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日本明起“锁国”,专家最新研判→

[综合] 时间:2024-05-04 09:56: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3次

原标题:多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锁国日本明起“锁国”,多国毒株专家最新研判→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近期在多国被发现。发现截至29日,奥密意大利、克戎丹麦、感染以色列等多国报告出现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病例,法国、日本捷克等国报告疑似病例。明起目前,专家最新日本、研判以色列等国采取暂停外国人入境措施,锁国以防范“奥密克戎毒株”。多国毒株

多国持续发现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荷兰28日确诊1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发现这些确诊病例都来自26日从南非入境荷兰的奥密航班。研究人员仍在对航班上的其他新冠病毒阳性病例进行病毒测序,不排除发现更多“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可能。

丹麦28日报告两名来自南非的旅客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目前患者已被隔离,丹麦正在寻找所有密切接触者。

英国28日报告第三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据称这一病例“与曾前往南部非洲旅行有关”,在英国境内时待在伦敦市中心,目前已不在英国。

德国28日也发现第三例“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当天报告说,当地27日发现的一例来自南非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

法国政府发言人阿塔尔28日表示,经初步筛选,法国发现十几例疑似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这些样本还需要通过病毒基因测序来进一步确认。法国卫生部长韦朗同一天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很可能已在法国传播,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检测出来而已。

世卫组织将

“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

评估为“非常高”

当地时间11月29日,世卫组织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日本自30日起

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

外国人入境

据日本媒体当地时间11月29日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从30日零时起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外国人新的入境。

截至29日,意大利、丹麦、以色列等多国报告出现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法国、捷克等国报告疑似病例。目前,日本、以色列等国采取暂停外国人入境措施,以防范“奥密克戎毒株”。

香港新增3例新冠肺炎输入病例

其中1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1月29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零分,香港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输入病例。其中1例确诊病例感染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至今,香港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病例增至3例。

截至目前,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430例。

针对奥密克戎

中方是否会加强边控?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引发世界多国警惕。在11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

针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方是否会进一步采取边境管控的措施?

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新冠变异病毒的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对来华人员采取科学必要的防疫措施,并保持动态调整。

钟南山、张文宏对

“奥密克戎毒株”作出最新研判

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钟南山表示:“现在它只是刚刚出现,传播还是比较快,因为它的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异点。但是(究竟)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速度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还有一个需要比较注意的是,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11月2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其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就“奥密克戎毒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是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的。”

闻玉梅院士表示:

病毒并不是只要发生了突变

就一定能够生存和传播

著名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表示,“病毒并不是只要发生了突变就一定能够生存和传播的。”

病毒传播需要的三个条件

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自然会发生突变,但是否会形成变异株、发生传播和流行,是由外界条件选择决定的,如打疫苗尽量减少病毒在人体间传播就是减少形成变异株的一种办法。

病毒突变必然增强传播力和致死率

对于全球各国这一系列快速及时的反应,闻玉梅院士表示,这首先要感谢南非的科技人员及时公布疫情,也说明了国际抗疫合作的重要性。

新病毒所具有的大量突变,特别是发生在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是引发担忧的主要原因。刺突蛋白是病毒入侵的关键部分,新冠病毒通过其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并造成感染。

与此同时,刺突蛋白也是疫苗制造的主要靶标,现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正是通过诱生人体免疫应答而防止病毒的攻击。刺突蛋白的突变会影响病毒感染人体和传播的能力,可能也会突破免疫保护的功能,令现有疫苗的效果产生折扣。

闻玉梅院士认为,新的变异病毒株发生了这么多位点的突变,应该不是在某一个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身上就可以实现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传播的结果。这些突变是否一定会增强病毒的传播力和致死率、病毒对疫苗的突破比率是否会有所上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疫苗会失效吗

对于此前有人根据新发现的核酸阳性病例中有不少已打过疫苗而得出的“疫苗对于防止感染新冠病毒无效”的观点,闻玉梅院士表示,这样的说法并不妥当。

从病毒传播所需条件来看,打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突变和感染,保护易感人群,但并不能消除前两个因素。

产生变异株的原因恰恰不排除疫苗覆盖不够充分这种可能性。有些人虽然打过疫苗却仍感染上了病毒,可能是因为打了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不够,也可能是体内抗体浓度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还有可能是因为日常戴口罩、洗手等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所导致。

未来全球科学家应继续加强分工合作,及时公布新的情况,公众则不必过度惊慌。

闻玉梅院士特别建议

除了现有的特异性疫苗外,科学家团队还可以对非特异性免疫疫苗增加一些研究,这就好比枪手多增加一些瞄准的靶心。

据她所知,此前,北欧国家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为他们接种了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后来发现,当地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这对于阻挡新冠疫情自然也是有益的。

此外,闻院士认为,如何提高细胞免疫的效果也值得科研工作者加强关注。卡介苗以及眼下的核酸疫苗、DNA疫苗,都可以引起细胞免疫。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人民咨询、新闻晨报、上海科技等

编辑:卫宜斐、卞英豪

审稿:钱程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