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新“斗水”记——写在新中国治淮70年之时

[综合] 时间:2024-04-30 03:51:0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2次

原标题:长淮新“斗水”记——写在新中国治淮70年之时

它曾是斗水“最难治理的河流”

祈盼安澜,自古就是长淮淮河百姓的梦想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这是8月15日在安徽省阜南县拍摄的淮河王家坝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950年10月,新记写新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中国治淮决定》

那一年三百万人走上治淮工地

1950年至今,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

集中开展五轮淮河治理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使用

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斗水流波水库在进行泄洪(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党的长淮十八大以来

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治淮迈入绿色新征程

推进了生态流量调度

9.6万名河湖长直接对河湖水质负责

治污治岸治渔陆续进行

逐步将“水口袋”里的87万余人搬至安全地区

这是位于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淮上社区的庄台疏解降容工程居民安置点(10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记写新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70年间投入9000多亿元

淮河流域现已基本建成完善的中国治淮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如今滋养着全国九分之一的人口

贡献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粮

这是10月8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镇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

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共生

从抗御自然到尊重规律

治淮“斗水”变迁彰显生态文明

水清岸绿的斗水生态淮河正在逐步实现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沿淮水利生态景区——五里湖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一键智控的长淮智慧淮河正在建成

产业兴旺的富庶淮河清晰可见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长淮新“斗水”记——写在新中国治淮70年之时

文字记者:刘菁、新记写新杨玉华、中国治淮刘美子、斗水姜刚、长淮水金辰

新记写新

新记写新(张端 周牧)

新记写新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