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休闲] 时间:2024-05-03 13:53: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94次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501  万芝利

  万芝利,德耀第届道德女,中华1980年1月生,全国亲模中共党员,模范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护师。候选

  万芝利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人事亲人,把老干部的迹全事当成自己的事,以诚恳态度和娴熟技能,国孝真情呵护、老爱真心守护老干部生命健康,范候被老干部誉为健康守护者。选人

  2001年,德耀第届道德万芝利从医学院毕业后,中华应聘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工作。全国亲模其间,模范她经常接触前来看病的老干部,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怀着敬重和景仰,2007年,她主动申请到干休所工作。14年来,万芝利几乎每天巡诊巡访老干部20余户,在干休所和医院之间来回跑七八趟。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练就“一扎准”“一口清”“一查明”的医护技能,参与老干部医护抢救百余次,无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无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为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她十几年来坚持到军地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等10余个科室跟班学习,深入学习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等。百岁抗战老战士吴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万芝利经常去吴老家唠家常,给他读报刊、剪指甲,连儿女都认不出的吴老一见到万芝利便笑呵呵地叫“小万”。万芝利主动承担老干部心理疏导工作,经常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疏解他们的忧虑,许多老干部都把她当成亲女儿。

  为了让老干部学会使用网络、方便生活,2016年万芝利倡导组织“离退休E生活”培训,手把手教老干部微信聊天、网上购物交费等技能。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万芝利协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建立老干部微信联络群,拓展代购服务功能,及时解决老干部的生活物资采购需求。在她的提议下,所里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开设书法、京剧、文史等视频课程,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万芝利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等称号。

  502  王日芳

  王日芳,女,黎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高石村村民。

  夫家二哥重度残疾,家庭支离破碎,她悉心照料;婆婆卧床不起,她任劳任怨照顾;丈夫罹患肺病,她不离不弃护理;孙子确诊红斑狼疮,她用心陪伴。王日芳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王日芳与丈夫结婚没多久,夫家的二哥遇上一场大病,落下重度残疾,二嫂改嫁,剩下无人照顾的二哥和二哥的小女儿。王日芳担负起照料老小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的重担。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王日芳对侄女视如己出,在生活上、教育上非常上心。这一照顾,便是整整11年。

  二哥过世后,婆婆受到打击,病倒后卧床不起。既要照顾重病在身的婆婆,又要供养子女和二哥的女儿上学,生活非常困难,但王日芳没有退缩,照顾婆婆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做可口的饭菜,帮她洗漱更衣、端屎接尿、换洗床单、擦洗身子,全心全意为婆婆付出。

  在婆婆离世的第二年,丈夫被确诊患上肺病。王日芳每天尽心尽力照顾丈夫。之后,孙子又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王日芳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护陪伴。王日芳全心全意关爱家中老人小孩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生活中,王日芳悉心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王日芳尽职尽责、关心帮助村民,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被推选为高石村委会妇女主任。在她的引领下,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孝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503  王玉华

  王玉华,女,汉族,1962年3月生,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月环里社区居民。

  结婚后,王玉华夫妇就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婆婆、智力一级残疾的小姑子生活在一起。为更好照顾家人,她放弃工作,挑起家庭重担。20多年来,她用善良的心温暖家人,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有一次,婆婆泌尿系统感染,发高烧住院治疗1个多月,王玉华寸步不离守在老人床前,喂水、喂饭、喂药,医护人员和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女儿。每当护士来换药时,都夸赞老人好福气,有一位孝顺的好女儿。老人总是对大家说:“我的确好福气啊,她不是我女儿,却比女儿还要亲,她是我的儿媳妇。”

  婆婆现在80多岁了,身体偏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很多时候都是坐在床上,缺少运动。王玉华每天为婆婆翻身、活动手脚、按摩,变换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闲暇时,帮老人梳头、捶背,陪着老人说话,哄老人开心。每当老人排便不畅时,她从不嫌脏,总是亲手清理,及时换洗衣物,用自己的辛苦换取老人更多的舒心、快乐。

  患智力残疾的小姑子没有行动能力,常年卧床。王玉华每天起床,就开始为小姑子忙活,穿衣、洗脸、漱口、喂药、喂饭,傍晚为她洗澡泡脚,擦洗按摩,日复一日,从不让小姑子受一点儿苦。

  王玉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经常挤出时间帮助居委会张贴宣传海报、清整楼道堆物、捡拾小区垃圾。疫情防控期间,王玉华还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小区租户情况、排查外地进返津人员、参加小区出入口防控值守。大家劝她早点儿休息,她却幽默地回答:“我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得好好珍惜啊!”

