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丰收写在三秦大地上——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回顾

[娱乐] 时间:2024-04-28 13:46: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58次

二〇二〇年我省夏粮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艾永华文/图

1月8日上午,收写省农冬日的地上暖阳普照着大地。泾阳县桥底镇一望无际的年全麦田像一块巨大的绿地毯铺展开来,蔚为壮观。业农“去年雨水充足,把丰我们更换了新品种,收写省农采用玉米增密度技术种植,地上平均亩产达到780公斤,年全增产近40%。业农小麦和玉米两料粮食作物,把丰每亩产值2100多元。收写省农”泾阳县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武高兴地说,地上“2020年,年全又是业农一个大丰收。”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战疫情、保供给,强产业、促脱贫,防风险、保安全,奔小康、谋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平稳推进,乡村振兴迈出稳健步伐。

稳产保供,三秦父老餐桌更丰盛

进入白水县西固镇雷村,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生产厂房格外醒目。“这里是白水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第8养猪场,全部饲养能繁母猪和仔猪,每年可提供仔猪25万头。”白水县畜牧发展中心负责人王小振介绍,白水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是白水县重点招商引资农牧企业,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规划建设15个标准化养殖场、5个配套场和研发中心等,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覆盖白水县4个镇。目前已完成投资7.646亿元,7个养殖场和4个配套场已全面投产,2020年公司共出栏生猪38万头。

“大项目引领是白水县推动畜牧养殖业规模发展的重要抓手。”王小振说,近年来,白水县围绕“以畜优果、畜果平衡”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现已建成畜牧业养殖示范镇4个、示范村4个、示范专业村53个。2020年,全县新增年出栏生猪10万头规模养殖场5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2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规模养殖场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5%,生猪出栏45万头,畜牧业产值13.2亿元,在实现群众增收的同时,也为保供肉食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我省始终把粮食和猪肉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头等大事,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群众增收和市场保供双赢。全省上下聚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稳面积、提地力、提单产“一稳双提”行动,克服30年来最严重小麦条锈病和榆林市25年来最严重旱情影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501.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275万吨,较上年增产44万吨,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7.8%,单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对标生猪产能恢复三年行动,我省出台10条扶持政策,制定15条防疫措施。认真落实产业扶持政策,2019年以来,累计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3.2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为养猪企业发放贷款超百亿元。积极引进正大、温氏、牧原、新希望等大型龙头企业在陕西落户,布局生猪产能超过1000万头。建成规模养殖场175个,带动全省生猪存栏增加到850万头,恢复到常年水平的105.5%,恢复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特色产业,铺就千家万户致富路

1月7日,眉县首善街道办任白庄村村民李凯早早起床,冒着严寒,现场指导帮助本村贫困户李智贤修剪猕猴桃树。

李凯年龄不大,但学问不小。2010年起,他专心发展猕猴桃产业,从3亩发展到11亩。他不断钻研猕猴桃管理技术,还去新西兰参观学习猕猴桃先进管理经验,成为当地有名的新型职业农民,被县农技中心特聘为农技员。“要产出高品质的猕猴桃不仅要用心管理,还要舍得投入。我的园子用的肥料完全按照科学配方,每亩投入在5000元以上,每亩产值2万元,2020年实现毛收入22万元。”李凯说。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眉县,紧紧围绕“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总体目标,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做实做细“前生产”,做精做优“后整理”,推动全县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眉县共栽植猕猴桃30.2万亩,覆盖全县90%的农户。2020年,全县猕猴桃综合产值突破52亿元,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49万元,其中80%来源于猕猴桃产业。”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屈学农表示,眉县将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等举措,努力将猕猴桃打造成“眉县招牌、陕西名片、国家品牌”,让猕猴桃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百年产业。

2020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3+X”工程,创建苹果、奶山羊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8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创建1个国家级和2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支持良繁体系、设施基地、冷链仓储等建设,持续推动“三年百市”品牌营销,加强与电商战略合作,推动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0年,预计全省苹果总面积达到945万亩,增长23.2万亩,总产量1130万吨,总产值可实现千亿元目标;全省奶山羊存栏280万只,增长40万只,羊奶产量7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55亿元;全省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2万亩,规模达到362万亩,总产量1260余万吨,综合产值实现千亿元目标。全省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增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贫困户全覆盖。柞水木耳、平利茶叶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产销两旺,正在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

深化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月7日下午,乾县永留石磨面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正在加紧生产。“过去,我在外面干装修,经常出门在外,收入还不稳定。村上成立石磨面粉公司后,我入股5万元,还负责公司的生产,每月工资3000元。”永留村村民赵争长说,“能在家门口有固定收入,真是太好了,咱要对得起村民的信任,一定要把生产管好。”

永留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依托当地盛产的优质小麦资源,成立了石磨面粉公司,并于2020年9月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其中政府扶贫投资50万元,吸纳群众股份资金270万元,带动全村112户贫困户参与分红。”永留村党支部书记赵管瑞说,“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按照中央和我省决策部署,乾县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各项工作。“全县173个行政村已全部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各村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截至目前,乾县已为9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入资金6630万元。”乾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科娃表示,乾县将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着力解决农村土地闲置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2020年以来,我省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为广大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2020年,全省104个涉农县区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部通过验收,9个典型地区、2个先进集体和5个先进个人得到国务院表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基本完成,99.8%的村完成改革任务,登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181个。同时,在12个县区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推动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覆盖,累计成交金额22.8亿元,农村资源要素逐步盘活、发展活力加快释放。

为了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省出台《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全省1.45万个村集体经济有了实质性发展,其中58.2%的村集体有了经营收益,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