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无废 共创未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无废城市”建设论坛精彩回放

[热点] 时间:2024-01-23 17:12: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57次

原标题:智汇无废 共创未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无废城市”建设论坛精彩回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7日,无废城市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无废城市”建设论坛在西宁举办。智汇 “无废城市”作为以创新、无废未首协调、共创国青绿色、届中际生建设精彩开放、海国回放共享的态博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览会论坛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无废城市也是智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无废未首重要举措。西宁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共创国青近两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届中际生建设精彩形成了一些独具高原特色的海国回放无废模式。举办“无废城市”建设论坛旨在与各级领导、态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一道共同探讨交流,汇聚“无废”众智,形成“无废”共识,共建“无废城市”,共享“无废”成果,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青海日报特整理论坛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与广大读者分享。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演讲嘉宾: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韦洪莲

精彩观点摘登:

建设“无废城市”是必然,迈向“无废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无废城市”是重要的综合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手段,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无废城市”不等于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零,也不等于完全循环利用,而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为何要建设“无废城市”?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形势严峻,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工业大国,固废年产生量超过100亿吨,制约了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固体废物治理综合效益巨大,可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约能源和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现有工业体系提标升级,带动4000万至5000万就业岗位,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建设“无废城市”还利于公民健康,利于社会安定,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污染带来的社会冲突,创造共享的美丽空间,使公民有获得感。提高公民素质,实实在在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程度、社会主人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善待自然的心灵。提升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基础初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禁止洋垃圾入境等重要举措。资源化利用法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有关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如何建设“无废城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要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加强塑料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危险废物能力改革,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时,要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要筑牢危险废物源头防线,夯实危险废物过程严控基础,完善危险废物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安全利用与处置。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各省(区、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全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总体平衡,布局趋于合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绿色发展背景下 无废城市建设与新型回收利用体系构建

演讲嘉宾: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潘永刚

精彩观点摘登: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绿色生产力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体系理论为动力支撑,以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理论为推进路径,以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理论为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主流与趋势,绿色工厂、园区、城市是重要着力点。绿色工厂包括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等,绿色园区包括“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等,绿色城市有西宁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成都市“绿色发展典范城市”“无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

在制度设计方面,“无废城市”建设、垃圾分类、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以下简称《固废法》 ) 持续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重点是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无废城市”建设内容对再生资源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即针对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固废产生制定相应体系和运营模式,以及再生资源综合管理平台成为必须。而生活垃圾分类则是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再生资源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即要拓展行业经营品种,行业属性向公共服务过渡,要求经营定位强调垃圾减量。新《固废法》是绿色发展的法制保障,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固废法》对再生资源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即要延伸产业链条,与政府沟通更加紧密,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量与回收总值均呈现增长势头,随着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深入,城市回收体系正在或即将发生深刻变革,其内涵更广,与民生相关领域发展迅速,产业间融合与行业内整合加快,借助“供应链+”规范行业税务监管需求更加迫切。

关于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路径,要重新定位,革新理念,立足为城市环境和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加强产业链间互联,构建多方协同回收利用闭环;打造为城市服务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提高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拓展经营品类,选择进入门槛较高领域发挥竞争优势;构建基于垃圾分类的全程回收体系;加快技术提升与标准体系建设步伐。

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构建方法

演讲嘉宾: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国科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古拉

精彩观点摘登:

目前,固废行业存在一些痛点,即固体废物底数不清,传统监管方式效率偏低,未能覆盖固废全过程监管。构建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的目标是规范企业信息,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收集企业工况信息,为信息的备案提供媒介;全过程定位跟踪,结合GPS、GIS等功能完成运输车辆的转移过程监管,并结合固废转移电子联单,推行固废转移运输全过程定位跟踪监控;建设固废数据中心,存储固废相关业务办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庞大数据,并合理地运用该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固废数据,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监管。