  王玉华入选“天津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家庭。

  504  王  伟

  王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双河北里社区居民。

  王伟多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妻子,细致入微、不离不弃,被称为情深义重的“好丈夫”。

  1996年1月的一天,妻子突然晕眩倒地,一查是突发脑出血,虽保住生命,但却留下后遗症,丧失行动能力。从此,王伟日复一日带妻子治疗。慢慢地,妻子行动能力有所恢复,甚至还能做点家务。但2007、2008年,妻子又接连两次脑出血,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丧失自理能力,第二次在ICU进进出出、病危通知书下了一张又一张。王伟知道,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医生提醒他做好最坏准备,但王伟执着坚持救治。

  从那之后,王伟穿梭于厨房、病榻,每天给妻子制作流食,以便鼻饲。秋冬季节,他用棉签蘸着水给妻子擦拭嘴唇,处理大小便。为避免肌肉萎缩和生褥疮,他勤给妻子翻身、擦身、换被褥。随着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他找了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忙时,就拜托年迈父母照看妻子,收车后立刻回家照顾病妻。那段时间,他体重下降,脸色疲惫,但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有他的精心照料陪伴,妻子从未生过褥疮,腿脚萎缩也不明显。

  王伟家庭的境遇和困难,引起了各级党组织、原单位和社区的关注。每逢过年过节,区里、街道和原单位都去探望他们,给予经济帮扶、精神抚慰。

  2020年12月,妻子再次发病离开人世,王伟强忍悲痛办理完爱人后事。考虑到妻子是独生女,他又肩负起照顾患病老岳父的责任。

  王伟荣获“北京榜样”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05  王春仙

  王春仙,女,汉族,1955年5月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惠安村村民。

  39年来,王春仙照顾已故哥哥的3个孩子,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抚养他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自己却至今未婚,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好姑姑。

  1982年,短短几月间,王春仙的哥哥去世,嫂子精神失常,留下3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她看着可怜的侄子侄女,毅然扛起抚养他们的重担,用柔弱肩膀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那年,27岁的王春仙还没结婚,扛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带着3个孩子艰难生活。粮食不够吃,经常靠邻里和亲戚接济。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周围好心人送的,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当时的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她就养了猪和羊,每年能卖几百元。此外,她还到处接散活、打零工,从来不怕吃苦,就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王春仙勤俭度日,白天拼命打工、种地、养猪,晚上缝缝补补、洗衣做饭,拉扯3个孩子长大。

  她为了孩子,一直未嫁。其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一听说拖着3个孩子就都犹豫了。要让她丢下孩子外嫁,王春仙坚决不答应。一来二去,王春仙也就打消了结婚的念头。看着3个越来越懂事的孩子,抚养好他们,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虽然辛苦多年,但王春仙从未想过放弃。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一家人不再为吃穿发愁。接着,她的两个侄子又先后出去打工,家里收入也增加了。这时,王春仙又把心思放在孩子们的婚事上。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盖起新房。如今,两个侄子先后娶了媳妇,侄女也已出嫁,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很感恩,将姑姑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孝敬侍奉。

  王春仙荣登“中国好人榜”。

  506  扎西央宗

  扎西央宗,女,藏族,1973年12月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村民。

  扎西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丈夫,不离不弃,谱写一曲藏汉民族一家亲的美丽乐章。

  扎西央宗和丈夫王勇曾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陷入困境。2013年5月,正在工地干活的王勇突然倒在了地上。扎西央宗带着王勇辗转山南、拉萨等地治疗。然而,王勇病情不断恶化,由双耳失聪发展到双目失明。面对经济的窘迫、抚幼的重担、父母的担忧,扎西央宗没有被吓倒,一边抚养孩子、照顾丈夫,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

  丈夫不愿拖累扎西央宗和孩子,几度动起轻生的念头。两个孩子也要求辍学,帮着照顾父亲、挣钱养家。扎西央宗坚决不让儿女辍学,她白天在家照顾丈夫,下午6点左右给丈夫准备好晚餐后,再骑电动车到市区进花、卖花。很多时候要卖到凌晨,休息三四个小时又要起床照顾丈夫。这样的艰辛生活,扎西央宗坚持了好多年。

  付出换来回报,她把丈夫照顾得贴心周到,两个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全家实现脱贫。

  扎西央宗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其家庭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507  计棕英

  计棕英,女,汉族,1936年1月生,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村民。

  计棕英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长达65年,屡遭家庭变故,仍坚强面对,始终不离不弃,被誉为“最美嫂娘”。

  1953年,计棕英嫁给丈夫的第二天,公婆嘱托她:“你是当嫂子的,弟弟年纪小,眼睛看不见,以后你多照顾他。”于是,她开始长达60多年照顾小叔子的历程。那时,计棕英一天出三次工,晚上还要回家操持家务。白天在外干活时,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小叔子,见缝插针回家照看,给他做饭、洗衣。在嫂子的照料鼓励下,小叔子学会吹笛子、传唱说书,还在生产队当上了饲养员。

