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保障精兵——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赓续“三个特别”精神纪实

[知识] 时间:2024-04-28 02:31: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0次

原标题:雪域高原的三个特别保障精兵——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赓续“三个特别”精神纪实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雪域续精地方,儿的高原手,能摸到娘看得见的障精站部站赓月亮。娘知道,兵西这里不是藏军藏兵杀敌的战场,儿却说,区青这里是神纪实献身保国的好地方……”日前,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高原驻训场,三个特别战士豪迈的雪域续精歌声在“世界屋脊”回荡。

歌声里,高原有一支常年奋战在雪域高原上“火头军”唱得特别响亮,障精站部站赓他们把部队建设中凝聚形成的兵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藏军藏兵特别能战斗”高原精神,区青灌注到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持续激发着官兵扎根高原、履行使命、赤诚奉献的满腔热情。

该大站所属兵站驻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敦格、青康公路沿线,官兵常年与大自然抗争,经受着高原性疾病的威胁。

唐古拉山最高处海拔5231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等功臣韩生峰,在唐古拉山烧了10年锅炉,过了10个春节,为过往汽车部队提供食宿方便。在唐古拉山上空手走路,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5公斤,可是他每天都要从100多米远的地方,挑回500多公斤煤,一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有人问他苦不苦?他说:“越苦的地方越能体现军人的价值。”

有一年10月,青海唐古拉山、玉树、果洛等地区遭受特大雪灾。灾情就是命令,兵站官兵火速奔赴灾区展开抗雪救灾。官兵们爬冰卧雪,一顶帐篷一顶帐篷地救人,一个圈舍一个圈舍地搜救牲畜……在30多天的救灾行动中,藏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救护,但却有数名官兵被冻伤截了肢(趾),官兵爱民为民的故事,至今仍在青藏线广为流传。

“菜盘子”连着战斗力,在雪域高原更是如此。为了提高炊事技能,驻守在海拔4600多米的五道梁兵站四级军士长董甫悉心研究烹饪技术,熟练掌握了数十种面食制作和菜肴烹饪技术,成为兵站响当当的“大厨”,在青藏线上“烹”出兵味人生。 10多年的高原军旅,董甫的头发掉了很多,脸色紫中透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对此他却有一番别样的感受:“这是高原生活留在我身上的青春印记。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从不后悔,时间久了,就与这片高原结下了感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在天路上为国戍边奉献的机会。”

翻开该大站的创业奋斗史,忠诚足迹随处可寻: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建线、固线、拓线实践中,一代代官兵甘当“昆仑草”,涌现出“高原红旗兵站”纳赤台兵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铸就了听党指挥的忠诚史,为党奋斗的奉献史,对党尽责的创业史,与党同心的团结史。该大站将英模典型事迹编成故事集和文艺节目,请老高原到部队讲传统,挖掘“精神富矿”,打牢“红色烙印”,挂牌成立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当红色传人”群众性实践活动……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已成为官兵赓续红色基因的内在动力。

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还主动承担责任,真情帮扶助力当地脱贫攻坚。2017年,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乐苑村形成定点帮扶,助力乐苑村加快了脱贫步伐。部队领导带领官兵与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扶贫办法,邀请地方专家向村民传授农技知识和养殖种植技术,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全村种植32公顷红枸杞、黑枸杞,家家户户日子变了样。

新时代,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组织官兵对标对表习主席训词训令,从打仗思想、抓训备战、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入纠治,严密组织首长机关强化集训和各保障要素实兵演练,广泛开展“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群众性实践活动,紧盯固边稳藏研战练战,结合中心任务摔打磨砺,立标杆、鼓斗志,激发官兵战斗精神。(何勇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