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社区支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正文

社区支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时尚] 时间:2024-04-26 03:06: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83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孙媛媛

  乡村振兴并不是社区让每一个生活在乡村的人都变成富翁,而是支持助力振兴让他们都过上有尊严的、质量更高的农业生活。

1672293391348796.jpg

致富之路 一路走来,乡村石嫣和以她为代表的社区“新农人”群体用14年的尝试与努力解锁了中国人种地的新模式。供图/受访者

  近期,支持助力振兴《清华学霸放弃高薪当农民,农业花14年打造种地新模式,乡村如今年赚800万》等标题的社区新闻屡屡登上媒体头条,《小康》杂志、支持助力振兴中国小康网采访到新闻主角石嫣,农业她笑着答:“800万是乡村五六年前农场的营业额,现在应该又翻倍了,社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支持助力振兴我个人的收入。”

  石嫣是农业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URGENCI)联合主席,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推动者。

  14年前,石嫣将欧美、日韩流行的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引入北京郊区农场,以消费者与农民共同承担农产品生产中的风险并分享收获的模式,为食品安全存在已久的信任问题探寻新路径。

  风险共担,分享收获

  石嫣曾经翻译过一本名为《分享收获》的书,于是她创建的农场也沿用了此名,体现了农场的理念核心是希望与农民分享生态有机技术,与消费者分享健康食材。

  CSA的模式是“先销售,再生产”,石嫣说:“我们第一年就招募了100多个客户,如果从一开始就拥有客户群体,再从事生产劳动,继而为客户群进行配送,那就不存在亏损。”CSA目前已经在国内遍地开花。“我们的目标是链接‘农民和消费者’‘城市和乡村’,不光以实物,同时也是媒介。”  石嫣表示,过去十几年生产标准以“无公害”为主,直到现在转到“绿色有机”方向,“CSA在这个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动角色,培养了无数新农人,他们是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

  中国CSA的发展趋于复杂性、多样性,如今,CSA农场数量已经达到1500家左右。石嫣介绍:“美国绝大部分是农场,再小规模也得百十来亩地,或者规模更大,而国内的CSA有很多生产主体,有小农户、新型的农场主,也有合作社以及其他大规模的生产主体。国内自媒体、电商线上平台的发展和渠道的多样性,也比国外更加多样化。CSA在国内起步稍晚,大约在2008年前后。从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讲,其实是更有活力的。”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世界通行的有机标准(Organic  Standard)。人们选择何种标准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和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要求,这就要求根据有机产品的最终市场选择最合适的有机标准进行生产。有机标准在中国认证业务开展的同时,很多国外的认证机构也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在华开展业务,如OCIA、ECOCERT、IMO、BCS等。“在CSA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泥沙俱下的过程,大众缺少深度认知,就会使得‘有机标准’之下有人钻空子,也使得一些真正在做有机的人反而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从产业的品类而言,形成更多有机生态的认知,需要一个发展阶段,选择生态有机产品,不用化学农药,让人们觉得可以保护环境。另外,CSA模式直接和农场对接,消费者把钱全部都付给了生产者,而不是大超市、渠道。

  “现在选择太丰富了,大城市随便线上一下单,一小时就送到家了。国内这种市场平台的建设包括电商的发展已经远超欧美,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结果,比如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倒台,而烧钱培养出来的市场在烧钱结束之后,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消费习惯形成了——‘今天下单我就想要’,而不是等待采摘、收获,最后配送到家。从环保角度来讲,大量的塑料包装对食材也存在着潜在的污染风险。而CSA农场给消费者配送产品都是能不包装就不包,或简单捆扎,而不像超市那样迎合大家对于‘看起来很好看’的需求。”石嫣说,本身人们选择CSA农场,就不需要太远距离的运输,“比如蔬菜,北京人就吃本地的农场产品,不需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非得吃全球的,本身食物里程就是高排碳的。”有机农业是低碳生活与农业结合的最好形式,再结合CSA消费理念,本身就形成了最好的碳减排模式。

  CSA的目标消费者是对健康、环保特别重视的人群,不一定很有钱,但他们重视健康,高度具备环保意识。“事实上,吃有机的食材,一个月也就花费一两千块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努努力是能够得着的。”

  为“新农人”架桥

  扎根农业领域多年,石嫣发现最重要的核心是:认知得是对的。“如果想做有机农业,但是连‘有机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行动上就会变得盲目。”

  一个人如果想回到乡村创业做生态有机农场,就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知识,包括植物保护、育苗、植物学、土壤的基础知识、管理栽培知识、农业机械知识、农业营销知识,等等。近些年,石嫣致力于“新农人”的教育和孵化,身体力行地帮助“新农人”深刻认识生态农业,少走弯路。她所认知的“新农人”,指的是主动选择到乡村工作、生活的群体。

  “新农人培训是把我们这十几年来的经验,还有研究国际国内趋势所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案对外教学,一方面是推广CSA模式,一方面将想从事这行业的人引导到更靠谱的方向。”石嫣说,生态农业本身就是很难的,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有学员说,接受完这个培训,哪怕最后不做这行,只做一个健康饮食的消费者也很好,这样也减损了在农业上摸爬滚打的成本。”