关于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的总体设计,想聊一下它的设计思想、总体架构和应用架构。平台在危险废物监管工作上,针对“产、运、处”三个重要环节,通过电子联单将产废企业、运输企业、经营单位、医疗机构、监管部门五端有机地关联起来,以实现监管部门对危险废物“产、运、处”的全过程监管。总体架构包括计算资源层、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现层。在应用架构方面,平台包含平台门户、产废单位监管、运输单位监管、经营单位监管、医疗机构监管、综合管理、危废规范化管理、辅助决策、卫星遥感反演、危废监管一张图以及监控展示中心等十一个子系统。

关于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物联网建设和应用建设。物联网建设包含视频监控设备、二维码打印机、称重设备、移动终端。应用建设则包括平台门户、产废单位监管、运输单位监管、经营单位监管、医疗机构监管、综合管理、危废规范化管理、辅助决策、卫星动态遥感图及反演数据、危废监管一张图、监控展示中心,实行全过程监管。

固废处理——城市建设中固废处理案例分享

演讲嘉宾: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 鄂钢

精彩观点摘登:

在固废处理方面,深圳做得比较好。随着深圳从人口3万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人口两千万的现代国际大都市,固废治理承压明显,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固废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固废治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即“五个新”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固废治理模式——新政策、新标准、新市场、新技术、新标杆。

与传统的固废处理单线条、多头管理不同,现在实行大固废、全周期治理,“促”进新政策,实现应收尽收全覆盖、全周期大闭环,打通固废综合治理和监管壁垒,生态环保大固废布局包括有机固废处理业务、收运一体化业务、危废医废治理业务、工业废水治理业务。

深圳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出新标准、新模式,实现可复制、可推广。打造前端差异性分类样板,在商业楼宇实行能源大厦分类模式,在居民小区实行电力花园分类模式,在工业园区实行盐田能源生态园分类模式。“深圳先行示范区综改方案”支持推动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促进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坚持深圳特色的多核驱动,集装载、运输、分拣、分类、整理、拆解、打包和临时储存于一体,实现管理数字化、“两网融合”、垃圾分类化、分类运输规范化、就近减量化、作业隐蔽化。

深圳坚持全链条、内循环, “干”出新市场,完善市场结构——垃圾分类处置后的资源化产品消纳路径,通过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产业闭环。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先进处置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打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系统能源效率和资源效率。

深圳坚持高效协同、高效循环, “试”出新技术,采用前端多类固废协同处理、前端分类与后端处置技术合理匹配、二次污染物零排闭环的大协同整体技术方案,开发了厨余垃圾处理模式、市政污泥处理模式、后疫情时代特殊垃圾应急协同处理方式,创新高参数垃圾发电技术。

深圳坚持三高标准,树立新标杆,打造工业旅游5A级“产、学、宣、研、游”园区,通过建一座工厂,还一座公园,科技引领,先行示范,让环境、让将来、让城市更美丽!

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演讲嘉宾: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 周志强

精彩观点摘登: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制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势在必行。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项改革任务,是个小切口,大文章,对系统解决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问题、加快实现减污降碳、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两年的探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试点城市共安排工程项目562项,完成422项;相关任务956项,完成850项。西宁市作为西北唯一的“11+5”试点城市,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西宁市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重要实践载体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44项重点指标全部完成,46项重点任务已完成40项;26个工程项目中13个已经建成投运,另外13个项目正在按时序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的“机制创新促进农业残膜回收利用模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牧场模式”“技术创新构建无废园区模式”等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代表性,值得肯定。

西宁市聚焦电解铝、有色金属冶炼两大产业,推进12个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实现园区工业固废区内循环,综合利用率大于85%;构筑“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推进”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回收农膜实现100%利用;巩固优化“草—畜—粪—肥”的闭合循环利用方式,建成生态牧场30家,推动区域畜禽粪污利用率提升至78%以上。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同根同源,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总结推广“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优化“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引领,统筹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立健全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固体废物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力争到2025年实现100个左右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时候,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覆盖。 (记者潘玲整理)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