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应对城市内涝新“战法” 成都会龙片区打出战涝“组合拳”

[休闲] 时间:2024-05-03 12:39: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67次

原标题:探索应对城市内涝新“战法” 成都会龙片区打出战涝“组合拳”

一线探访

7月23日清晨,战法孙雯雯直奔两街之隔的探索商场取车。前一天傍晚,应对成都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城市出战孙雯雯就把车停在一家地势偏高的内涝商场室外停车场。

“万一碰上内涝,新成人车都没了。龙片涝组”孙雯雯记得,区打去年8月11日晚上,合拳小区车库进水了。战法她想把车开走,探索刚坐进车里,应对积水就涨到一米多深。城市出战幸亏丈夫找来锤子解围,内涝人才没事,新成但只开了2000多公里的新车报废了。

孙雯雯家就在成都会龙大道59号。过去几年的夏天,地处天府大道南段华府大道站至四河站之间的会龙片区,是成都最容易“看海”的区域。直到现在,这一带小区的白色围墙上,仍能看到一米高的水渍。这让大伙学会了雨天汽车异地停放和避开下穿隧道。

这个夏天,除了居民摸索出来的“土办法”,会龙片区所属的成都高新区市政部门也在想对策。□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说来说去,治内涝关键还要看排水能力”

“这些篦子都要抓紧换。”7月23日10时,工程车刚停稳,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水务处副处长刘义就跳到了下水道口子上。

几根铁条焊接成的篦子顶托器,铁条间缝隙装得下成年人的拳头,这就是刘义带来的替换品,尽可能把下水道的进水口开到最大。

此前的收水篦子,雕花精美,但是缝隙太小,勉强伸得进成年人的两根手指。去年8月初,一场暴雨后,会龙大道上的积水虽已齐胸深,但这一带的下水道仍没有满负荷运行。刘义一个猛子扎下去,确定了“肇事者”:堵在篦子上的一团塑料袋和几片树叶。

更换篦子,只是决定了下水道的进水能力。能不能把水及时排出,还要看管网的末端。四川大学教授黄尔说,城市内涝的成因,是排水速度赶不上积水速度。因此,不仅要管好雨水收集的“入口”,还要尽量想办法增加排涝“出口”数量。

“治标肯定是继续推进锦江治理工程,拓宽和疏浚河道,减少顶托和倒灌。但这个周期太长。”刘义说,鉴于2018年至2020年间,会龙片区出现多次大范围且积水较深的内涝,新开辟一条排水管网算是当下最可行的选择。

放眼会龙片区,能够承担应急排水职责的,只剩下横贯其间的白杨沟。它直通锦江下游,能够避开尚在综合整治的锦江河段,“排水量可观。”刘义说,这个方案的关键,就是建设两个泵站,打通白杨沟和会龙片区的水系联系——多年的城市建设后,白杨沟河道地势已高于会龙片区。

7月23日上午,记者在会龙大道邻近白杨沟一侧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堤岸边开掘。施工方负责人说,该处泵站设计抽水能力是4立方米/秒,是横穿会龙大道的小泵站。而顺着白杨沟往南,邻近天府大道一侧,则是另一座大泵站——白杨沟天府大道泵站,其设计抽水能力是27立方米/秒。

按计划,白杨沟会龙大道泵站计划8月底前完工。而白杨沟天府大道泵站已完成方案设计,计划2022年汛期前完成。

“只有5分钟的窗口期,必须疏散下穿隧道内的人和车”

“真正吓人的是隧道内涝涨水速度。”7月22日晚的暴雨黄色预警,“吓”得成都剑南大道下穿隧道泵站远程控制中心的唐明一夜没敢入眠。

唐明已在这个“几个人、一个站、一张床”的地方工作了3年,汛期的绝大部分时间,他就是盯着控制中心的监控屏幕——那里可以看见两百来米长的隧道积水变化、排水口和泵站的运转情况。

这个工作并不轻松。“整天担惊受怕。”唐明说,与其他洪涝灾害类型相比,城市下穿隧道淹没的损害更惨烈、预警处置的窗口期更短。

入职前,唐明看过数十个隧道淹没成灾的科教片。里面的案例提到,极端强降雨一旦引发大规模倒灌,留给隧道内人员撤离时间一般都不长。

具体从开始积水到隧道内车辆被淹没,多数只有五六分钟时间,稍有犹豫就可能错过最佳逃生时机。“水一大,车门就打不开了,很难跑出来。”

“不要想着水泵能应对,更不要想着‘再试一下’。”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一般而言,隧道泵站等排水系统都是按百年一遇强降雨标准修建,大量倒灌和积水就意味着降雨已超出了设计标准,“算是个警讯,提醒管理人员不要再做常规处置了。”

而非常规的处置主要包含两大内容。首先,是尽快劝离受困人员。其次,是阻止新的人员车辆进入隧道。

前述负责人说,这个看似简单的处置预案,其实异常考验隧道管理人员的能力,且隧道越长考验越多。

去年8月11日晚的那场强降雨,唐明感受到了这个“能力”的意涵。

“眨眼工夫,(隧道)积水就涨到了五六厘米,泵站早就满负荷运行了,我赶紧通知交警把入口封了。”唐明说,从大量倒灌出现积水再到设置路障,前后不过两分钟时间。

那晚,隧道内最后一辆车子驶离时,唐明一屁股坐在了隧道口,气喘吁吁、双手颤抖。他现在还记得,那晚他进隧道前摸了一根铁棍——如果有车主被困且不愿弃车,他宁愿被骂被起诉都要砸窗。

点位背景

成都市会龙片区,位于天府大道、剑南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和海番路之间。这里地处城市交通主干线附近、人口稠密。但低洼的地势,以及附近的主要内涝排泄通道锦江华阳段河道宽度偏小、河床高度较高,极易在汛期对该片区的管网形成顶托乃至倒灌,最终加剧内涝。

2018年以来,会龙片区多次出现内涝积水。特别是在2020年8月11日前后,会龙片区积水最深约1.4米,不仅影响周边居民出行,也通过倒灌下穿隧道对路过车辆行人形成威胁。

作为成都内涝防治的重中之重,这个夏天,会龙片区打出了加速收集雨水、拓宽排放渠道和管住下穿隧道的战涝“组合拳”。

记者手记

对付城市内涝“管好人”仍然是核心

采访中,不少专家学者和市政管理人员都提到了一件事:无论是口径多大的管网、排水能力多强的泵站和多么科学的管网设计,在极端强降雨“超纲考试”之下,都已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既然“考试”已“超纲”,自然没法“强攻硬打”。换言之,内涝仍然会发生,因此“管好人”是城市治理者必须提前思考和谋划的问题。

记者曾经历过不少城市应对包括洪涝在内的极端天气预案修订。核心要义,仍然是用好预警来打“提前量”,抢在灾害真正到来之前的黄金时段,对公共交通、低洼地带进行管制分流,必要时停课停业停工。同时,紧急动员辖区内的救援力量备战。

但要想“管好人”,需要做的还不只是这些。例如,对老年人等信息接收能力较弱的人群如何通知预警,更极端条件下的人员如何转移安置等。

城市密集的人口、密集的重要设施、重要的经济影响力,决定了城市内涝防治必须往深处想、往细处抓、往实处干,惟其如此,我们生活的城市才能更安全。(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