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持续选派人才下沉中小微企业—— “科技副总破解了老大难问题”

[焦点] 时间:2024-04-29 07:38: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4次

原标题:湖北工业大学持续选派人才下沉中小微企业—— “科技副总破解了老大难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 弘扬“店小二”精神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湖北工业大学持续选派人才下沉中小微企业—— “科技副总破解了老大难问题”

眼下,湖北京山沃力仕农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都在加紧调试一款油茶果刨销式破壳机试验样品。工业

在湖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教授王焱清的大学大难指导下,这款机器有望在今年10月进行工艺试验。持续

“试验若能成功,选派下沉将大幅提升油茶果剥壳的中小总破工艺质量,提升加工效果。微企问题”8月6日,业科王焱清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技副解老他刚帮助公司调整了一款设备的湖北关键部件,减小了机器震感。工业

去年7月,大学大难王焱清报名加入湖北工业大学“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以下简称“三百工程”)活动。持续活动中,选派下沉全校派出253名教师,中小总破分赴230家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

今年7月,该校又有30名专家被省委人才办选聘为科技副总,23名专家被选聘为“院士专家企业行”成员,继续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东古城酒业的酒缸

从手工作坊走向标准化生产——

为企业量身定制新工艺

8月5日下午,麻城木子店镇,隐居在村落中的东古城酒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地下酒窖正在施工。

1558平方米的酒窖建成后,该公司将采取新工艺处理和储存老米酒,达到四季有酒上市的目标。

在过去,这可是东古城酒业不敢想的事情。

“以前,我们只生产传统老米酒,一年只有9月到11月能生产,产品生命线很短。”东古城酒业总经理王亚鹏说,传统老米酒最长的保存时间只有6个月。因此,尽管公司生产的酒质量、口感都不错,却一直在当地“打转”,走不出麻城。

陈茂彬的到来,改变了这家酒企的命运。他是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三百工程”成员。

“老米酒保质期太短,公司不敢扩大销售范围。产品季节性太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没法生产,需要开发新品。”陈茂彬指出公司的问题,着手帮企业改进工艺。

从酿造工艺到包装设计,他为企业设计了一整套规范技术流程。在他的支持下,东古城酒业购置了标准的储酒设备,保存、取样都方便许多。

“只生产传统老米酒是不够的,要开发新品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拓宽销售渠道。”陈茂彬建议说,年轻人喜欢清爽型口味,就开发低度果味米酒;老年人有药用需求,就以药材入酒,开发功能型米酒。产品种类多了,季节带来的影响也就小了。

“科技副总破解了老大难问题。”王亚鹏介绍,得益于陈茂彬带来的科技变革,今年疫情期间,公司首次试水网络平台销售,将库存产品销售一空,“我们正在加紧硬件升级改造,做出品牌。”

和东古城酒业一样,麻城市高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陈茂彬的帮助下走出了麻城。

“以前,我们只做散装豆制品,一块块摆在菜场里卖。”高峰科技董事长丁高峰说,在陈茂彬的指导下,公司建立豆制品预包装自动生产线。有了密封保存技术,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已与多家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

今年,陈茂彬又受聘成为襄阳的科技副总,继续服务企业。

高峰科技豆制品预包装简介

从百人手工剥皮到自动剥皮机——

让农产品加工更“轻松”

“最忙的时候,五六百人同时在车间里剥橘子。”8月6日,说起赴任宜昌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科技副总时的情景,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汤亮仍记忆犹新。

海通食品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是橘子罐头和浓缩果汁等。“三百工程”开始前,汤亮翻看学校收集到的企业需求时发现,海通食品对生产自动化需求迫切,这正好是他擅长的。

“我联系海通食品,一拍即合。”汤亮说。

来到海通食品后,他发现柑橘的去皮、分瓣这些劳动密集型环节,该公司完全依赖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为找到适合该公司的自动化方案,汤亮多次到生产一线研究产品生产流程细节。

和汤亮一起“入驻”海通食品的还有湖北工业大学的两名博士,分别擅长食品加工、机械测试与控制。三人各展所长,为公司设计了一款高效且无污染的自动剥皮机,目前已取得相关专利,正在试验中。

与之相配套,汤亮还在设计一款精确瓤胞罐装自动化生产装备。“在果汁里添加橘粒,需要去掉瓤皮。”汤亮说,人工去皮很难保证没有杂质,自动化设备能大大提高操作精确度,更加保质保量。

作为科技副总,汤亮想的不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我准备下周再去一趟,这次要带去一个关于罐装质量检测的设计方案。”汤亮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他还打算在海通食品建立一个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推动更多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柑橘人工剥皮和分瓣

专利技术从压箱底走向生产线——

科技副总整装再出发

2019年7月启动至今,“三百工程”已开展一年多。

科技人才们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新技术,还有新思路。

“开展‘三百工程’的初衷是,主动适应湖北产业发展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精准对接湖北十大重点产业,扎根湖北办教育。”湖北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朱爱军介绍,招募通知发布后,全校教师踊跃报名,地方政府部门、生产企业主动报送需求岗位,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地方工科大学有应用型优势,科研人员也要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优化学科知识体系。”朱爱军表示,高校的专利成果不应被放在抽屉里“不见天日”,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才能真正物尽其用。

为此,该校偏重于选择省内中小微企业,将人才送到最有需求的企业中去,并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和评审检验服务企业的成效。

今年7月,全省449名下沉企业专家中,湖北工业大学有50余名专家人才入选其中。

“作为省属高校,我校始终将办学重点放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和技术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等方面上。”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克勤表示,该校科研人员将秉承开拓务实的精神,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在企业扎实做出成果,真正服务企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陈凌 实习生 李累)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