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调查在前,结论在后 正文

调查在前,结论在后

[热点] 时间:2024-04-30 04:10: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84次

原标题:调查在前,结论在后结论在后

漫画作者:周  洁

近日,调查在前某部组织领导干部集中下基层调研,调查前并将调研成果做成展板公示,结论在后接受官兵监督。调查在前一名基层指导员感慨:“这种不带框子,调查前根据调研情况产生的结论在后调研结论,让人信服!调查在前”

调查研究是调查前我们党的传家宝,是结论在后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在前调研的调查前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结论在后那就是调查在前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正确结论。结论不是调查前臆测出来的,也不是推定出来的,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得出来的。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一线资料,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1956年,为摸清我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毛泽东用时一个半月开展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论十大关系》。1961年,周恩来到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了开办公共食堂的弊端,为中央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提供了参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不调研清楚不下结论的工作作风。

调研在前,结论在后,这是一个科学规律。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坚持轻车简从、深入调研,取得了一系列调研成果。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少数领导干部为了调研而调研的现象:他们有的喜欢先定调子、预设结论,搭好框架再去调研;有的先入为主,带上现成的结论去调研,只是为了找例子、找证据,来补充完善所谓的“结论”;有的按需求证,对基层官兵的意见,合意的取之,不合意的舍之。这样有失偏颇的调研,不仅发挥不出调查研究应有的作用,更会导致党委机关作出不符实情的决策。

结论先于调研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验主义在作祟。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是从基层上来的,基层那点事早已烂熟于心。但事实并非如此,“濯足再入,已非前水”。随着部队改革重塑、转型建设,基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日常运行状态,还是官兵成分结构,都已超出领导干部原有的认识和想象。如果轻易下结论,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产生科学的结论,拿出针对性措施。

“下去还比上来难”。要产生有价值的结论,并不是简单下几次基层就能做到的,必须有良好的调研作风作保证。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下去听到的是不真实的信息,看到的是经过包装的场景,那么结论自然不会正确。领导干部只有放下身架、融入基层,与官兵同坐一条板凳,真正长时间蹲下来,才能摸到实际情况,作出让官兵信服、利于战斗力建设的结论和决策。(■殷 亮  王 欣)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