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园区里的“朋友圈”

[百科] 时间:2024-05-02 22:05: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3次

原标题: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园区里的朋友圈“朋友圈”

【调研点位】

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

“原料锂矿今天早上拍卖的最新价格是4万元/吨,原来最低的川江时候才2000多元/吨。价格虽然暴涨,安经但因为下游需求端持续增加,济开这个收购价格我们也有盈余空间。发区”6月24日,园区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祥刚接待完一波客商,朋友圈又准备着接待另一波客商。川江

正在风口上的安经锂电产业,犹如一块“磁石”源源不断吸引各地争相进入这条火热的济开产业赛道。市场不愁、发区销路不愁,园区似乎只要成功挤进赛道就能赚一把。朋友圈但是川江,这只是安经光鲜的一面。

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记者在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调研时发现,面对物流阻滞、供应链不畅、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价格集体飙涨等问题,光鲜背后,也有企业或重或轻“摔倒”,而构建相互依存关系的产业生态“朋友圈”,成为园区内稳产业的关键之一。

一串“葡萄形”的产业关系图

今年3月,因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天宜锂业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一船锂矿被迫在沿海港口滞留10多天。企业不得不向货运船只额外支付超百万元的滞期费。

船只进不来也就出不去,海外客户的订单只能延期交付,成本又多了一笔。张祥说,幸好仓库做了原料储备,否则连正常生产都会有影响。

各种额外成本叠加,各种风险并存,但天宜锂业去年仍完成24亿元产值。今年,该公司定下产值目标为100亿元。

定下这个目标的底气是什么?在该公司门前放置的展板上,一串“葡萄形”的循环经济图引起记者的关注:在四川时代和海丰和锐两家龙头企业周边,分别串联起锂电循环产业、氯碱化工循环产业两大链条。这两条产业之间,又同时在锂电池这一环节上相互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生态圈,10多家企业就像一个个葡萄紧实地串联在一起,交织成一张完整的产业关系网——

海丰和锐是一家生产氯碱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用于另一家企业生产钛白粉。而第三家企业生产的盐水和工业渣,又返给海丰和锐生产水泥等。

“氢氧化钠是氢氧化锂的基本材料,我们的生产要用到海丰和锐的部分产品。”张祥说,正是看中了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具备稳定充足的供应,天宜锂业才加快上马新项目。同时,在这里又延伸出了锂电循环产业。

对此,海风和锐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短时间内疫情对氯碱化工产品出口有影响,但因为下游需求大,所以利润较为可观。“园区内锂电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产品有明显拉动作用。”

一份“阵痛”后的加速融入计划

冲进高速奔跑的锂电产业赛道,并不是每一位“选手”都能冲在最前面。跑得慢,就有被淘汰的风险。

从天宜锂业出发,不到10分钟车程,就到主打生产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去年,该公司产值达8亿元,但今年前5月,该公司却因上游的锂盐原料价格暴涨几十倍,让企业生产的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被迫抬高售价。而抬高售价,直接导致公司订单下降50%。

“公司销售的产品没有进入园区内的锂电循环产业供应网中,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因为没有‘水涨船高’这种稳固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当遇到疫情和成本上涨等各种超预期因素情况下,订单就很容易丢失。”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牟嗣川坦言。

经过这一波冲击,宜宾光原公司有了新计划:在目前1万吨年产量基础上,明年将产能扩到2.5万吨,通过扩大规模,争取进入园区的锂电产品供应网中。

在牟嗣川看来,过去没进入供应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体量小,下游相关供应商瞧不上。“我们要通过提高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希望园区能引进上游的硫酸盐生产企业到公司附近建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江安经开区作为宜宾锂电产业集群项目的承载地,过去一年多来已有13家企业落地,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而今年重点在谈项目有20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如何把手中这副好牌打好,在当前复杂发展环境下更是一种考验。”该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平说。

目前,园区已设立“前线指挥部”制度、“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跟踪推动机制等,紧紧围绕主打产业引进关联项目,确保项目全环节管理、全流程增效。同时,为全力破除项目落地要素瓶颈,在用地和环保等指标方面,既积极争取融资力度,又大力实施增减挂钩,解决项目用地需求。同时,组建安全环保专家库,定期为企业提供免费“体检”,有力保障项目快速平稳落地。

“今年前6月,园区内锂电产业总产值预计达75.2亿元,同比增长723.1%。”刘平说。

记者 陈碧红 文露敏

(的关注 陈碧红 文露敏)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