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米菩萨”,他是人民的科学家!新华社老记者杨善清深情追忆袁隆平

[焦点] 时间:2024-04-29 10:51: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6次

原标题:他不是米菩萨“米菩萨”,他是不人人民的科学家!新华社老记者杨善清深情追忆袁隆平

他不是科学“米菩萨”,他是家新人民的科学家!

新华社老记者杨善清深情追忆袁隆平

( 2021-05-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谭剑

5月23日,华社81岁的老记杨善清早早起床,在袁隆平先生的杨追忆“网络吊唁厅”上献花。他特意委托女儿在网页留言打上重重的善清深情一行粗体字:“沉痛悼念袁隆平先生——生前友好杨善清”。

杨善清是袁隆新华社湖南分社原农村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米菩萨也是不人得到袁隆平先生“亲自认证”的新闻界的好朋友之一。自1970年起,科学杨善清前后报道袁先生长达30年,家新是华社最受先生信任的记者之一。

“得知袁先生病危的老记消息,感到很突然,消息确认后,心里非常悲痛。”杨善清说,想过这一天迟早要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因身体原因不能亲临吊唁,杨善清在家中以“六鞠躬”的方式,向袁先生表达敬意。

翻开一张张照片,杨善清深情回忆起数十年来报道袁隆平先生的点点滴滴。

“1970年,我刚从新华社贵州分社调湖南分社工作,那时我30岁,袁先生40岁。”杨善清回忆,初遇袁隆平是在湖南省委第五招待所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当时的袁先生正当盛年,“精干、健谈、谦虚”,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不像个科学家,倒像是乡间常见的农民。

“后来才知道他也是江西人,和我是老乡。”会后,杨善清受邀与袁隆平同车赴江西萍乡考察一处试验田。“那时候交通不便,路上时间长,先生和我有说有笑,除了聊杂交水稻,大多数时间在拉家常。”

袁隆平聊起年幼时亲历的日军轰炸,痛感中国要自强;还聊起年轻时看到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心里很难受。“听得出来,这些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杨善清说,后来他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了报道里。

此后,杨善清就一直跟踪报道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直到2000年退休。在杨善清心中,袁隆平有丰功伟绩,有耀眼光环,但更是一个真实可敬的好老师、好兄长、好朋友,有时又像个有趣的小老头。

“他说自己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通过新闻报道,杨善清看到,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仍在询问气温情况,关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他说:“这就是真实的袁先生,无论任何时候,杂交水稻都是他的命根子。”

杨善清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经常采访袁隆平和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等人。那时,袁先生和他的团队为了加速繁殖不育材料,每年南来北往,不断奔波。在海南时,袁隆平和伙伴们的育种基地设在三亚荔枝沟一个废弃火车站的几幢破旧房子里,条件十分简陋。直到1993年,还要在两棵椰子树上拉根铁丝晒衣服,吃饭靠自己动手,喝水靠大锅烧开。由于长期饥一顿饱一顿的,先生的胃病就是在那时落下的。

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个接一个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条件虽然艰苦,但袁隆平最擅长的是“苦中作乐”。劳累一天后,到了晚上,先生就和伙伴们一起打扑克、打麻将、下象棋,和大家一样,输了就“钻桌子”。

在杨善清印象中,袁隆平总是那样开朗乐观,但有一次例外。那次采访中,他回忆起1975年1月老父亲去世时的情形说,父亲在弥留之际让家人不要通知他,让儿子在海南“干大事”。得知消息后,父亲的丧事已经办完。袁隆平为此深深自责,独自一人爬上基地旁的一个小土丘,遥望北方,泪如雨下。

杨善清说,多年来,袁隆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杂交水稻上了,很多时候家里的事照顾不上。孩子都是他的夫人一手带大,就连给儿孙取名字这种事情,他也显得漫不经心,第一个叫“五一”(小名),以后的就叫“五二”“五三”,雨过天晴生的叫“友晴”,“雨水(节气)”生的就叫“友清”。

“不是说袁隆平不重视,而是他觉得这些事情真的不重要。”杨善清说,实际上袁隆平最讲感情,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对学生、对身边工作人员,都是坦诚相待,从不负人。

1987年,因为杂交水稻的突出贡献,一个国际组织颁发给袁隆平1.5万美元奖金。他把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对杂交稻推广有功的人员。1

2001年,袁隆平在得知杨善清退休的消息后,又把杨善清和湖南省内另两位老记者请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上面有袁隆平手书的“我们新闻界的好朋友——杨善清同志”。

“他是一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杨善清说,对于他的农民朋友,袁隆平看得如同亲人。在安江农校时,他就和当地老农向福财成了“忘年交”,调到长沙后,还邀“福财叔”到家里做客。

“他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当然就会记着他。”杨善清说,有一次,一位长沙宁乡的农民,大年初三就专程赶到袁隆平家里,只为当面向他朗诵一首诗歌。还有一位叫曹宏球的郴州农民,自掏腰包请人为袁隆平塑了一尊一吨重的汉白玉雕像。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杨善清说,一次在溆浦县采访,当地百姓知道袁隆平来了,从十里八乡赶过来,马路两边都挤满了人,人头攒动中,忽然有人高喊“袁隆平,米菩萨”。杨善清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袁隆平“米菩萨”。

先生逝世,群众的自发悼念盛况让杨善清动容。“袁先生完全配得起这样的‘待遇’。”杨善清眼眶湿润,他说,“袁先生不是‘米菩萨’,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谭剑)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