  上世纪90年代,计棕英家庭屡遭变故。先是婆婆去世,计棕英的三儿子又因意外身亡,丈夫因亲人离世深受打击,也于1994年撒手人寰。接连失去三位亲人,悲痛不已的计棕英,没有忘记公婆、丈夫的叮嘱,一边拉扯自己的6个儿女,一边照顾小叔子。晚年时,计棕英多次拒绝跟随儿子到县城生活,坚持留在村里照顾小叔子。2018年1月,75岁的小叔子因病去世。计棕英用65年的不离不弃,书写了家庭亲情的感人故事。

  她的故事成为街坊邻里的美谈,也深深涵养着大家庭的美好家风。如今85岁的计棕英四世同堂,一大家人过得和睦幸福,孩子们个个孝顺。计棕英的子女们争先恐后赡养老人。老人的小女儿以母亲为榜样,孝敬公婆,被评为当地的“好媳妇”。

  计棕英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508  央  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山南供电公司职工。

  央宗对残疾丈夫不嫌弃、对家庭不抛弃,用行动默默诠释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守护。

  央宗丈夫杨显斌,在1999年12月的一场意外触电事故中受伤造成双臂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那时孩子才一岁多,匆忙把襁褓中的儿子交给亲戚看管,她陪护丈夫住院治疗。突然从一个壮年男子成为重度残疾人,丈夫一时难以接受。央宗找到医生护士,学习护理、制作食物和心理疏导知识。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鼓励他坚定生活的勇气。丈夫病情好转可以下地走路了,为帮助丈夫练习平衡能力,她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帮助他一步步往前挪动。那段时间,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22年来,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精心设计便于丈夫生活自理的小工具。央宗的坚强与乐观、关爱与帮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儿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好品质。2016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她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总是抽出周末时间陪婆婆聊天,帮婆婆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

  2013年,公司为了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给央宗调整了工作,让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丈夫。她感恩组织,友善朋友,工作中脏活累活抢着干,能帮同事的都尽力帮。工作和生活中她都乐观坚强。

  央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509  冯玉琴

  冯玉琴,女,汉族,1971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康养中心副院长。

  冯玉琴十九年如一日,把康养中心当成家,把老人当成亲人,尽心尽孝,被老人们称为“贴心闺女”。

  冯玉琴所在的康养中心,服务照料104位特困供养人员。她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像对待亲人一样精心照料每位老人。她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力求做得更好。一位老人患血管瘤,病危期间,冯玉琴就像照顾父母一样,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有4位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她每天都要去查看护理情况,主动帮助老人洗澡洗脚、换洗衣服、翻身擦身,老人们虽然长期卧床却从未出现过褥疮。冯玉琴的真情付出,换来老人们的信任。

  有位老人刚来时性格偏激、脾气暴躁,经常动手打人。冯玉琴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先安抚老人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终于使老人逐渐改掉了坏脾气。后来,老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老人聊天散步,还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冯玉琴针对老人们的特点,先后建立多种文体小组,开展下棋、打牌、健身、唱歌、做手工等活动。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她都会组织老人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比赛和节日会餐,每月邀请社会组织和文艺团队为老人举办文艺节目表演,康养中心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冯玉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宁夏好人”。

  510  乔来生

  乔来生,女,汉族,1955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布哈岱村村民。

  她是一位伟大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两个失去双亲的侄子长大。她二十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大侄子,给予他最温暖、最珍贵、最特殊的“母爱”。

  1993年,乔来生的小叔子和妻子因意外去世,留下年仅3岁的双胞胎侄子,其中大侄子还因高烧患上脑瘫。看着两个无依无靠的侄子,乔来生毅然决定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为治好大侄子的病,乔来生和丈夫四处寻医问药,花光家中积蓄,就向身边的亲戚借。治疗费用使家里入不敷出,日子更加清贫。不幸的是,大侄子6岁时,病情加重,只能躺在床上或倚靠在轮椅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每天,大侄子的吃喝拉撒、穿衣睡觉,全靠乔来生照顾。因为常年操劳,乔来生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她却从无怨言。一万多个日夜,大侄子对于婶娘的无私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人劝过乔来生,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减轻点儿负担。可乔来生说:“那哪行!他在我身边我才放心。”一句简单的话语,承载着乔来生二十八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承载着一份特殊且珍贵的“母爱”。

  乔来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入选“内蒙古好人”。 

  511 刘小凤

  刘小凤,女,汉族,1967年10月生,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微波传输中心高级工程师。

