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监督学术不端,请别当“刻舟求剑翁”

[休闲] 时间:2024-04-30 09:24: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53次

原标题:东湖评论:监督学术不端,东湖当刻请别当“刻舟求剑翁”

这段时间,评论张文宏博士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的监督剑翁议论在网上发酵。8月23日,学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关于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的不端调查结果》,据称根据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1月修订的请别《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认定这篇学位论文符合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舟求要求。当然,东湖当刻《调查结果》并不否认该论文附录综述部分的评论不规范,最终得出不构成学术不端的监督剑翁结论。

很快,学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贴出一份《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不端检测结果显示:“去除(张文宏)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25.2%”。请别这样的舟求结论,乍一看,东湖当刻还挺煞有其事的。仔细分辨,不难发现网上流传的这份论文检测报告的检测时间范围为: 1900-01-01-2021-08-14。这份142页的检测报告,有不少2001年以后的文献,而张文宏博士论文答辩的时间为2001年。显然,把后博士论文时代的重复当作作者20年前“抄袭”的“证据”,稍有点学术常识的人,想必该哑然失笑了吧。分明,这位“查重君”不就是“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的那位“刻舟君”吗?好嘛,现在成了升级版的“刻舟求剑君”。

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苛求历史。学术不端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网络社会,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学术圈的不端行为,这对于学术创新非常必要。学术创新是智力活儿,监督学术不端也是个技术活儿。套用今天的标准去挑剔20年前的作品,表面上看够从严要求了,怎奈这样的标准没法被普遍化。苛求过去的成果,不妨还是用特定时间的标准审视特定时间段的人和成果更为明智。

不能用高尚的动机代替事实。学术不端,有恶意的“拿来君”,也有智穷的“洗稿君”,当然更多是无伤大雅的“马虎君”。监督学术不端,需要保证动机,拿有力的事实证明问题的客观存在。把大量2001年以后的与张文宏博士论文相似的文字当作他当年“粘贴复制”“后人”的“证据”,这样的刻舟求剑“记号”,未免有点过于滑稽了。

不能用简单的工具代替脑子。今天的信息检索技术,为监督学术不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检索软件好用,怎奈它的智能程度顶多就是个幼儿的水平,关键看使用的人如何跟这类软件“互动”了。检测2001年的论文,当将检测的时间段锁定在2001年前,这样的检测结果才符合送检者的目的。如果送检者不动脑子,检测方自然误以为就是从送件当日查重。这样的查重,检测结果的重复率上去了,舆论争议的效果有了,可惜这位好事的送检者的智商余额也大白于天下了。监督学术不端,再好的信息检索工具也得靠人脑来确定基调。不动脑子的监督,显然是给舆论添乱,给公众添堵,得不偿失。

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的监督。但监督要讲究方法,少闹笑话,别学重演“刻舟求剑”的故事就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