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十四五】如何从“土”变得文艺范儿满满?土楼村一笔一画绘出“诗意”脱贫路

[探索] 时间:2024-05-03 03:42: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79次

原标题:【我眼中的土十四五】如何从“土”变得文艺范儿满满?土楼村一笔一画绘出“诗意”脱贫路

以前土楼村是名副其实的“土”,如今土楼村文艺范儿满满。眼中艺范11月10日,何得文大河网记者来到位于商丘睢县白庙乡的从变土楼村,看该村如何一笔一画绘出脱贫新路子。儿满

走进村子,满土大河网记者看到,楼村路一条平整的笔画大路穿过村庄,大路两侧是绘出传统农家院和整洁的小胡同,每个小院和胡同都有一个别致的诗意名字:惠风和畅、春花秋月、脱贫晴耕雨读,土芳香巷、眼中艺范天香园、何得文梅花胡同……这些小院,从变在村里有个统称:艺术家小院。

以前是贫困村,土楼怎么和文艺靠上边的?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为给土楼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睢县政协副主席冯新芳带领白庙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多次探讨研究,决定通过教给群众学习一技之长,探索一条有特色的文化扶贫引领的脱贫之路。他带领土楼村群众前往洛阳考察参观,还自费请来好友画家和书画团队手把手教群众画工笔画,逐步提高了群众的绘画技术,增加了收入。

朱永章是入驻村子的第一批书画艺术家之一。“2018年我来到土楼村,租下了一个小院,经过收拾,成了我的书画工作室,起名‘惠济斋’。”朱勇章告诉记者,他很喜欢书法,来这儿后,他免费教村民写书法,提供纸张笔墨,并收购村民大量的书画向外出售。

在朱勇章的“惠济斋”对面,是村里的扶贫文化大院,大河网记者走进大院的一个房间,发现里面坐满了正在画画的村民。今年77岁的李玉荣是这里年纪最大的村民,当初连握笔都不会,现在每两三天就能画出一幅画。

“刚开始学很难了,搭配什么颜色都要知道,学会了就不难,现在特别喜欢画画,画的时候很开心。”李玉荣告诉记者,只要家里没事她就会来这里,画完的画还可以裱起来卖,一幅画能卖100块钱。

“雪梅,这是你之前送到合肥参加画展的画,送回来了。”

“好嘞,谢谢……”

采访间,村里的干部送来了杜雪梅参加画展的画作。“2018年4月26日,村里实行文化扶贫,请洛阳的老师过来教,那时候我们开始画画,我们每个人都记得特别清楚。”杜雪梅说,以前大家闲着就是打牌、睡觉,现在大家没事就到这里画画写字,还能赚钱,好的作品会送到各地参加画展,大家精气神儿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

据了解,村里从事工笔画创收的贫困户达26户,从事文化扶贫产业的人数达到50余人。白庙乡党委书记任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画画书法, 村里还有20多位村民开了民宿,我们还有农产品交易市场,销售村里的农产品。农民得到了实惠,思想境界也提高了。现在,村里政通人和,各项工作在全县、全市都走在前列,在文化扶贫、文化振兴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土楼村,记者看到,无论是70多岁的老年人,还是30多岁的青年人,大家都是精气神儿满满,发自内心喜欢画画。同时,土楼村也做到了以“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接,实现了“诗情画意”奔小康。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