  在儿子脑瘫残疾、丈夫患病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刘小凤自信坚强、乐观向上,用爱心孝敬公婆,用信心育儿成才,把一个连吃饭走路等生活技能都无法独立完成的脑瘫儿童培养成“荣誉研究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1992年9月,刘小凤的儿子出生不久被诊断患有脑瘫,面部、双手、双脚均严重畸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写字、走路。儿子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跨进学校大门,刘小凤和家人就买回各科教科书,在家辅导孩子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2011年,“高中毕业”的儿子开始憧憬大学校园。刘小凤多方联系,积极沟通,最终儿子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无法握笔写字是考试的最大障碍,他只能做选择题。尽管如此,所有科目选择题总分280分,儿子考了262分,其中数学科目选择题部分得了满分。毕竟,262分的考分太低,儿子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大学梦似乎就要破灭。刘小凤没有放弃,孩子也不愿放弃。经过多方努力,兰州大学接纳了儿子。儿子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以旁听生的身份成为兰州大学 “2011级本科生”。如今,儿子已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正在攻读博士。儿子的经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励志榜样,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领导授予他“荣誉研究生”称号。

  2008年刘小凤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她既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生活的担子更重了。她坚持每周带儿子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老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尽心操持。为方便老人生活,刘小凤把自己的电梯房留给两位老人。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和闺女一样亲。

  刘小凤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12 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刘秀祥从小照顾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长大后去外地求学也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用孝心孝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刘秀祥4岁时父亲去世,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外出打工,留下他同患有精神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相依为命,他幼小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读初中时,他带着患病的母亲一起进城,与母亲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建一个草棚居住,靠捡废品、打零工等维持生活。上高中期间,他带着母亲,租下农家闲置的猪圈当家,继续打零工、做家教维持生活。2008年高考,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之后,他又背起母亲远赴异乡求学,坚持边上学边打工照顾母亲。在大学里,他用打工挣到的钱资助3名中学时一起捡废品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工作,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从走上讲台那天起,刘秀祥就将全部心血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除了照顾母亲外,他大部分的收入和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他曾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争取到资助金1000多万元,资助学生2700多人。

  刘秀祥荣获全国最美教师、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513 刘明启

  刘明启,男,汉族,1985年2月生,黑龙江省北安市杨家乡新荣村大架子屯村民。

  刘明启像对待亲人一样,全心照顾一对父子,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乡亲们称赞他是有孝心、有情义的好青年。

  同村村民崔久成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母亲去世早,父亲年老多病,生活十分艰难。16岁的刘明启隔三差五地就往崔家跑,为他们送吃送喝,帮着打扫卫生、干农活。刘明启的哥哥也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低保政策出台后,村委会见刘明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主动照顾崔家父子,生活压力很大,就主动为刘明启的大哥争取了低保的名额,但刘明启却说:“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需要低保的人还很多,先给他们办吧。”

  2005年,刘明启结婚后的第三天,就在全家人特别是新婚妻子的支持下,把崔家父子接回自己家照顾。父母、大哥、奶奶、姥姥、崔家父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2008年,崔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刘明启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给老人洗脸擦身、喂饭喂药,半夜还要起来给老人翻身,一照顾就是3年,直至老人去世。2008年,崔久成行动有些不便,刘明启带他去北安、哈尔滨的医院看病,来回的路费、诊疗费、药费一次就花了1万多元。

  女儿出生后,妻子需要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地里的农活都落在刘明启一个人的身上。农忙时节,他一边抢时间种自己的地,一边还靠开大型机械代耕挣钱。有一次秋收,他一干就是六天六夜,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随便吃口东西,累了想想自己的一家老小,一下子就精神了,他觉得为了他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刘明启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14 刘羲檬

  刘羲檬,女,汉族,2001年3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

  刘羲檬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打理家中大小事情,用柔弱的双肩为母亲、为整个家庭撑起一片天。

  刘羲檬出生后不久,母亲生病瘫痪在床,父亲离家出走,刘羲檬被寄养在姨妈家。3岁时,她回到母亲身边,开始学着拿馒头、黄瓜喂母亲。她4岁学做饭,锅台高,够不着,只能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脸和胳膊不时被沸腾的米汤、飞溅的油滴烫伤。6岁开始,她每天帮母亲穿衣、洗漱。每次帮母亲如厕,对年幼的刘羲檬而言,都是历尽艰难。有时力气用尽,母亲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为了不让母亲受伤,刘羲檬用瘦弱的身体挡护倒下的母亲和沉重的椅子,经常被砸倒在地。在母亲的哭声中,她挣扎着站起来,安慰着母亲,又一次继续,她经常被砸得伤痕累累。

  上学后,由于学校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早晨上学前,她都会做出两顿的饭菜,端到母亲床前手能摸到的地方。晚上放学后,她小跑着回家,给躺了一天的母亲翻身擦洗,做好晚饭,把家里打扫收拾好。

