闭环多达140份的管理无名外卖,陆续抵达了这个隔离小区的牡丹路门外。这让来自社会各界的弄门工作人员意外不已

——连续6天,这个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天出“神秘人”,定时定点为小区的无名外卖防疫工作者,每天免费配送大约140份“美味不重样”的闭环美食。

由于“保密”工作出众,管理社区工作者一直没能破解这个暖心的“谜题”。直到昨日(12月8日),东方网记者通过多方协助,方才揭晓了答案——一位26岁的餐厅经理和一家普通的商户,正是这场爱心行动幕后的“神秘人”。

随着“外卖之谜”公之于众,东方网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围绕着“外卖”,广大人民群众正通过无限的智慧与不懈的努力,彰显着基层防疫防控的温度、精度、深度。

40份无名外卖

“天哪,我们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

面对记者突如其来的镜头,26岁的乐祥波腼腆中带着一丝惊讶。“是我们的餐具包?还是塑料袋有蛛丝马迹?”

但事实上,乐祥波和他的同事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线索给隔离小区的防疫工作者和居民,除了他们那份朴实的爱心。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乐祥波本人就住在牡丹路186弄附近。在该小区被调整至中风险地区的第二天清晨,乐祥波一如既往地路过了小区门口。看到民警和“大白”们忙碌的身影,乐祥波即心疼又敬佩。

“人群里我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据乐祥波介绍,那天早上,他遇见了社区民警韩愉,她和丈夫都是人民警察,两人如今均奋战在防疫一线。“那天天气很冷,我看到她拿着自己家里带来的物资来补给抗疫工作者,内心很震撼。”

乐祥波说,韩愉是他所在小区的反诈民警,“社区民警工作那么忙,还能想到给老百姓提供支援,我们是不是也能结合本职工作,做点什么?”受韩愉警官的“启发”,乐祥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总公司,“我们能否免费给社区工作者送上热腾腾的食物!”

乐祥波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公司的首肯。领导只对小乐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要考虑成本,肉一定要多放!

通过观察,乐祥波发现,由于小区周边餐饮企业众多,一日三餐需求已然饱和。然而,到了深夜,由于大部分防疫工作者“持续在线”,但周边商户大多在22时打烊。如何保障这些需要熬夜的工作人员的需求,正是乐祥波所能做到的。

牛肉汤面、炒面、炒饭、粥、粉......8日晚10时许,乐祥波和店员们一如既往地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让工作人员吃出新鲜感,他们每天都会选做三种不同的食物,保证不重样。

这样贴心的细节其实还有不少:担心防疫人员吃得太“重口”,他们有时会自制“清口茶”去腻;担心汤面放置太久影响口感,只要汤面一出锅,他们就用推车把面送到小区门口……

由于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联系方式,当12月3日晚间,140份外卖出现在隔离小区门口时,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不重样的无名外卖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小区门口,社区工作者的好奇心也越发强烈。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份爱心距离他们“近在咫尺”。昨日,东方网记者在多方帮助下成功“破案”,今日牛事富荟广场店和经理乐祥波的爱心逐渐为人所知。

据乐祥波介绍,12月3日起,他们定时定点为为牡丹路186弄的防疫工作人员们送“外卖”,期间只因工作原因暂停了一次。为了避免食物的浪费,他们还特地排摸了防疫人员和居民需求,这6天以来,他们已免费配送超过700份的外卖。

“我们能从容地开业,离不开防疫人员和广大市民的付出和支持。”谈起这份无名外卖的善举,乐祥波说道——

“比起他们,我们所做的,微不足道。”

一份特殊的“外卖”

事实上,在牡丹路186弄闭环管理期间,关于“外卖”的爱心故事,远不止于此

“其实,送无名外卖的热心市民还真的不少。”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派出所的王焕彬副所长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当班时,就曾看到亲眼看过一份匿名的外卖出现在小区的门口。防疫人员打开后,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你们辛苦啦!”

除了“无名外卖”,另一份特殊的外卖也让王焕彬印象深刻。

牡丹路186弄小区居民陈阿伯(化名),是一名慢性病患者。根据医嘱,年事已高的他每周都需要前往医院问诊并且配药。然而,闭环管理似乎打乱了陈阿伯的计划。由于小区封闭,陈阿伯无法前往医院,医生难以当面了解老伯的病情,老伯也无法正常领取相关的药品。

此时,花木派出所的民警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老伯的需求。并为他开设了特殊的“外卖”通道。民警主动与医院联系,开设了电话、视频的多个途径的问诊渠道。与此同时,民警还亲自充当“外卖骑手”,前往医院为老人拿取所开具的药物,由闭环管理人员交付给老人。

正是因为这份特殊的“外卖”,让陈阿伯在隔离期间的就医困难得以有效的解除。

外卖,这个看似日常还有简单的“需求”,在这个闭环管理的小区里也有着别样的诠释。

小区内有不少像陈阿伯这样的高龄居民,他们对智能手机的运用不熟练,想要“点外卖”,对他们而言似乎并非易事。

小区的志愿者也精准地发现了老人们的“外卖需求”。闭环期间,小区的年轻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对一”的服务。每天,志愿者们都会上门,询问老年居民的“外卖”需求,在帮助老人学习智能手机运用的同时,他们也会帮点上一份外卖——或是一顿饭菜,或是日用品,又或是一份必需品。

无论是来自今日牛事的140份“匿名”外卖,还是陈阿伯的“特殊”外卖,亦或是那一份份从老人手中点出的“普通”外卖。作为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物质需求,也是防疫期间有效的工作方式,特殊时期的“外卖”,让人们感受到了齐心抗疫的温暖,也同样让人体会到精细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关注防疫人员的“通宵”的需要,乐祥波们通过“外卖”传递了对这群可爱的人们的一份关爱;

关注老年人看病用药的需要,民警们通过“外卖”传递了保障群众需要的一份责任;关注数字化助老服务的需要,志愿者们通过“外卖”传递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担当。

而谈起这一份份外卖,东方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民警、餐厅经理、防疫工作人员,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都是我们应该的。”

当我们的身边,拥有这样一群有责任有担当的基层防疫工作者时,值得信赖的他们也将管理的温度和精度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来源:东方网

记者:卫宜斐、蔡黄浩、董浩帆、卞英豪

编辑:柚子

审稿:钱程灿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