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装备如何研发应用?这场论坛掀起“头脑风暴”

[探索] 时间:2024-05-04 08:47: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6次

原标题:“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装备如何研发应用?这场论坛掀起“头脑风暴”

(陈斯 记者 杨德慧)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碳清洁能源装备如何研发应用?8月27日,背景备何暴在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主论坛上,下清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源装研发应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仑、场论福伊特水电亚太区总裁兼CEO龙杰文(Stephen Lewis)、坛掀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俞培根、脑风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等与会嘉宾,双碳对此展开深入交流,背景备何暴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下清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源装研发应用碳中和:科技创新与危机管理

“整个世界都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它是场论一个多尺度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个地球、坛掀各国经济的脑风健康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迈克尔·莱维特说,双碳“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们迫切需要更绿色的电力、绿色的燃料,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将使全球受益。”

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已经成为共识。在迈克尔·莱维特看来,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树立了典范,中国的科技发展也能够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类似的问题。“我们都有同样的减碳目标,所以在全球气候变暖这方面,我们要同舟共济。”迈克尔·莱维特发出倡议。

夯实制造之基,赋能科技之力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能力,才能夯实制造业的发展基础,才能增强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信心和底气。”张晓仑首先谈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张晓仑认为,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的亲历者、见证者、贡献者、坚守者,我们深知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基础在制造业,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国机集团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百年初心,扛起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立足产业报国,振兴实体经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更高端迈进。

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电是解决气候问题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龙杰文说,水电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电同时兼具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二氧化碳排放低等独特优势。此外,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最佳补充。

过去20年间,中国水力发电领域经历了高速发展。一座座世界级水电站拔地而起。在龙杰文看来,抽水蓄能电站和风力、太阳能发电站进行结合,对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存以及清洁饮用水的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龙杰文介绍,福伊特水电在水电行业拥有了超过150年的历史,积累了无可比拟的技术经验,致力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有经验丰富的全球专家团队,在上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他们进行协同配合,让我们能够致力于支持中国在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革命,擦亮能源装备中国名片

“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既关乎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又关乎最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革命尤为关键,我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80%以上,是落实‘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占能源行业40%以上,是这一主战场的主阵地。”俞培根说。

俞培根表示,能源装备行业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锐意进取、革故鼎新,锚定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能源装备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轨迹、形成了清洁能源装备中国模式。东方电气愿与业界一起,为世界能源发展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助力中国引领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能源革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可再生能源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主力军。过去十多年来,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经总体降到0.3元/千瓦时以内,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降到0.25元以下,低于绝大部分煤电。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刘汉元认为,四川依托水电优势,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降低电力要素成本,释放了巨大的红利,推动了晶硅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刘汉元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四川形成了德阳水轮机风机制造、乐山高纯晶硅、成都眉山光伏电池制造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加上甘孜、凉山优质的风光资源禀赋,一定能够早日构建起水、光、风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打造出以晶硅光伏为代表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能级,为加快推动我国“双碳”目标落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四川力量。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