  由于长期瘫痪,母亲全身大部分关节都变形扭曲了,非常疼痛。听说按摩可以减轻病痛,刘羲檬10岁时便学会中医按摩,每天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揉、点、按、压着母亲的穴位。10年过去了,她坚持每天为母亲按摩,现在每个部位的轻重她都拿捏得很好。

  刘羲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异,在得知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后,她当即决定:“带着妈妈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照顾母亲。

  刘羲檬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当选感动龙江年度人物。

  515 衣爱娟

  衣爱娟,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梅桥村村民。

  衣爱娟淳朴善良、为人诚恳,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自己的婆婆、养母和生母,以孝心和孝行诠释孝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被邻里传为佳话。

  婆婆在世时,衣爱娟处处顺着婆婆,从没和婆婆红过脸。婆婆自1986年搬来与他们夫妻同住,一起度过了34年。衣爱娟每天早起去市场买回新鲜的蔬菜,变着法儿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婆婆爱吃瓜子,但没有牙齿,衣爱娟就剥好瓜子仁放在小碟子里,方便婆婆随时食用。婆婆早上爱吃花生酱拌粥,家中就准备了多种不同口味的花生酱。早上起床后,她首先要到婆婆房里嘘寒问暖,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去老人屋里,看看被子盖得严不严,老人睡得好不好。婆婆爱干净,衣爱娟每天都帮她擦洗身体,一年到头不曾间断。

  养母有咳嗽的老毛病,因为季节和气候变化常常发作。衣爱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丈夫商量后,她暂时放下地里的农活,在家专门陪伴养母。在她精心的照顾下,养母慢慢好转康复。

  2020年,享年107岁的婆婆和100岁的生母相继去世,衣爱娟全心全意照顾养母。在衣爱娟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继承了妈妈的良好品德,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个大家庭的老老少少都会相聚在一起。周围的村民被衣爱娟的孝心感动,纷纷学习仿效,整个梅桥村形成浓厚的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

  衣爱娟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其家庭被评为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516 许迎春

  许迎春,女,汉族,1971年1月生,国家管网北方管道锦州输油气分公司职工。

  许迎春是公婆眼里的亲闺女,是帮助重疾丈夫实现公益梦想的好伴侣。19年间,她始终如一,操持家里家外,精心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奉孝床前为公婆养老送终,用真情和孝心撑起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许迎春的丈夫谭纯慧从小患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症(俗称“瓷娃娃”)。2002年,许迎春千里迢迢从四川远嫁到辽宁锦州,陪伴在谭纯慧身边。许迎春的丈夫虽然身患重度残疾,但身残志坚。作为网站新闻编辑,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时分。不管多晚,许迎春都一直陪在他身边,或者帮其整理资料或者为其按摩。为让丈夫释放工作压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许迎春考取驾照,开车带着丈夫去旅游。为帮助丈夫实现公益梦想,许迎春考取社工证,帮助丈夫成立锦州市“瓷娃娃”爱心协会,为危重病残疾人士提供救助服务。如今,在许迎春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她的丈夫58岁依然精神饱满地工作。

  2016年,许迎春的婆婆患重病,生命垂危,经过她的精心照料,转危为安,但从此坐上轮椅。天气好时,许迎春就带着丈夫和婆婆一起到公园、商场逛逛,每次出行她都要来回搬动两个轮椅,分别抱着丈夫和婆婆上下车。2020年,88岁的婆婆卧床不起,临终前的3个月,她每天下班后陪在身边昼夜守护,尽全力悉心照料。

  许迎春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17 孙梅丽

  孙梅丽,女,汉族,1968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永兴社区居民。

  孙梅丽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经常需要住院疗养。多年来,孙梅丽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在两位老人身边悉心照料,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孝道与真情。

  孙梅丽的婆婆患有帕金森、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2003年,公公因为心梗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两位老人每年要住院两三次,每次住院,孙梅丽都在病床前细心伺候,尽心尽力为老人调理膳食。20余年来,她精心照顾老人生活,抽空就到处为公公婆婆求医问药,在当地树立了“好儿媳”的典范。

  2009年4月,孙梅丽的婆婆因为腰部骨折在医院做手术,当时正值旅游旺季,医院附近所有宾馆都客满,找不到住处,孙梅丽夫妇两人轮流排班,一人陪在病床前,一人就窝在车里过夜,整整持续一个星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梅丽积极把家庭的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全社会,成就大爱。她发起成立的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已吸纳志愿者1.5万人,先后成立10个“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敬老院、社区560名老人提供服务78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2万多小时。

  孙梅丽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18 李洪生

  李洪生,男,汉族,1947年9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一社区居民。

  40多年来,李洪生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妻子,用真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不离不弃,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1968年秋天,21岁的李洪生经人介绍结识了王华清,一年后结婚。从1975年开始,妻子时常觉得四肢无力,李洪生带着妻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但妻子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1986年,刚刚40岁的王华清已经无法行走。

