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的“内卷化”、“打工人” 历史学家如何解读?

[休闲] 时间:2024-04-29 05:13: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2次

原标题:时下流行的内卷化“内卷化”、“打工人” 历史学家如何解读?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0月26日报道:“一个好的时下历史学家应该时刻关注当代,只有知道当代人的流行历史疑惑在哪里,你才能回过头重新去看历史。打读”10月25日下午,工人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主编的何解《五万年中国简》签售会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行。对于现在流行的内卷化“内卷化”、“打工人”,时下姜鹏从历史角度来分析、流行历史解读。打读

“讲得简单一点,工人内卷化就是何解没有拓展空间,大家内耗、内卷化相互拼。时下它跟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流行历史碰到资源瓶颈有关系。我们今天当然可以靠改革开放和进入到全球经济体当中来解决。”姜鹏说。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借用“内卷化”概念分析中国小农经济的过程,指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劳动投入越来越高而劳动回报却越来越低的情况,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顽固难变的封闭体系。

姜鹏表示,从历史上来看,明清以后就出现了内卷化。因为番薯、玉米等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突然爆发,尤其是到清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以后,人口逐步突破。胡焕庸线分析出在该线东南侧,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包括后来去做贸易、航海等等,都是在人口突破、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招,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卷化。”

对于“打工人”一词,姜鹏讲到了韩非子的主张:“君通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以王矣”(《外储说右下》),“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六反》)。他解释,在韩非子看来,君臣之间是一种基于利益交换的雇佣关系,不需要任何私人情感夹杂其中。在当下社会,体现在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上,也就是老板与员工之间应不应该有感情?“有的人认为,中国还是人情社会,还是要跟员工有感情联络的;有的人则觉得在现代企业中老板跟员工不应该有感情,一旦有了,就很难100%的用业绩来说话。”

在姜鹏看来,如果说“社畜”代表着年轻人的丧文化,那么“打工人”的说法比较正能量地纠正了以下。“当下遇到新的问题就是年轻人的焦虑。中国历史上有多少重要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古人也徘徊。我们说立场决定观点、决定事实,并不是去伪造、去瞎编,而是历史的内容太丰富了,每个时代你要去选择那些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活是可以起到一种呼应作用的(内容)。读了之后再看今天的问题就豁然开朗,虽然还是个‘打工人’,除了好好工作以外别无选择,坚定了打工的信心也是挺好的。”姜鹏说。

由姜鹏主编的《五万年中国简史》,展现了中国从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到20世纪的完整历史。该书邀请了复旦、南大、北师大等名校的10位史学名家:蒙元史专家姚大力、魏晋文化史专家钱文忠、百家讲坛名师于赓哲、近代史专家马勇等,从基因、语言、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全方位解读分析。姜鹏表示,“该书聚焦中国历史大变局,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关口。从五万年中拎出了对今天中国和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比如汉代部分,体现的是问题意识,而不是时间意识。晚清变局是与现在联系最密切的时代,马勇教授花了很多笔墨花在这方面。”(包永婷)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