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勐蚌村:生态产业铺就致富路

[焦点] 时间:2024-04-28 15:57: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22次

  “春时山花浪漫迷人,云南业铺夏来满目苍翠欲滴,龙陵路秋至色彩斑斓如画,勐蚌冬来草木尽裹银装。村生”夏日,态产走进素有“小香格里拉”美誉的致富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勐蚌村,猪牛羊儿在林间草地上自由地觅食,云南业铺车厘子树上缀满晶莹剔透的龙陵路红果果,林间蜂巢里的勐蚌蜜蜂正采蜜归巢……

勐蚌高山草甸风光。

  地处大山深处的村生勐蚌村辖1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410户16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630人。态产拥有耕地面积4120亩,致富人均耕地达2.7亩,云南业铺森林覆盖率达90%。龙陵路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云南省卫生村”“龙陵县美丽乡村先进村”等多项称号。勐蚌 

  勐蚌村属于典型的冷凉边远山区。五十年代,这里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群众主要靠种苦荞、洋芋等维持生活,过着“苦荞面果洋芋沙,半年杂粮半年差”的苦日子。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勐蚌村党总支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为推手,转化区位、生态、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紧扣“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村民富在产业上”思路,突出抓好养殖业和种植业,铺就出了一条特色生态产业致富之路。

 反季节生态蔬菜。

  “我们村党总支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凉山区特色生态产业,让贫困群众过上生活富裕的好日子。现在处处是‘山间蔬果飘香鼓钱囊、赶着猪羊致富奔小康、养蜂脱贫路酿甜蜜蜜’的生机勃勃景象。”昆明医科大学驻勐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玲介绍,2019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67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959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清零。

林间放养的“栎果猪”。

  “我去年种植反季蔬菜10亩,收入2万余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莫苍树告诉记者,他通过推行“蔬菜喂猪、猪粪作蔬菜肥料”的生态循环模式,去年出售生猪25头,收入10多万元。

  “我去年卖了28头猪,大概收入10万元。现在还有51头猪,我要把养猪规模扩大到100头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菊焕说,她们村的家畜家禽都是林间放养,品质好不愁销。

自然放羊的黄山羊。

  据统计,2019年全村反季蔬菜种植面积达1200亩,实现产值240万元左右,养殖栎果猪3648头,出售1500余头,实现产值670多万元。目前,全村黄山羊、黄牛、山地鸡的养殖规模分别达1100余头、400多头和6000多只。

野外生态养蜜蜂。

  大山深处百花香,生态村里酿蜜甜。2020年勐蚌村的养蜂规模已突破2000巢,实现产值120多万元,其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年户均实现经济收入3000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莫国仁尝到了养蜜蜂的“甜头”:“我养了68窝蜂,去年收入4万多元;下步计划边养边扩大规模,把养蜂规模扩大到100巢左右。”

  据勐蚌村委会主任岳加强介绍,下步他们将扩大养蜂规模、提质增效,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勐蚌村以“千亩绿菜园、千亩红果园、千巢蜜蜂群带、万只畜禽养殖板块”等为代表的特色生态产业正在持续溢出“富民兴村效应”。 

  据悉,早在2014年勐蚌村就成功引进云南群田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发展车厘子3000亩。

  “我们基地有长期工人20人,人均月收入2400元左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人。”车厘子基地负责人左兴华说,6年来基地共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务工9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占20%以上。预计今年可采收鲜果3吨,实现产值40万元。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通讯员 郁云江 尹磊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