  为了让农场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每个月石嫣都会举办一场“新农人培训”,目前已办到第42期。疫情前是线下举办,约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农人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农业种植的新理念、新经验。疫情后改为线上举办。“国内CSA的主体基本都是新农人,以80后90后为主。这些人是未来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乡村之后,就会形成新的变革力量。乡村也有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各种问题,包括治理、项目补贴、项目政策,只要有新的力量就有希望。”她认为,新农人首先是人才振兴,CSA模式是产业转型的一部分,一定是未来乡村振兴之后大家要去做的产业内容。

  石嫣也在抖音上传播关于种植的经验,同时也有其他年轻人来农场学习有机种植,回到家乡后也创立了自己的CSA农场。原来有4个90后在“分享收获”农场工作,分别做销售、客服、配菜、生产,后来离开农场,回到老家福建建阳开办了自己的农场,“我不久前去他们的农场,200多亩地,种植水稻、莲子、甘蔗等,是一个家庭型的农场。还有一个新农人老家也在建阳,自己做了个小型加工厂,把当地的野生酸枣做成酸枣糕,没有任何添加剂,也不加南瓜、红薯粉。”这是跟着石嫣学习有机种植然后返乡自己创业的例子,现在,“分享收获”农场也会帮助曾经的学员销售劳动成果。

  解锁乡村生活新模式

  幸福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对生活的期待又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变化,莘莘学子以高学历、高保障为追求,渴望走出偏远的山区,来到繁华的都市闯出自己的天地。但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仍然有人选择从城市前往乡村,比如石嫣。而她回农村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幸福。对于幸福,她是这样定义的: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

  在石嫣看来,乡村振兴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乡村的生活和工作,未来是比在城市要更从容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农场里工作和生活,就没有在都市里的挤压感、压力和卷……这更是一种‘人应该过’的生活吧。”

  谈及经营有机农场的14年时光里给乡村带来的改变,石嫣说:“改变是一个过程。刚开始创办农场时谈到CSA,很多人觉得在中国没有推广前景,会觉得还没达到‘无公害’呢,怎么去做有机了?”十几年过去,“有机”变成了农业必须具有的方向。“各种农业指导方向、补贴、支持,也都在往有机的方向倾斜。”

  一个普通的农人,需要投入多少成本来建立CSA农场,又需要多长的时间收回成本,实现盈利?对此,石嫣回答说:“其实没有定数,CSA最核心的是有多少共建者参与进来,如果第一年就招到200个消费者共建,农人只需要每年付点场地租金,可能第一年就能回本。”随着有“有机”认知的人越来越多,在乡村做有机农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机农业本身是劳动力密集型,可能又吸引很多的人才到乡村来,我们所在的村子是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建了十几套民宿,未来就有乡村振兴的产业要素了。我们所在的乡镇,要以有机农业为核心去做乡村振兴方面的项目,我们作为运营主体,把乡村的闲置资源盘活。”她相信,未来随着对农业生态文明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些新农人都可以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业务逐渐会增加,对乡村产业整体的运营和开发,就不再只是基于一个农场来运转。

  石嫣说:“乡村振兴并不是让每一个生活在乡村的人都变成富翁,而是让他们都过上有尊严的、质量更高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在乡村的生活质量,已经远远高于在城市的生活质量。”

  CSA在中国的未来

  石嫣表示,CSA联盟的构建过程中,也在考虑使用区块链作为信用背书。“数字化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抓手,而非目标。如果把数字农业做成目标,那么实实在在的生产载体就会变成虚的,是没法长久运作的。作为农场,我们在很多方面运用数字化,比如客户下订单的统计全部由系统完成,对于农业的生产主体来说,无法明显提升效率的数字化设备则在此阶段不会被采纳。”

  目前来看,随着当下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极端天气的增多,比如连日来新疆北部包括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大部分地方遭遇寒潮暴雪天气,对农业产量造成的损失极大。“所有的消费者都要依赖于这个地球上的环境而生存。你可能觉得是极端天气30年或者40年一遇,但真正在农业一线的人,会知道这其实每一年都在发生。”

  石嫣认为,处在这个大背景下,CSA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在国际上也是如此,它是食物体系韧性的体现。“粮食安全的问题不应该只是政府的责任,更不可能只是农民的责任,它必须得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CSA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绑定、契约关系,是增强食物体系韧性的一种方式。”

  “植物健康的根本是好的气候条件、阳光、水,进行光合作用,好的土壤提供各类微量元素,具备知识和经验的农人去管理这些植物。只有在管理过程中达不到高标准的条件下,才会用农药、化肥,而不应该把90%的精力用来考虑农药和化肥该怎么使用。”石嫣说,曾经我们依赖于社会外部输入的信息,失去了对生活本质的认知,“而CSA的技术本身不是难题,好好学两年肯定没问题。”

  从一名女博士到建立CSA有机农场,一路走来,石嫣和以她为代表的“新农人”群体用14年的尝试与努力解锁了中国人种地的新模式。人们应该通过“新农人”与有机农场来思考农业本身的价值,思考当今时代的农业问题。百姓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我国不断发展的根基。这些努力,都需要更多的“新农人”参与其中。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