  1991年,王华清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绝望的王华清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李洪生温柔而坚定地对王华清说:“别担心,只要人在,家就在,我会一直陪着你。”因为李洪生的坚定和坚持,王华清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多年来,李洪生白天给妻子洗漱、喂饭、喂药,晚上定时帮妻子翻身。为了避免妻子久卧在床出现肌肉萎缩,李洪生坚持每天为妻子按摩,放松肌肉。家庭的困难没有让李洪生对工作产生懈怠,每天上班前,他都将妻子安排妥当才放心出门。

  2007年李洪生退休后,成了妻子的“专职保姆”。王华清血糖高,李洪生就经常做一些苦瓜、山药等清淡的菜,每日三餐科学搭配。“他把我的嘴都养刁了!”王华清满脸幸福地说。2020年,王华清突然特别喜欢吃豆腐脑,一年多来,李洪生每天早上步行20多分钟为妻子买豆腐脑。他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经常拉着王华清在农场周边散心。2015年老两口还回了一趟王华清的老家四川成都探亲。丈夫多年的陪伴与守护,让王华清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

  李洪生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

  519 杨会芳

  杨会芳,女,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教师。

  杨会芳从小就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带着父母上学,书写了大孝至亲的感人诗篇。

  杨会芳母亲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在她6岁时突发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在左邻右舍帮助下,年幼的她便扛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开始学习给父母洗漱、做饭、喂饭、喂药以及收拾家务。为了能让父母生活得好一些,她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就去打零工挣钱养家。在随后几年中,杨会芳家里又遭遇了不幸:母亲突发心脏病,父亲失明,随后又发生脑溢血并从此瘫痪在床……杨会芳变得更加坚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的病情趋于稳定。

  18岁那年,杨会芳考上了大学。经过几天深思,她决定带着父母去上学。杨会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简陋小院,每天一放学,她就骑电动车回家照顾父母,有课的话再赶回学校。她总以坚强乐观的面孔出现在人前,从未主动跟人说起家里的困难。在校期间,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会芳带着父母求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帮助。2012年一家医院主动联系她,将其父母接到医院的养老院免费照顾。

  对于他人的帮助,杨会芳心存感恩,总是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工作后,在业余时间她经常投身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2018年杨会芳当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积极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提出建议,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会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0 杨善文

  杨善文,男,汉族,1968年11月生,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中心小学教师。

  40多年里,杨善文照顾重病的父母、关爱精神残疾的弟弟、拉扯年幼的女儿,生活对他“风雨交加”,但他用爱心、耐心、恒心支撑起这个家,用大爱书写至善人生。

  杨善文14岁时,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上慢性肾病,无法再干重活。不久,他的弟弟查出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家里本就贫困,为给弟弟凑足医药费,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辍学回家,干农活、下工地,省吃俭用。一年后,在老师再三劝说下杨善文重返校园。学校离家有4公里路,他每天放学都跑回家,帮着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弟弟逐渐康复。没多久弟弟又患上了精神疾病,杨善文几十年来背着弟弟辗转多地求医。弟弟病情发作时割腕自杀,失血过多,他为弟弟输血,将弟弟救了过来。

  父亲的肾病由于没有及时妥善治疗,2005年发展为尿毒症,生活无法自理,这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杨善文牵肠挂肚。一有时间,他就赶回几里外的家,为父亲端茶送药。为了支付父亲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费用,他利用休息日耕地种粮、做小工,任劳任怨。父亲心疼儿子,不愿治疗拒绝吃药,他总是耐心劝说;父亲心情不好骂他,他从不抱怨,几年如一日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换洗衣服。2010年父亲过世,两年后母亲又被确诊为胰腺癌、胃癌并发,住进了医院。四处借钱完成手术后,他把母亲背进了自己住的单位宿舍精心侍奉,自学打针、换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等护理技能。

  因生活困难,妻子在女儿蹒跚学步时就外出打工,杨善文既当爹又当娘,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年幼的女儿。杨善文的孝行与仁爱使女儿耳濡目染,懂事的她也时常帮助做家务,为爷爷捶背。

  杨善文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521 来代俊

  来代俊,男,汉族,1933年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梁平区仁贤街道白鹤村村民。

  在部队,他是英勇善战的装甲兵班长;在家里,他是可以倚靠的顶梁柱。来代俊六十三年如一日,不离不弃陪伴照顾病妻,含辛茹苦抚养4个孩子长大成人,用坚毅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诠释着忠诚与担当的家国情怀。

