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中新区打造“数字新区” 建设全省数字产业化新高地

[知识] 时间:2024-04-28 08:38: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8次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数字新区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云南日前云南滇中新区制定印发了《云南滇中新区“十四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滇中打造深入推动新区“产业数字化、新区数字产业化、建设资源数字化”和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全省把新区建设成为全省数字产业化新高地,数字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化新

  发展目标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

  《规划》由前言和发展基础、高地发展形势、数字新区总体要求、云南重点任务、滇中打造保障措施5个章节组成。新区对新区数字经济取得的建设成绩及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发展目标、产业空间布局和规划期内重点工作等进行详细阐述。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把“数字云南”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昆明市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计划,争当全省数字经济“领头羊”。

  《规划》明确,新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开发开放的新高地,将充分发挥云南省和昆明市的政策支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改革创新、先试先行,凭借独特且优质的战略优势和区位优势,避免和区域内其他城市、区县同质化发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形成“一核两翼”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由点带面推动新区向“数字新区”发展,把新区建设成为全省数字产业化新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全省数字化治理试验区。

  《规划》要求,到2025年,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普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G网络实现全区覆盖,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全面展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显著增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得到完善,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

  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一批链条完整、创新能力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在新型显示、汽车电子、智能终端、智能网联车等领域形成局部优势,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显著,建成1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平台,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和产业体系,石化、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典范,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电子商务等发展水平步入全省领先。

  数字化治理作用显著,数字技术在政务各领域普及应用,政府科学决策和精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升级,数字化城管覆盖率达到100%,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布局

  构建形成“一核两翼”发展格局

  滇中新区将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空间布局现状,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推动新区数字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构建形成“一核两翼”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布局。“一核”即以空港经济区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两翼”即分别依托嵩明和安宁产业集群和配套载体,建设两个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数字化示范区。

  以空港经济区为主要承载地,主动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转移,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器件、汽车电子、电子原材料、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化装备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充分发挥长水机场的优势,形成5G、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临空、物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特色应用示范。

  充分发挥嵩明、安宁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化工业的产业基础优势,重点依托嵩明杨林经开区与安宁工业园,面向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数控机床、电力装备、物流装备、食品饮料,以及石油化工、磷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新材料等产业,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展5G全连接工厂、数字产线、数字车间和数字工厂改造,形成一批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打造重点行业全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安宁温泉小镇、安宁太平新城等,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应用,加快建成中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依托嵩明职教基地、安宁职教基地等载体,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人才优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创研发、公共服务、商务生活、职教培训配套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数字经济产学研示范园,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数字经济技术人才培育集群。

  重点任务

  基建产业社会治理齐发力 打造开放数字经济生态

  围绕发展目标,新区将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 提升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构建协同联动的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城市、 打造开放安全的数字经济生态。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推动基础网络设施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数据中心、推动物联网网络部署。新区将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车联网数据中心、石化数据中心等行业数据中心发展,为新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加快先进计算中心建设,为本地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行业应用,以及面向西南地区、南亚东南亚提供运算支撑和技术服务。

  在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方面,新区将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强核心优势产业,加快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巩固提升汽车电子制造业、加快推动智慧终端设备制造。布局关键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和先进计算产业,加快5G产业发展。培育前沿新型产业,积极突破车联网关键技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区块链应用创新体系,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在提升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方面,将打造智慧交通综合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智慧社区建设,推广智慧养老应用,推动数字医疗建设,加快智慧教育发展,推进智慧生态环境治理。通过提升数字政府支撑能力、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提升政府决策分析能力,构建协同联动的数字政府。通过夯实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城市运行管理效率、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城市。强化数据要素汇聚开放,探索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打造开放安全的数字经济生态。

  为实现《规划》目标,新区将实施35项工程,让新区城市、产业、园区、交通更加智慧化,打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增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度和效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高效便捷数字化惠民服务。

  其中,制造业数字化建设重点工程,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对石化工业、新能源汽车制造、钢铁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和转型,加快推进新区5大高端制造业、3大现代服务业和3大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小哨国际新城“城市大脑”建设工程将以“城市大脑”作为小哨国际新城智慧城市的能力核心,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打造算力支撑体系,建立物联管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时空信息、综合指挥等共性支撑能力,提供城市态势感知、运行监测、联动指挥、调度决策等交互能力,为智慧城市全域感知、数据融合、智慧赋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能力。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进行智能网联车测试场地建设和智慧高速试点建设。依托小哨国际新城,按照“封闭—半封闭—开放—示范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开展封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内探索实施多个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物流、智能环卫、共享出行、智慧公交、自动驾驶摆渡接驳、无人车配送等应用示范,打造集自动驾驶、智慧路网、车路协同、共享出行、产城融合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区。智慧高速试点建设将依托长龙高速、机场北高速建设智慧高速试点,开展示范路段三维数字化路网建设,整合沿线视频监控、服务区、交通量、交通气象、交通广播等基础信息资源,面向公众提供及时、精确的出行信息服务,全面提高行车安全保障和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推动机场高速交通管控智慧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区将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加强东盟产业城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打造开放融合的数字平台,沉淀数字资产和积累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智慧化应用和个性化服务,实现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配置,并指导园区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园区内多种业态数据共享、园区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提升园区的建筑物内、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园区与城市之间的连接与效率,实现园区的“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

  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造工程将围绕安宁职教园区与嵩明职教园区,打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环境,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与射频技术、视频技术等,构建仿真实训资源环境以及数字化技能教室、VR/AR互动体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虚拟环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支持学生技能训练中的认识观摩、教学演示、互动操作、考核评价。

  保障措施

  高位统筹做足政策人才支持

  为了保障“十四五”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区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新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导、协调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探索设立市场化运营主体,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分类指导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支持新区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本地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加快产业补链延伸,强化骨干企业聚合拉动,带动相关企业参与数字经济项目实施。明晰产业招商目标,利用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招商图”整合招商资源。优化招商模式,利用产业链大数据招商平台,瞄准产业链“健、补、延”关键环节开展招商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统筹整合现有信息化、电子政务等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数字经济各领域重点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牵头申报国家、省级重大专项。用足用活专项债券、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对当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加强政策供给,充分利用滇中产业引导基金,优化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等跟投机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务和融资体系。鼓励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参与滇中新区数字经济建设。鼓励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支持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发展。

  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滇中新区“聚才计划”,立足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需求,突出人才引领,加快集聚多层次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落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

  云南网记者 肖永琴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