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法官庙:那个村 那些人 正文

法官庙:那个村 那些人

[焦点] 时间:2024-05-02 13:24: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1次

远眺法官庙村。

张恩林在收拾蜂箱。

村民在晾晒豆豉。西部法制报记者 李康嘉摄

青山环绕,那人绿水相依。法官

站在扶贫超市前的庙那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铺陈在眼前的个村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油画”:片片梯田层层茶园,一条小河蜿蜒其间,那人远处是法官连片的白墙青瓦式徽派建筑,几缕炊烟袅袅。庙那

这是个村藏在秦岭深处的小山村——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美丽模样。

谁也想不到,那人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法官小山村,几年前,庙那还是个村一个贫困村,沿河而居的村民连过河往来都是件难事。法官庙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村民们心中的梦想和不懈的努力。

一个人和一群人

1月18日,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粉条晾晒场上。

姚丽和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一排排晾晒架之间,仔细打理着晾晒的粉条。

姚丽的粉条厂建在自家的院子旁。厂子里,4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和面、打粉、定型、晾晒……所有工序都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这是春节前生产的最后一批粉条了。”姚丽说。

粉条厂成立于2015年,最开始只有姚丽夫妻二人。“以前,我们夫妻都在外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后来回到村里,村上帮我们建起了粉条厂。一开始,我们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更没有晾晒场,生产出的粉条,在村里到处晾晒,做出来的粉条不好看,味道也不行,那时候我真的想放弃了。”姚丽说,在她艰难的时候,村上和镇上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先是技术。为了提高生产技术,驻村工作队找来专业技术人员教姚丽,还带姚丽去了山东、河南、湖北、西安等地参观学习。姚丽的粉条厂从每天能生产一二百斤,发展到每天能生产四五百斤。

然后是资金。“生产上来了,我们有了一些周转的资金,村上又给了我们产业扶持资金,2017年我们盖起了现在这个厂房。2019年,我们又建了晾晒场。”姚丽说。

生产上来了,厂房起来了,接下来就是销路了。“以前咱就是骑个小车,到处走村串乡地卖,销路一直打不开。后来,驻村工作队帮助联系了县里的特产经销商,销路才慢慢宽了。”如今,粉条厂生产的粉条通过网上及客户上门采购,销往西安、江苏、湖北等地,供不应求。

销路打开了,姚丽致富了,她又有了新的想法。“村子里媳妇多,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出去打工。我就想着让她们来厂里上班,让她们在家门口有份收入。”姚丽说。

在姚丽的鼓励下,村里的很多妇女加入了粉条厂,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我自己日子过好了,也要让她们跟着一起受益。”姚丽说。

如今,姚丽的粉条厂有了十多名工人,每年能生产三四万斤粉条,收入也达到了三四十万元。“等到开春,我想把晾晒场再改进一下,让日子越过越好。”姚丽笑着说。

一台新彩电和50箱中华蜂

1月19日,阳光刚刚爬过山梁,晒进院子,脱贫户张恩林就忙着拾掇起了蜂箱。

一间瓦房,新刷了墙壁。屋内虽然陈设简单,但收拾得极为干净,最显眼的是一台摆放在红色木箱上的50英寸液晶电视。“这是元旦前刚买的,快过春节了,想着给家里添点新物件,图个喜气。”张恩林腼腆地笑着。

63岁的张恩林以前是泥瓦匠,在村镇周边打零工。岁数大了,他便回到了村里。“2017年,我回来后,村上扶持了我20箱中华蜂。”

养蜂是个精细活。养蜂之初,张恩林没有技术,蜂蜜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张恩林说:“那时候,咱没啥技术,把蜂养着养着就养死了。”为了养好蜂,张恩林起早贪黑没少下功夫。村上的干部也隔三岔五带着技术人员来家里,教他养蜂的方法。

有了指导,张恩林慢慢摸索到了养蜂的经验,同时为了保证蜂蜜质量,张恩林只在春秋两季制蜂蜜。从20箱中华蜂发展到如今的50多箱,张恩林有了稳定的收入。可随着产业发展,张恩林又遇到了一件头疼事。

“以往,蜂少蜂蜜量也少,卖给村里人也能保证收入。谁承想,有一年一下子制了100多斤蜂蜜,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恩林说。

为销路发愁的张恩林找到了驻村干部霍海龙,霍海龙很快帮他解决了问题。“我在网上帮着他发了消息,没多久就有人找上了门, 100多斤蜂蜜很快销了出去。”霍海龙说。

有了驻村工作队帮助,张恩林再也不发愁蜂蜜销不出去了。“去年春天,我的200多斤蜂蜜,产出之前就被订购一空了!”张恩林乐呵呵地说。

除了养蜂,张恩林还种了黄姜,村里又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提起新年打算,张恩林说:“我去年只制了一次蜂蜜,为的就是把蜂养好,等开春分成100箱,扩大一下规模,让日子好上加好。”

30斤猪肉和一笔精细账

张恩林思考着扩大规模的时候,吴守国早早地割回了30多斤猪肉,又在家门口挂上了红灯笼,准备过年。

“大女子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在咸阳一家环保企业上班,二女子在县城上高三。就盼着她们早些回来,一家人好好过个年。”吴守国说。

吴守国是个闲不住的人,早前在湖南开小旅馆,但是生意不行,回到了村里。2018年,吴守国在村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发展花椒种植产业。对于花椒种植,吴守国一开始没有什么信心:“咱没技术,也没资金,怕自己种不好花椒。驻村干部一直在鼓励我,还带着我们去韩城考察花椒产业,我这才下定决心开始种植花椒。”

“驻村工作队没少帮我,不但给我扶持了树苗、肥料,还从市上、县上找来专家,定期对我们这些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又建了网络直播平台,从种植、剪枝到施肥、养护,一样样地教我们。”吴守国说。

种植花椒是个长期产业,短期内无法见效。为了让吴守国安心发展花椒产业,村上为吴守国安排了护林员岗位,吴守国的妻子也成了村里的保洁员,一家人有了稳定收入。

对于扶贫政策,吴守国算了一笔账,“两个女儿上学,村里帮我们申请了贫困户助学金,又帮我们联系了民营企业助学,加上国家补助、上学困难补助等各类国家政策保障一共是5万多元钱。村里给了我们家很大的帮助,该享受到的政策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吴守国掰着手指说。

阳光照在吴守国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上。他说,种植的30亩花椒已经开始挂果,再过两年就到了盛果期,一年将有6万元的收入,日子会越来越好。

西部法制报记者 李康嘉 通讯员 汪币桦 程同尧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