  1953年2月,新婚燕尔的来代俊在妻子的鼓励下,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前线,屡立战功。1958年,28岁的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由于患病,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妻子受到打击,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只能长期吃药稳定病情。为了给妻子治病,来代俊跑了多家医院为她诊断、买药。一开始,妻子的治疗态度还算积极,慢慢地,只要一看到药,她就变得十分抗拒。为了“哄”妻子吃药,来代俊想尽了办法。日复一日,从吃喝拉撒到洗澡洗衣,他精心照顾着妻子。这一照顾,就是63年。

  几十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照料着孩子长大成人。为挣工分,来代俊背着孩子犁田翻土;为补贴家用,他趁赶场天到街上帮人剃头补鞋,成为远近闻名的“补鞋师傅”……来代俊还赡养并安葬母亲、继父、岳母等多位老人。即便如此,来代俊却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没提过任何要求。

  2021年1月,90岁的妻子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人世。结婚70年服侍老伴63年的来代俊,送走老伴后思念成疾,住院一个多月。儿女带着各自爱人轮流照顾父亲直至出院。来家儿孙们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乡邻们以他们为榜样,孝老爱亲、仁贤厚德在这里蔚然成风。

  来代俊入选“重庆好人”。

  522 余晓惠

  余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3 邹 晴

  邹晴,女,汉族,2001年10月生,共青团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学生。

  邹晴从10岁起独自照顾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她放弃进重点中学读书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卫生学校,后又考入大学学习护理专业。多年来,邹晴在哪里,她就把母亲带到哪里,悉心陪伴照料。带着母亲上学,邹晴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母亲擎起一片天。

  邹晴的母亲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小儿麻痹症,父亲脚有残疾。2011年,邹晴的外婆和父亲因患癌症相继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和为给外婆、父亲看病欠下的高额医药费。亲人离去和经济困境一度让母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10岁的邹晴坚强地从痛苦中站起来,想尽办法鼓励母亲、温暖母亲、逗母亲开心。由于母亲肌肉出现萎缩,无法正常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邹晴每天清早起床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做好早餐,出门之前扶着母亲上完厕所;下午放学后立刻赶回家煮饭;晚上为母亲洗脚、擦身,料理家务。夜深了,母亲休息后,她才有时间做功课。2016年,邹晴以优异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她选择就读卫生学校。

  读卫生学校后需要住校,邹晴作出一个决定:带着母亲去上学。邹晴带着母亲租住在学校附近,开始了“陪读”生活。2019年9月,已经毕业到卫生院工作的邹晴通过努力,考上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护理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期间,邹晴仍然带着母亲一起上学,尽管生活异常艰难,她都始终如一照料着母亲。在实习期间,工作、学习十分忙碌,她依然一如既往照顾母亲。在她多年的悉心照顾下,母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气色也越来越好。

  邹晴荣获“新时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4 沙尼汗·艾塔木

  沙尼汗·艾塔木,女,维吾尔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

  沙尼汗·艾塔木心怀仁慈孝爱的心,无微不至照顾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孝心孝行建设幸福和谐文明家庭,她是社区家喻户晓的好儿媳。

  沙尼汗·艾塔木的婆婆患有严重关节炎,不能走路,2005年病情恶化瘫痪在床。每到晚上,婆婆的腿疼得睡不着时,她就起来给婆婆揉腿减轻病痛。天气晴朗时,她把婆婆背到门口晒太阳,带婆婆到外面散心。每天按照婆婆的口味做饭,为老人洗脸擦身、按摩洗脚,服侍老人吃饭服药、换洗衣服。怕婆婆寂寞,还经常邀请邻居到家里来陪婆婆聊天。有一次婆婆生病了,她背着老人跑到1公里外的门诊打针。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沙尼汗·艾塔木却六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婆婆,直至老人去世。婆婆临终前流着泪拉着她的手说:“来世你还做我的儿媳妇。”沙尼汗·艾塔木孝敬老人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子女,也感动着左邻右舍,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找她聊天,时间长了,她的家成了“老人俱乐部”。

  2010年春天,街道和社区找到沙尼汗·艾塔木,希望能在她家的小院开办居家养老点,让社区的空巢老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在丈夫大力支持下,他们刷房子、铺地砖、打扫院子,首批8名空巢老人接到家里,“情暖空巢”居家养老点运行起来。因为服务周到、体贴入微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今,居家养老点共有36名老人,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0多岁,每一位老人在这里都得到她精心照顾,她也成为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沙尼汗·艾塔木的大爱情怀得到群众广泛认可,2017年,阜康市委投资150余万元建成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由她继续负责,为辖区60名老人提供“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养老服务。

  沙尼汗·艾塔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25 沈亚秋

  沈亚秋,女,汉族,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如东县城中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

