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绿春:抓实“五学”守住“四线”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热点] 时间:2024-04-17 12:28: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56次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五学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结合“学理论、红河好乡学政策、绿春学科技、抓实学法律、守住学普通话”的线做兴“五学”活动载体,坚决扛起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村振底线、疫情防控防线、文章绿色发展主线、五学民族团结发展生命线的红河好乡“四线”责任,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绿春全力解决群众“急、抓实难、守住愁、线做兴盼”问题,村振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学理论 筑信仰

  在平河镇东斯村委会广场,人们齐聚一堂,州第九次党代表、东斯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朱梅艳用汉语和哈尼语“双语”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向乡亲们讲解全会对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在集中宣讲完后,朱梅艳深入网格长家中进行宣讲。在生活中,朱梅艳还和家里面的党员经常探讨如何用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

  “小干部”们通过耐心细致地宣讲让群众自觉“口口相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村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建设好美丽家园。

  为了给干部群众提供学理论的更多平台,绿春县组建“县乡村”三级常态化宣讲队伍109支1064人,采用“宣讲团—村组干部—群众”的学习模式,通过小干部讲大政策、小院子讲大民生、小平台讲大贡献、小村子讲大幸福、小团队讲大道理的“微宣讲”方式,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利用好党建促乡村振兴教育实训基地、应急广播、志愿服务活动等平台,设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讲课程,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让学习更直观更接地气,进一步奠定了全县干部群众信仰之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学政策 守底线

  在绿春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县委党校的授课老师们运用生动的语言,结合身边实例,借助多媒体教学,详细解读了农业法律法规及乡村振兴政策,讲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经营管理和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等要素,通过解读和讲解,让学员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才干。

  2021年,绿春县共举办了四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分别从农药管理、茶叶种植及加工、养殖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进行了培训。

  为了让群众学会用政策助力好日子,绿春县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在改善民生方面多出实招、多办实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用好“一平台三机制”接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推广使用,通过平台开展救助帮扶。截至12月31日,全县救助平台共收到救助申请1355件,已办结1301件,办结率96%,牢牢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学科技 强主线

  坚持绿色生态是绿春发展的主线,绿春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用科技助推产业振兴。

  “剪去茶树的徒长枝,细弱枝、鸡爪枝及病虫枝,这样,采摘面会扩大,也更便于采摘,提高茶农采摘产量。”在茶园地里,云南省首批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汪云刚一行根据当地茶园情况,为学员们讲解如何给茶树修剪,施肥培土、行间铺草等正确的操作流程,给学员们演示轻修剪、深修剪方法,进一步强化全县茶叶行业树立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推行茶园绿色生态管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征集问题清单表格,发放到全县9个乡镇收集群众需求事项,让群众直接参与“点单”,根据群众需求服务清单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相关行业部门“派单”,并组织深入乡镇、深入农村,开展为民办实事集中服务活动,为群众需求“埋单”,将茶叶种植技术、八角种植技术、香蕉树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和梯田红米有机认证指导办到田间地头。在培植茶叶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中,依托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资源优势和农技“人才库”专家、乡村“土专家”“领头雁”等资源,以“党建+”模式引领绿色产业振兴。目前,创建有机茶园示范基地4200亩,新增有机茶产品认证22家企业,认证产品33个,完成率150%。年内开展茶叶实用技术培训12期,受训700余人次。

  学法律 固防线

  “普法小分队的叔叔阿姨们终于来啦!”村委会门口,龙塘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坐在半坡边境派出所普法小分队周围。“致富方法多,守法第一条。如若把法碰,自己泪满流。”普法小分队成员正聚精会神地为村民们讲着自编自导的法律小故事。

  绿春县积极开展边境管控、疫情防控“以案释法”公开训诫教育活动。活动中,对“妨害国家边境违法罪、走私罪、电信网络诈骗罪、帮信罪、涉两卡犯罪、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命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并观看了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宣传教育片。2021年以来,绿春县开展“法治走边关”系列活动,突出疫情防控、土地森林、禁毒防艾、边境管理、扫黑除恶等法规,采取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解读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文化传播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加听得明、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着力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在边境一线构筑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为国家守住每一寸疆土。把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推动县乡村三级段长分段包片挂村责任落实,实行“四级包保、十户联动”网格化管理,用好州级下派及绿春县选派的“强边固防突击队”,各执勤点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普通话 护生命线

  绿春县有六个世居民族,讲着六种不同的语言,说好普通话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兴小学五(2)班学生李恩慧同学在升旗仪式结束后,以《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为题用普通话向大家分享了她对党的光辉历史与辉煌成就的认识。这是绿春县推广普通话的缩影。

  在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老师深入农户家中,以爱国主义、礼节礼貌用语为主要内容,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构建了和谐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筑牢了民族团结发展生命线。

  绿春县立足多民族聚居、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特殊县情,利用县乡党建促乡村振兴教育实训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时机,采用“老师用普通话授课,学员用普通话交流”的方式积极推广普通话。并制定出台绿春县普通话推广方案,组织各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推普一起走”活动,利用主题团(队)会、班会、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广大学生进行“推普”知识宣传,把学生培养成为“推普”知识宣讲员。同时,学校整理爱党爱国、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方面短句,教师引导学生每天将一句短语以普通话教给家人,推动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推普工作格局。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白瑰榕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