  20多年来,沈亚秋悉心照顾身边的3对“父母”:丈夫已故女友的父母、公公婆婆、丈夫的伯父伯母。她和丈夫已故女友的父母组成一个特殊而幸福的家庭,她尽心侍奉全身瘫痪的婆婆和身患癌症的公公,她用细致入微的照顾陪伴无儿无女且重病卧床的丈夫的伯父伯母。

  她是心怀大爱的好“女儿”。1997年,在童店乡文化站工作的沈亚秋与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张恒俊相识,两人互生好感。张恒俊告诉沈亚秋,已故女友莫某当年确诊白血病临终前,自己答应过要把她的父母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沈亚秋被眼前这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深深地感动了,表示愿意和他一起照顾两位老人!沈亚秋不仅将自己女儿名字中间加上了莫姓,更在莫母生病的7年中如同女儿般悉心照顾。莫母去世后,沈亚秋又以女儿的身份料理后事,并将莫父接到县城,跟他们一起生活。

  她是弘扬孝道的好儿媳。沈亚秋尽心侍奉公公、婆婆。婆婆由于患脑梗,一次中风摔倒,引发股骨破裂,致使全身瘫痪,长年卧床,同时还患有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护理难度非常大。公公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亚秋带着老人四处寻医,在2013年沈亚秋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她对老人的悉心照顾也丝毫未减,直至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她是倾情陪伴的好侄媳。对无儿无女丈夫的伯父、伯母,沈亚秋也给予了精心的照顾。二老相继中风落下偏瘫的后遗症。生活中,买米买油、买药看病、大事小情,都由沈亚秋操心。2018年,伯母病情恶化,沈亚秋侍奉在老人床前,喂饭送水,递汤送药。伯母去世后,伯父的身体也转差,沈亚秋几乎每天都守候在老人身边,侍奉左右,直到8个月后伯父离世。

  沈亚秋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26 张子玉

  张子玉,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西省吕梁市泰化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子玉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盲妻,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挚爱演绎一段爱情佳话。

  1983年,泥瓦匠出身的张子玉和王爱林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儿子出生后不久,妻子突患“视网膜血管疾病”继发青光眼,面临失明危险。从此,张子玉停掉刚起步的生意,带着妻子求医问诊,花光全部积蓄,欠下巨额债务。不论严寒酷暑,他都是半夜起床,到医院排队挂号,每天熬药、做饭,宽慰照顾妻子。虽然做了4次手术,吃了很多药,但仍然没有治好眼睛。妻子因病痛和失明,对生活失去希望,更不想拖累丈夫,曾几度动过轻生的念头。但张子玉说:“爱林,你放心,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陪着你!”

  通过努力打拼,张子玉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让妻子快乐起来,他经常带着妻子外出旅游,和同事、朋友、同学多联系交流,参加公司里的各种活动,帮助妻子重拾自信。他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支持,成为支撑妻子生活下去的动力。在张子玉精心的陪伴照料下,妻子心境好起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张子玉对妻子的爱、对家庭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心存善良、充满爱心的良好家风,也深深地影响着妻子。2006年的一天,王爱林得知有一个学生因失去父母、拿不起高额学费而准备放弃读大学,就向丈夫提出资助的想法。张子玉当即同意,并和妻子一起到这个学生家中出资相助。从此,夫妇俩开始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爱心之旅。15年来,夫妻二人共资助4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张子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27 张 仁

  张仁,男,汉族,1964年3月生,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石窝村村民。

  作为家中长子,张仁从十几岁起就和母亲一起撑起五口之家。几十年来,他放弃成家机会,一直悉心照顾瘫痪的母亲、年幼的弟弟妹妹,用爱和善良谱写一曲孝老爱亲的大爱乐章。

  张仁1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那时,姐姐出嫁不久,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年龄尚小,稚气未脱的张仁暗下决心,一定要替父亲撑起这个家。从此,他仿佛一夜间长大成人,在家忙里忙外不停歇,外出务工踏实肯干不偷闲,一门心思为家庭奔忙。家里虽然条件不好,但他努力挣钱,供弟弟妹妹3人都如期完成了学业。

  1996年,不幸又悄然降临。母亲因病瘫痪在床,给原本就困窘的家庭带来巨大冲击。为不连累弟弟,也为更好地照顾瘫痪的母亲,张仁坚持带着母亲搬离原先住所,在家门口简单盖起三间小屋和母亲一起生活。

  20多年来,张仁放弃成家的机会,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给母亲治病。他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带母亲四处求医问诊,走到哪里都惦记着自己年迈、瘫痪在床的母亲。给母亲洗衣洗头、换洗尿布、洗脚按摩,几乎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有时候,母亲感冒或是身体不舒服,张仁会利用工作空闲跑回家,看一眼才心安。

  如今,张仁在一家公司做装卸工。他在工作地附近租了房子,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母亲。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528 张志旺

  张志旺,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村民。

  张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